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以老城中心学校的语文教学为例

2022-03-02海南省澄迈县老城中心学校曾金霞

新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新课改素养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中心学校 曾金霞

一、目前老城中心学校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1.师生之间互动不积极

在老城中心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在对师生互动这一现象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导致小学语文课堂的活跃性不高。这样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师没有兼顾和了解到学生的感受,师生互动在课堂中的意义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没有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一些教师在开展课堂师生互动时,没有兼顾到全体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只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这样做就会导致师生互动行为没有落到实处,其作用和意义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

2.小学语文教师自身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和教师的素质相关,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也就导致小学生的素质普遍有所差异。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还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没有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内容和方法过于传统化,在课堂上的教学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3.语文作业布置的机械性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有所不足,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作业存在机械性等特征。我国近几年进行新课改目标,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教材内容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上,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下,都有作业布置过多的现象。在大多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留给学生的作业大多是重复性的作业,虽然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积累,但是没有达到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去学习。课堂上教师布置作业没有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没有扩展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作业形式只是单一的积累,重复抄写。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点评作业时没有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没有达到新课改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要求。

4.没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锻炼没有落到实处,部分语文教师的板书书写不规范,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板书美观作用。同时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细节上的观察,学生出现读音错误、语言错误等问题教师没有及时发现。也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认真教授词意和字形。由于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字数有限制,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讲授脱离课本的言语较多,脱离课本进行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兴趣。一部分教师会使用课件或多媒体进行教学,在短时间内虽然能有效引导和帮助学习,但从长时间来看,真正回归到课本时学生却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1.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

要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首先要给学生肯定的评价。在课堂上,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给予肯定和准确的评价内容。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就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了错误,教师要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又要简单委婉地说出错误内容。同时要用鼓励的语言去维护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对学习继续产生热情。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下,语文教师要用委婉和关爱的言语去评价和教导学生,将自己的关爱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从而让学生养成一种求真务实的习惯。让小学生对语文感受更多的学习乐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与学生经常进行互动,这样既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又可以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准备打下基础。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这样学生和教师都能轻松的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语文课堂中,如果气氛变得轻松和愉快,那么学生面对复杂和枯燥的内容也会产生兴趣,把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地学习。

2.运用多种方式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部分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这样不仅不会提高学习效率,还会让学生对语文课程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语文知识内容,教师还要与学生多多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吸收程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调节教学模式。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将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出来,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提高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自主学习讨论活动,在学习一篇文章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文章理解能力。教师要正确引导和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将课堂中分组的目标完成更高效,最终达到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和完成任务这一目标。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增多,对语文教材知识理解就更透彻。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及时转变教学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课堂互动中去。所以在新课改的教学下,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身份要在课堂中体现出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课堂导入虽然只是在课堂中占据一小部分的时间,但是教师如果没有采用适当的方式来导入教学,那么学生就不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到课堂上,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大大降低。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去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教师要学会用艺术性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和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相结合。

3.加强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重中之重,教师要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语言技巧帮助学生准确地运用合适的文字来进行表达交流,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途径之一。语文课程中理解和运用是两个方面,也是两个重要的阶段。两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现阶段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没有认识到理解和运用的重要性,在语文训练过程中,轻视理解和运用的现象大有存在。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训练中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环节充分的重视起来,同时,结合教材特点与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来共同结合使用正确的言语来教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通过不断的积累让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兴趣,同时要兼顾教材内容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对教材的理解上和表达的情感上共同促进发展,在此环节,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还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充分把握重点任务,合理地将任务分配下去,运用语言技巧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语文课堂就要更加重视起来。语文教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在实行新课改的背景下,对语文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转变,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纵观我国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现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各方面培养,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是关键。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新课改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