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2022-03-02汤仁欢

新课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探究思维

汤仁欢

(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江苏 句容)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度推进,在高中数学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更要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有效创新,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使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获得突破性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落实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需要思索的一个重点。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有效钻研、积极创新。而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因而立足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而且要推动学生有效创新。这是更好地为一线输送高素质综合人才的有力保障,也是推动学生学习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学生以后进阶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性教学的落实还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给学生带来极强的学习成就感,并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是以生为本理念的直接彰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落实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坚持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价值。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探究中,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探究,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启发引导性原则

进入高中阶段,课堂学习节奏明显加快,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量逐步增多,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和脉络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因此,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只是接受知识,而是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学生实施科学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从已有知识体系中更好地发现规律、学习迁移,助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不断发展。同时以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体验。这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潜能开发,使学生在学习创新的过程中热情高涨。

(三)持续推进性原则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系统而深入的过程,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持续引导。结合各个部分、各个章节的学习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实施学法指导和技能点拨,并充分运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业训练等多种模式,更好地推动学生能力发展。持续不断引导学生创新迁移就可以始终关注学生个人的学习成长,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发展。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对策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能力进阶提供有效辅助,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积极求知、不断探索、有效创新,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一)创新课堂呈现方式,激活学生思维能动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课堂导入的有效设计,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教师在课堂开篇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那么他们对问题的认知就会充满期待。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会探索各种各样的方法,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首先,教师可以从数学史的角度呈现课堂内容,吸引学生有效探究。比如,教师可以从祖冲之对圆的研究入手,与学生一起探讨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而引出圆的方程。其次,从一些趣味古诗入手,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知数列之美。譬如,“远望魏巍塔七层,红灯向下成倍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试问各层几盏灯?”通过一首生动直观的古诗引出问题情境,推动学生对等比数列有效探究,就可以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期待,让他们对其中蕴含的丰富数学知识有效分析。

用这种生动而有趣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有效探究。除了利用古诗导入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悬念问题、脑筋急转弯、视频短片、生活情境等。通过有趣诙谐的方式设计课堂,导入新课,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热情,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推进奠定良好基础,学生自身的学习创新意识也能得到有效调动。

(二)创新授课模式,推动学生学习成长

在有趣的课堂导入告一段落之后,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多种模式并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学习思考。

首先,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学习互动的方式,更好地推动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有效探究。进入高中阶段,数学问题解答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度,推动学生积极创新,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好地推动学生有效交流。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任务引导,接着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积极交流。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意识,给每个人均等的发言机会,其他同学有效聆听,不得随意打断别人。如果有疑问,要等对方发言之后及时提出并有效交流。另外,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为学生限定讨论时间,让他们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解答,防止过程散漫、学生随意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后,可以每个小组选派2~3 名代表做总结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并与其他小组一起公开展示。这样一种探究式学习氛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完善思维,不断进步。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还要给出正面积极的评价,肯定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发现更多创新思路。

其次,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内容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还有一些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有效突破。这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接着以交流互动的方式在课堂上高效答疑,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效发展。以“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为例,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对于其位置关系要能够建立几何或代数模型,并熟练运用解答方法,确定有无交点。因此,在这部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以导学案为蓝本,让学生自主学习。接着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效答疑,并辅以习题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技能,有效创新。针对学生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开展有效的方法点拨,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创新层面,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高考题目做出变式,让学生探索如何更好地数形结合有效建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的求法。

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单纯围绕课本学习,学生思维创新的视角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引入一些视频、图片、综合性题目,更好地推动学生有效创新。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上可以搜到很多经典微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效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推动学生学习创新。另外一些一题多解也可以借助微课帮助学生有效突破,进一步开阔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

(三)立足综合复习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除了一些常规性新课之外,综合复习课是推动学生学习提升、有效创新的重要一环。在综合复习课中,既需要学生对当前所学习知识有效掌握,又需要前后串联学思结合,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性更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并进行适当的类比和分析。因此,在综合复习课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一些恰当的教学案例,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创新。

以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例,在综合复习课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多面体和旋转体,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此为基础,再让学生进行一些类比式学习,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推动学生学习迁移。再比如“椭圆”这部分内容,学生掌握了椭圆形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之后,在一些具体的题目中就需要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学习。例如,对一些椭圆的轨迹方程求解,不能简单地套用公式,而是需要学生有效分析,结合已知进行一些动点轨迹的转化,再进行一些式子的变形,以换元等方式更好地求得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一些综合性问题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有效引导学生对一题多解以及变式问题有效思考。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以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思考有效创新。同时还要引领学生正向思考与逆向推理有机交替,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证明问题。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学生学习基础出发,引领学生有效思考。同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辩论、有效分析,使学生学习思维更加完善的同时,让学生尝试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