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传统文化之根 铸中华民族之魂
——论中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2-03-01吴庆

学语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民族传统

□吴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41。教师指导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在课堂中对他们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1。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也指出:语文学科教学也就是母语教学,她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她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重要的民族精神传承的责任,在对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方面应做出成绩和榜样[3]。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课堂为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民族文化的精髓渗入到日常语文教学中。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该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研读课本经典著作,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2]2。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文学审美对中学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前苏联著名诗人吉洪诺夫曾赞美汉语说:“只有用音乐才能传达出中国语言的声音,只有用音乐才不会把它损伤;从这声音里,可以隐约地听到钢铁的沸腾,猛虎的低啸,奔流的浩荡。”[4]我们的语文教材挑选了很多文质兼美的篇章,这些文章或是讲究音节的配合、语调的协调,或是讲究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的变化有致,或是注意意蕴情境的生动描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在诵读品味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在推敲揣摩中体会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在想象对比中领悟文学作品的意境美。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短小精悍,铿锵有力,教学这篇古文我把重点放在了朗读上。初读课文,带领学生了解句式的特点,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大声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在明快的节奏中感受到了音步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朗读,发现全文隔句押韵,音韵优美,指导学生找出押韵的字,如“名”“灵”“馨”“青”“丁”“经”等,细细读来如余音绕梁,给人音乐般美感。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韵脚的声调,发现这些韵脚统一为平声,朗读时声调自然上扬、悠长婉转,整个教学贯穿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也学会了品味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散文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安塞腰鼓作为描写对象,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句子来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抓住“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章结构中起到的作用,在反复咏叹中去琢磨场面、声响、号声、舞姿,感受安塞腰鼓的豪放、壮阔、热烈。作者在反复咏叹中加强情感的传达,在层层递进中把情感步步推向高潮,使文章具有形式的回环美,领会了这一特点之后带领学生体会文中的句式多变的特点。文中长句短句错落,有的短句短至两个字或一个词(“但是”“看”)。有的段落仅是几个短语(“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不是完整的句子,带领学生重点揣摩这些句式变化的特点,感受文章错落的形式美。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文字淡雅隽永、情韵深刻的优美散文。教学中重点通过两个句子来品读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句子中三个“与”字的表达效果,然后想象皑皑雪景的景象,领悟万物融于一体的苍茫意境。品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句时,采用对比量词的方法,将原句分别改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叶,舟中人两三个而已”,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明白人物渺小与苍茫浩大的天地形成对比的艺术效果。“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想象、对比引导学生感悟唯有这种大境界、大心胸的人,才能于这绝美境界中与物合一。带领学生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领会他的那份孤独,感受作品中独特的意境美。

二、加强语文活动实践,激发学习文化的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有效地开展以语文课程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如初一新生初次接触《〈世说新语〉二则》这两篇文言文,有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害怕心理,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朗读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接力赛”,分角色朗读、齐读、轮读等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古文的兴趣;然后通过“讲故事比赛”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陈元方和谢道韫的故事,从而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再通过“课本剧表演”深化对小主人公形象的认识,并达到学习古人智慧的目的。在形式活泼的活动中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了课文内容,也爱上了这些文言小故事。教学《〈论语〉十二章》这一课时,我布置学生收集古代有关倡导修身和为学之道的名句,撇开了单调枯燥的背诵作业,让孩子们回家查找资料,可以查找古书,可以寻求家长帮助,可以自己上网搜罗。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之上开展以“修身”和“为学”为主题的讲学活动,活动中学生明白了我们要“不舍昼夜”是因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书不仅要“温故而知新”还需要“学不可以已”;因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所以“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又锻炼了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还积累了丰富的名言警句,课本知识在活动中也进一步得到了学习。又如教学《灯笼》这一课,我开展了以“灯笼”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探究活动,活动以小组展开,每个小组确立不同的主题,然后在班级交流。通过活动,学生了解了灯笼的由来历史;了解到了有关灯笼的文化形式,了解了灯笼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语文课本中有关民俗文化的文章还有很多,教师教学中应该很好地利用它们,向孩子们展示我们伟大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苏州园林》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方法之外,我还别出心裁地开展了一次“我眼中的传统美建筑”的摄影活动,学生在介绍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同时不仅学会了发现美,而且还学会了用说明的语言介绍美的对象。进入初三,随着议论文的学习,尤其是接触了部分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后,学生们也渐渐学会了思辨。教学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这一课时,我在班级开展了一个小型的演讲活动,先布置学生写演讲稿,学生在充分准备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对孟子以及孟子生活的年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孟子所提出的“舍身取义”的精神及“人性本善”的思想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初步完成撰写演讲稿的任务之后,我挑选了一些优秀的文章,然后指导他们在班级演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语文活动实践不仅可以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放眼到课外。如每年的普通话推广周可以安排学生深入到大街小巷、商场店铺查找汉字使用的规范程度,学生分小组进行调查活动,查找使用不规范的文字,在纠错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汉语水平,也激发了学习汉语的兴趣;假期可以带领学生以“红领巾假日小队”活动的方式,开展一系列语文活动,或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或以传颂名人为主题……猜字谜、讲故事、成语接龙、诗词飞花令等等,学生们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中走进了传统文化,在接近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开展有效的语文活动,抓住生活的契机,宣传传统文化,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是增进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实现了语文阅读教材内容的拓展与深化,最终实现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

三、灵活运用“随文渗透”,提升思想文化的修养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42,新时代的青年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提升思想文化的修养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创造丰硕的思想成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2]2语文教材上的作品都是被挑选的经典之作,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浓厚的文化底蕴,还彰显了时代的更迭,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文本,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品格,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

如《夸父逐日》《愚公移山》课文中的这些远古神话,反映出古代人民面对自然灾害、恶劣环境战天斗地、奋斗不息的精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在慨叹时间像流水一般奔流不息,一去不复返,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自然就会惜时如金,及时宜自勉,才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教学这些课文,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一种最根本、最稳定的民族精神。[5]

教学《花木兰》,在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美好故事中,学习她勤劳善良、淳厚质朴的品质,坚毅果敢、勇于担当的精神。教学《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这两篇课文时,在“世外桃源”和“大同社会”的比较中带领学生体会人们对自由、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诫子书》,在诸葛亮的谆谆教诲中带领学生品读“勤学立志、修身养性”。教学这些课文,可以让学生明白理想信念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又如教学《鱼我所欲也》,孟子在文中所要论证的论点是“舍生取义”,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通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例子进行论述,生动地推出了这一观点。通过类比论证的方法,向人们阐释了他心中的道德标准——道义,它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美好品质。通过对这篇文章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意识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元素。由此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考道德品质对个人发展与追求进步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弘扬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做一个积极进取的新时代优秀青年。[6]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教学中采用渗透、熏陶、渲染,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用传统文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润物细无声”地在教学中随文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思想文化。读刘禹锡的《陋室铭》教会学生安贫乐道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让学生明白宁死不屈是一种伟大民族精神;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让学生知道了鞠躬尽瘁是一种优秀的美好品质;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让学生懂得了忧国忧民是一种可贵的家国情怀。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艰苦追寻中懂得了追求真理需要执着;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真诚夙愿中看到了心忧苍生需要博爱;在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慨声中听到了忧国报国需要奋斗[7]。在优秀的传统作品中让学生学会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神圣使命感的人;让学生在品读中学会坚强、学会自信、学会勇敢,做一个有民族信仰、有正义感、有正能量的人;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传承、学会发扬、学会创造,做一个砥砺前行,铸造民族之魂的人。

总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40。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营的作用,积极引导,努力传承,担负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