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探索

2022-03-02

新课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性文本

郑 飞

(庄浪县紫荆中学,甘肃 平凉)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指推动预期教学效果达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学效率问题来研究的,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对有效教学、低效教学以及无效教学进行界定。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大体包含两个方面,即学生的学以及教师的教。要想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需要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

一、保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同时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转化为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要想切实保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学目标对整体的教学进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保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顺利展开的重要条件。要想切实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一方面要能够使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简明性,另一方面教学目标也需要具有较强的清晰性。

其次,要保证教学环境的有效性。要想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展开,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必不可少,其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现最优化,促进学生的发展[1]。从这一角度来讲,要想保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氛围需要体现自由、开放以及民主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得到心理上的放松,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提问及学习。

最后,要保证教学组织的有效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以及共同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己当成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及组织者。只有如此,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才能在共同的合作交流中实现共同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要想切实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是前提条件,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调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发展。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探索

(一)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重要指向,而且是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结构以及框架。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体现有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需要认真思考本节课需要教学哪些方面的内容。其次,教师需要思考语文课程标准设立这样的教学内容目的是什么,是要学生学会哪些方面的知识,是要对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还需要积极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进行引导。只有如此,才能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才能更适合学情,进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以及明确性,真正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真正体现有效性[2]。

(二)教学过程要体现科学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的文字感知能力进行培养,使高中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那么,教师该如何组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课堂氛围的优化、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讲,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文章都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文本,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也需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3]。在针对文本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并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课堂上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散,使学生的阅读方向以及思考方向都能得到有效明确。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度,使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文本,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整体提升。

其次,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想象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元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灵活地对学生的想象进行利用,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语言更富有诗意,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实际进行文本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文本中常见的景物描写,如果单纯进行讲解,学生往往很难产生深刻的感悟。对此,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借助班级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PPT 课件以及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视频材料。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思考:当自己在同样处境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及想象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感受文本作者所融入文章的丰富情感,促使学生借助想象来体会以及感受文本,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针对全文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为教学过程有效性的保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学习的过程要体现科学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之所以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自己教的问题,而且需要关注学生学的问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此,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能真正得以有效提升,即使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够独立完成针对文本内容的欣赏以及分析,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关注学生在课堂上主体性的发挥,应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均衡发展,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自我领悟、自觉涵泳以及自主探究三个方面。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反复对文本进行涵泳,能够对文本中的意蕴进行仔细体味,进而有效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获得美的享受。之后,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体验,对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激活,使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能够与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自主探究文本中所蕴含的疑难问题,使自身的疑惑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感。在学生实际面对文本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将前人的理解以及感悟灌输给学生,还需要促进学生自主理解文本。学生只有在对文本内容反复涵泳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文本中所蕴含的感情进行用心体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只有如此,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感悟和见解,自身的学习素养才能真正得以有效提升。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进行群体性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同伴互助中积极地进行合作交流。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身的角度来讲,要想切实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使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促进教学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课堂上,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及对话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学生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一过程中,单纯有学生个体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此时,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进行学习,强化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改善。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语言交流能力进行强化。学生在实际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进而保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并针对学生的不理解之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进而展开联想,进行积极的思考。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分组讨论。小组成员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换意见,进行知识交流,进而真正实现知识、经验、情感以及智慧的共享,进而为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也需要选择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得到提升,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教,而且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使教学与学习能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之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有效性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