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学校办学质量评价 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2022-03-01吉林省教育学院卢相宇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办学基础评价

吉林省教育学院 卢相宇

在教育领域,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素质提升的关键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办学质量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科学的办学质量评价是学校发展、责任履行和教育公平的保障。在这一大前提下,及时分析反思现阶段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展开进一步探索、优化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在时代发展的现阶段,有必要结合中小学办学质量实际分析,立足多个视角探讨优化的有效途径,继而让校务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

一、开展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一)学校发展的需求

中小学教育承担着学生素质提升和能力发展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之下,搭建质量过硬、管理高效、学风优良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推动学校飞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也能为学校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并在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和优化的过程中,让学校在发展中能找到明确的依据,并在结合具体要求,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引导,提高办学质量。

(二)责任履行的要求

中小学教育是立足学生个体情况开展精准化引导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小学承担着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责任,影响着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的大方向,影响着社会人才的专业素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学办学理念能否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社会人文环境以及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吻合将直接影响着实践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结合实际需求明确办学质量评价,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并积极履行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赋予学校的责任。

(三)教育公平的保障

在国家发展中,教育公平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公民都有机会享受到教育的益处。因此,在办学质量评价中,就需要结合中小学办学质量分析,对学校以及教育资源进行甄别。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中小学教育朝着更加理想的发展,并在统一办学评价指导的基础上,达到信息对称的要求,继而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键内容有待优化

目前,有关部门设定的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指标和考核标准,对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的提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内容比较丰富,但是由于缺少相关部门的指导,导致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活动的开展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在推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之后,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也开始从传统的线下模式朝着线上线下结合模式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也需要从传统的模式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改变,才更利于落实国家对学生基础素养提出的要求。但是,由于在我国线上教学模式是新兴教学模式,且中小学无法对职业院校、大学等培养要求指标进行多维度的考量分析,这势必会影响对关键内容的修订和考量,继而导致办学效果不理想。

(二)评价队伍不够权威

在近几年对中小学办学质量展开评估的过程中,各地专家都积极参与其中,并付出努力,但是由于专家人员多属于固定圈子的专业人员,这样难免会导致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向受到限制。尤其是在长期的评估过程中,由于教育行业专家比重过高,缺少第三专业专家参与其中,这会直接影响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的效果,继而制约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的有序开展。尤其是社会企业、不同行业有关代表参与度不高,这也会影响评估的结果和信度。队伍的权威性对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估准确性、标准化的影响也因此变得非常大。

(三)评价结论缺乏实效性

在实践中,结合中小学办学质量实际情况分析,并及时作出评估引导,有助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尚未建立一个长期、高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导致在实践中,虽然学校与评价各方都能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但是在评价结论的实践上,缺乏对评价结果的有效延伸,也尚未明确观察与反馈机制。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中小学办学质量的途径,但是对基础性的指导和延伸性的探讨,所达到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在评价之后改进阶段,后续的跟踪与反馈无法得到进一步跟进,评价工作的效用也因此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三、优化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的途径

(一)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在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中,为充实业界人士的思想理念,让办学质量评价体现出多元化的方向和视角,积极融入不存在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机构对中小学办学质量展开评价,将更利于保证中小学评价的公平、公正性,也更利于实现精准化的指导探讨,继而推动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实践中,立足基础办学情况分析,明确发展方向探究,将更加适应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并明确评价的准则和方向。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时,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遵循以下准则展开。

第一,评价制度的确定至关重要。在基础评价中,实现良好的基础引导是关键。尤其是立足基础办学实际情况分析后,部分具有公信力的机构也会在紧跟实际发展需求中探讨,及时优化评价的基础途径,明确评价的标准。在标准制订过程中,要广泛借鉴社会中的基础方案,以明确的原则、方案、基础等分析,让第三方机构可以做到精准、公正、客观的评价。第二,科学确定第三方机构人员构成。在选择人员的过程中,要契合基础人员需求指导,转变利益方、学校方、求学方等各方代表的利益,并结合实际作进一步研究分析,从而突破传统评价中的专家壁垒,实现专业化评价。

(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完善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基础,也是及时改变现阶段中小学办学质量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在完善基础评价引导的过程中,有必要立足基础小学体系引导,从而站在不同主体、不同目的、不同角度探讨,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让评价队伍变得更加专业化,继而实现高效评价的目的。

首先,要秉持多元化的理念和措施开展评价,明确评价的核心价值,立足立德树人的需求分析,明确学生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一致性,从而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其次,需要组织多元评价、内部评价、拓展评价等多元化的途径,让评价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最后,要对评价的内容进行多元化的分析,立足学校文化软实力、办学硬实力等视角,制定合理、针对性的评价要求,继而达到理想的评价效果。

(三)立足基础注重实践反馈

在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中,学校基础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学校办学宗旨和理念引导中,对评价之后的内容作进一步指导探讨,从而及时完善评价的标准、途径、方法等,为创建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奠定基础。因此,在完成基础评价之后,有必要从学校资源、学校管理、办学实践等方面分析反馈,继而达到良好的中小学办学质量指导,创建更多高质量的学校,助力人才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结合办学理念、教师素质、领导责任等分析探讨,明确在办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安全问题为例,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可以结合实地演练等途径指导学生。将传统的教师单独讲解、班级参与的途径逐渐转变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途径,并在其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优化。以这样的方式,杜绝学校中安全事故的出现。

四、结语

在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与提升阶段,要立足实际情况分析,仔细分析办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要求探讨,完善办学理念和方法,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办学基础评价
“不等式”基础巩固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整式”基础巩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