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校治理方式的创新探索
——以某市M中学为例

2022-03-02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新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共同体岗位学校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黄 鹤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1]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在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建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一个重要目标。[2]学校管理上升到治理,意味着学校提高了它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又提升了管理质量和效能。为了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顺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进一步构建全社会尽量适应每一所学校的高效能治理体系,保障实现教育现代化,新型的学校治理方式的探索必不可少,意义重大。[3]

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学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够高,主要依靠校领导的经验管理;一些学校管理制度不够科学,比如学校开展评课活动永远是“一人上课一人忙”,听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真正提高;还有一些学校固有的组织结构不够灵活,应变能力差,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导致学校在面临重大事件时措手不及。如何使学校能真正从管理走向治理?寻求更新颖的治理方式成为必然。

一、教师竞聘制

教师竞聘制对于学校来说既有利于提高干部选拔质量,又可以避免在教师岗位晋升和调整时不必要的麻烦。学校内部犹如田忌赛马一样规范高效又有序,“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4]

基于M中学教师竞聘的方案,结合其他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有关竞聘制的资料,提出教师竞聘制的操作方案设想。

1.实施原则

公平公正。竞聘过程全程公开,竞聘程序要公正。从岗位信息发布到竞聘活动结束,岗位确立,整个过程必须公正客观、实事求是。

全员竞聘,人人参加。保证信息的畅通,为每一位有竞聘意愿的教师搭建平台。

程序科学、正当。整个竞聘活动过程应提前规划,设计好活动方案并严格执行。参与竞聘的教师提前准备好发言材料。

择优选择。自评互评过程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如果设置评委组要制定好评委打分表并严格执行。

2.实施流程

确定竞聘岗位。提前了解校情、各个岗位日常工作,认真分析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够胜任这个岗位。

召开竞聘动员会议。由负责竞聘工作的办公室组织召开,由校领导说明竞聘的具体要求,动员全校教师积极参加。

制定竞聘规则并发布竞聘公告。一般包括岗位说明书、竞聘会时间、地点、竞聘方式、岗位任期目标等。

建立竞聘组织机构。一般由评委组和工作组构成。工作组人数不限,评委组人数建议5至11人(单数)。

竞聘参加人考评。为保证竞聘结果的质量,要对参加竞聘的教师进行初步审核。近期有过重大错误的教师要酌情考虑竞聘资格。

竞聘。每位教师按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进行5分钟之内的阐述,期间评委组和其他参会人员做好记录。

提问交流。每位教师演讲结束后有2分钟左右的时间回答来自评委及其他教师的问题。

竞聘分数统计。在所有教师结束演讲以后由工作组收集评委组的结果,对每位教师的得分进行统计,上报上级领导。

确定上岗人选。竞聘会工作组依据竞聘会的评委打分和岗位要求确定各个岗位的最佳人选。

任前公示。工作组将岗位和人名匹配的结果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公示三天,如果不存在异议,由校领导小组认定为最终的上岗人选。

3.保证措施

参与竞聘的教师演讲稿力求精益求精,在竞聘会前敲定初稿,至少经过三次审核,其中至少有一次中层领导审核。

组织成立考察组,由若干思想品质高尚,业务能力精湛的成员组成。

制定考察方案,对竞聘期间的各个环节进行考察,考察结果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

考察组在工作过程中要认真履行职责,对参加竞聘会的教师不应仅仅指出不足还应帮助其改正,注重沟通,及时向校领导汇报情况。

在竞聘会结束以后考察组不解散,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时期内考察新上任教师的工作情况,形成书面考察材料,根据最终考察结果决定岗位是否需要变动。

4.预期效果

教师充分了解学校的岗位,加强对不同类型岗位的工作人员各自承担不同类型管理工作的了解,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每一位教师有机会变动岗位,甚至是晋升更高一层的领导岗位,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整个学校运转有序,高效和谐。办学水平提升,招生率增加。在竞聘会期间及结束后的考察制度可以为其他学校所借鉴,整个社会形成严谨、尊师重教的优良风气。

二、教师共同体

学校是一个大的自组织,在这个大的自组织之下有众多小自组织。自组织就是共同体。[5]教师组成共同体合作交流、研究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凝练总结成一个个自身切实可行的研究小课题。共同体内的教师都能得到成长和提高。M中学早就开始探索教师共同体治理方式,目前已经有所成效。

结合M中学已有的成果和自身经历总结出一套教师自成长共同体方案如下:

教师自成长共同体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坚持以自教育思想为指导,本着“行动、协同、提升”的原则,围绕“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目标,通过建立教师自成长共同体,提高教师备课、讲课、科研等业务能力。

工作目标。全面提高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依托教师自成长共同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管理、教师培训和教师学习分享等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工作形式。理论学习:例如教育和班级管理理论、教学方式方法和有关学生心理的书籍、文章。实践技能:例如班级文化、制度、活动等的构建。课题研究:例如将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科研的形式呈现。

工作内容。首先端正态度。关爱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用心对待每一堂课,课前、课上、课后都不应付了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多与身边同事及领导交流。其次提升能力。做到能备课、会备课、备好课;能讲课、会讲课、讲好课;抓问题、成课题、写好文。最后促进成长。学习力,把知识资源内化为储存在自身的知识财富;合作力,将个人能力凝聚成团队实力;领导力,从领导自我提升为领导团队。

实施安排。一宣传发动。以年级或学科为单位开好教师自成长共同体会议,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在教育思想指导下自成长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本年级或本学科教师全员参与。二制定计划。制定符合自教育思想与工作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共同体学期、月、周、日计划。三组织实施。按照计划,围绕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制定实施方案,保证执行,保证成果。

实施要求。教师共同体会把教师参与共同体事务的情况作为教师绩效评价的一部分。一成员上交材料:日常的读书笔记,高质量的教育管理学生心理的相关论文和课题研究的结果。二成员自己设计一堂课,把自己的成果以讲课形式展示出来。三成员阐述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在小组内互评,按评分标准得出分数。

教师自成长共同体不同于传统的教研小组,是全方位以年级和学科为单位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讨论的课题。最终目标就是让每位教师都可以精进自己的业务实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的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项目负责制

传统组织各个部门的领导权力大、权威高,而项目型组织一切以完成项目为重。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项目化设计,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推进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在成长节期间,M中学成立了教师成长项目组,面向全校教师招标,组建各自的小项目组,自定方案,自定奖惩。项目组包括了主持人组、会务(礼仪)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学科工作研讨组、年级工作研讨组、处室工作研讨组、音乐组、领誓组、诵读组、才艺展示组、自评互评组、两个校区总结计划PK组、奖品组等。每个项目都有固定的教师和处事专门负责。比如丰富自教育的方式方法这一项目由学科工作研讨组负责,处室主任办公室文化建设项目由处室工作研讨组负责,代理家长制度探索项目由年级工作探讨组负责,校歌征集评比项目由音乐组负责,学生社团建设及管理项目由才艺展示组负责等。

1.项目负责制制度的制定应符合以下原则

规范性。对于项目管理来说,规范变动要灵活,具体问题作具体的打算,看项目到底如何发展,再根据项目的需要而进行调整。

层次性。项目如何分配,如何操作等一系列活动需要提前设计演练,和管理一样要循序渐进、层次分明。

适应性。实施项目负责制的目的是为了省时又省力,快捷又优质地实现目标,不能为了定制度而定制度,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有效性。制定出的方案要切实可行,实施效率高,充分发挥项目负责制的优势。

创新性。项目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一定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的组织相对应做出调整,创新方式方法。

2.项目负责制实施步骤如下

一确定好要操作的项目。明确项目具体内容,组建负责项目的小组织,规定好各组负责人。

二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细致地规划。包括项目的目标、项目的实施时间、项目任务书。

三将拟定好的项目方案送至校领导处审核。

四项目的执行。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注意小组内明确分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分阶段、多渠道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目标考核,以确保项目的合理、有序推进。

五项目评估。将项目成果报告形成书面的成果报告,进行项目成果答辩,对项目从开始立项到具体实施整个过程进行评价。

3.预期效果

提高了教师的参与感,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自身的业务能力得到飞速提升。学校里的教师甚至学生都参与到学校治理的探索中来,大大减轻了学校领导的负担与压力,也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校智慧。学校的管理模式不再是由上而下,而是变成了由下向上。降低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管理效率。项目的奖励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让积极有为的教师顺理成章地享受更多资源,科学合理地对学校资源进行分配。

四、结语

前文提出的一些治理方案还存在一些瑕疵,比如:教师竞聘过程中如果在最终打分环节掺杂过多个人情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竞聘的公平公正;教师竞聘面向全校全体教师,各个岗位也是全员皆可竞聘,容易出现教师只求职位晋升而不顾教学质量的情况;项目负责制实施中把每个项目承包给一个小组,各小组进展不一,容易出现各个部分衔接不到位的问题;教师自成长共同体的最终考评结果是以年级或者学科为单位的,部分教师会因为组内有水平较高、较为努力的成员难免浑水摸鱼,思想懈怠。

总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任重道远,需要各学校根据现代学校治理的思路重新审视各方面工作。不能仅是某个方面的创新求变,而要从文化建设、教育管理、课堂、课程、校长、教师、学生等全方位、宽领域进行革新。在现代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创新探索过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无止境。

猜你喜欢

共同体岗位学校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学校推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