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2022-03-02黄铁宁

新课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素质教育核心

黄铁宁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四中学,甘肃 庆阳)

在高中,音乐学科并未受到重视,学生轻视、教师忽视,对素质教育开展带来较大阻碍。这也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需结合核心素养教育要求,认真落实教育工作,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因此,应基于核心素养,分析高中音乐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策略,这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基于核心素养,针对高中音乐教学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策略,为教师工作提供借鉴。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结合当前教育形式所提出的新要求,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综合素质作为目标,而后进行教学规划设计。音乐学科作为高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成为重要问题。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自身应具备适应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核心素养也成为现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发展客观规律,也是迫切需要。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提出,对传统教育模式变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加强教育实践的重要中间环节,只有认真落实核心素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从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目前,我国教育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培养出高素质、优秀的学生,核心素养应有效落实。高中音乐作为重点课程,教师必须予以有效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体开展教学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加强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课上教学的重要铺垫,预习任务主要依靠学生自身完成,教师只能设定任务,并不会直接参与课前预习,可以说,“预习”就是要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依据自身理解,自觉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必须持续优化音乐课程设计,这样才能与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相契合。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师应较好利用课前预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鉴赏曲目《1812 年序曲》时,应充分考虑音乐作品是叙事性强、音响效果佳的交响乐,具有复杂性,因此,在课前预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了解一些关于作品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俄法之战的历史背景等,进入课堂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展现自己的预习成果,并畅谈自己对这一音乐作品的理解与看法,发表个人想法,构建开放性、自主性课堂。

(二)鼓励合作探究

“以生为本”是核心素养下的重要教育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由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课上学习,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合作探究是最有效的手段,在集体荣誉、共同目标的驱使下,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讨论,逐渐培养其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音乐教师作为音乐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应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合理选择音乐主题,为小组布置音乐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中得到答案,并锻炼个人能力,在持续发掘中获得感悟。比如,汉族民歌课程,教师可以从民歌、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语言等方面着手引导。音乐是文化的载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音乐特色,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实践探索,了解民歌、文化背景等,为学生理解音乐提供辅助。

(三)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必须从多角度出发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评价具体、全面、客观,评价指标应当包括学生的课上表现、能力、意识、课后实践等多个方面。为实现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设计一些知识大赛,通过比赛过程中的学生表现以及比赛成绩,来评价学生个体。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一个高中生都能清楚了解自身能力,并在今后自主调整,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欣赏能力,形成较好的音乐素养,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钻研与探索能力打好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音乐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关注度普遍不高。素质教育提出后,音乐教学逐渐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缺少了解,再加上教学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影响教学实效性。因此,教师需结合素质教育,通过加强课前预习、鼓励合作探究、优化教学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素质教育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做好课前预习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