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挺胸流盼层层远,昂首攀登步步高(上)

2022-03-02吴国梁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情绪化博学警句

吴国梁

同学们在作文时,经常苦恼:议论常常难以深入,论据虽多却常陷入散乱,文章脉络不够清晰……

其实,如果同学们用好“递进作文法”,就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

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

递进式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最后可以展示一下效果或前景,这样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

2.文章大体是“总分总”结构,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提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阐发。

方法引领

按议论步骤递进(递进式结构)

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义影响)”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到四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写作时,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某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比较全面的阐述。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

以河北省唐山市二模作文“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为例,可以这样分解:

是什么:青年人面临的网络信息环境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怎么办:怎么做(具备什么样的媒介素养)才能避免这种情况?

怎么样:这样做对青年人有什么积极影响?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摆现象——析原因——指办法——说影响”;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指(解决)办法——说影响”。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互联网的普及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变得快速、简易。但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接触到的海量信息真伪难辨,“不信谣不传谣”由于人们分辨不出“谣”而难以做到,各种“反转”屡屡出现;互联网的匿名性使网上交流的人们日益情绪化,理性的声音被情绪的宣泄淹没,人们动辄“互撕”,站队骂架时有发生,语言充斥暴力;人们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被各种“投喂”信息包围,摆在你面前的,永远是你想看到的信息。人们的思维呈现碎片化、情绪化、浮躁化、娱乐化……

校团委举行“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的主题研讨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例文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一考生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钱種书先生曾在《围城》中这样说: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引用名言警句开头,力求不落窠臼,新奇夺人。)

在网络上,我们一定见过这样的信息,要么是“悲情、震惊、愤怒”,要么是“怒斥、手撕、站队”,要么是“不转不是中国人”,要么是“连央视都不敢报的”……可结果呢,常常是“打脸”比打字多,“反转”比翻书快。

(“是什么”阶段。简单罗列现象,为后文深入作铺垫。)

究其原因,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交织,当然少不了虚假恶意信息,而人的思维日益碎片化、情绪化、浮躁化、娱乐化,在群体中容易迷失,在坏生态下容易堕落,“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为什么”阶段。因果分析法,由表及里,思考探究。)

那么,在信息时代青年们应具备什么样的媒介素养呢?其实老祖宗在《礼记·中庸》中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怎么办”阶段。提出话题要素“媒界素养”,引用经典警句。)

学习要广泛涉猎,可以有知识;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可以解疑惑;周全细致地思考,可以免受骗;有清晰的判断力,可以不盲从;最后,我们可以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进一步解释经典警句,让文章的时代性与经典性统一起来,体现文化自信。)

武汉疫情其间,某方舱医院一位病人戴着口罩,靠在病床上,手捧着一本书全神贯注地阅读。这一幕让我深深地震撼。那个时候,网上有各种各样有意无意的、善意恶意的信息,这些信息铺天盖地堪称地毯式轰炸,无数人在这些碎片化、情绪化、浮躁化、娱乐化的信息中迷失,然而他身上那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定力与自信,“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的理性与沉静,堪称狂躁的信息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流,于是人们冠之以“清流哥”的美称。

“清流哥”身上,才有这个信息时代青年人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有什么”階段。历史现实中可以体现主题的人与事。)

张爱玲在《鸿鸾喜》中有句一笔带过的细节:“娄太太没听清笑话,因而笑得最响。”好一个“因而”,简直是对这类轻信易怒盲从之人的绝好讽刺。

(用来形成正反对比的部分。)

同学们,在这个信息时代,无论是哭还是笑,无论是喜还是悲,无论是挺还是踩,无论是吃瓜还是看戏,请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后再笃行,可以吗?

(“怎么样”阶段。结尾,升华,解决了问题。)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情绪化博学警句
名言警句的神反转
情绪化沟通的危害
博学的猫头鹰
名言警句要记住
名言警句
读经典,做个博学又多“材”的实力派
本期话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情绪化?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