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初探

2022-03-01陈文善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名著教学策略

陈文善

内容摘要:“名著导读”作为统编教材致力构建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有着重要作用。面对不同学生对于阅读不同的喜好,教师应善于运用经典的阅读学习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激活学生内在潜能,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力,使学生爱上名著阅读。本文通过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的重要性,分析初中名著导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 统编版教材 名著 教学策略

在名著导读教学中,“导”是指教师的导,“读”指学生的读,其中导是手段,读才是目的,教师与学生,只有导与读的有机统一,才能让学生走进名著,了解名著真正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教师要着重发挥自身指导作用,教授学生正确阅读方法。相比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热爱阅读名著才是真正的目的。师生间只有导与读的有机统一,才能让学生走进名著,了解名著真正的意义,籍此陶冶情操,获取思想。名著导读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有序地将教学活动贯穿于学生名著阅读的过程之中,为学生提供优化阅读的良好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互相之间讨论交流,提高认识与感悟,才能逐步提升阅读及人文素养,形成科学“三观”,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为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内容提供支持。教师在指导学生获取知识时,要避免教科书化,即教师要突破课堂解读限制,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大量的名著阅读,名著导读便是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风向标。

一.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名著导读”的重要性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其书籍阅读量,使之养成独具特色的阅读品味。即要指导学生阅读好书。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以及相关活动,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个性。同时,新课标指出,指导学生阅读书籍,从中收集、整理并处理相关信息,有利于提高其审美水平。而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使学生学会创造性、探究性阅读,须设定明确阅读目标,制定贴合实际的阅读计划,扩大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可见,做好“名著导读”工作,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格,丰富精神世界[1]。

(二)培养个性,发展智力

名著作品传承至今,对每代人思想、心灵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阅读名著,感受名著所写生活或经历,可以理解真理,明白真假美丑。这个过程往往就是培养人格的过程。《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学生学习的难度越大,他在意识形态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大。因此,成功度较低的学生需要积累更多更有效的科学知识才能发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阅读,可使学生取得更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提高智力,甚至奠定情感和美学基础[2]。

二.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堪忧

其一,学生缺乏名著阅读意识。应试教育的功利性、现代科技产品的冲击、家庭教育的阅读盲区、农村学生的留守问题、名著的时代距离感、校园阅读氛围的浅薄等因素,对学生阅读意识的塑造、阅读兴趣的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二,仅在碎片化时间里阅读名著作品,难以形成阅读体系。通过调研发现我们本地初中学校基本上没有建构完整的名著阅读教学体系,也没有开展相关的读书活动,只是到了考试前才进行名著阅读专题复习,急功近利地应付考试。因为缺少整本书阅读,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只限于作品的主题、主要情节、主人公性格特点、艺术特征等零碎知识,不能真正推动学生趋向新課标要求,养成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惯。

其三,教师指导的“过场化”。学生一般没有自幼培养的话,是不具备自主学习名著的能力,故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指导。但在当今教学环境下,大部分教师对于编排在教材最后的名著导读部分,有着一些偏见,认为这些属于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赏析解读的部分,在教学任务紧张的时候可以不安排进教学任务。而且名著导读部分与正常教材部分不同在于,学生与教师不在同一个频道,学生看学生的,教师讲教师的,更有一部分教师不顾教学环境,大讲特讲深奥的知识,导致学生一头雾水,也有教师只是粗浅的将考试重点随意讲解一下,便让学生自由阅读,这样很容易产生本末倒置,反倒让学生对文本本身忽略。

其四,学生阅读低俗化。“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多转向了‘短、平、快’——他们更喜欢阅读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文字简短的内容。而名著多是‘大部头’”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而且大多数对名著感兴趣的学生,大都依赖于漫画或者电视剧的形式来进行了解,而非将整本名著细细研读。对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对情节有趣,插图丰富,思想简单易懂的网络小说,显然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也更符合口味。与思想醇厚,内容精湛,具有一定阅读挑战性的文学名著相比,学生显然更喜欢选择前者这种阅读随意,花费时间较少的通俗文学。

三.初中学校“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名著阅读中来,提高“名著导读”的效果,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3]

(一)坚持监督学生阅读过程

“行百里者半九十”,阅读经典需要很长时间,一些缺乏耐心的学生往往会中途放弃。[4]如果老师能够有效地监督学生的阅读,并指导他们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那么阅读名著的效果会更好。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每天找出固定的一点时间进行名著阅读,依照学生阅读速度、名著难度编制契合学生现实的名著阅读时间表,明确每天阅读多少页,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阅读目的等分阅读小组,组内成员共同阅读,相互监督,互相检查书籍的阅读进度状况。其次,引导学生以圈点勾画、批注、日记等形式记录阅读情况和心得体会。教师须对学生的阅读内容、阅读笔记进行定期检查。时间允许状况下,可要求学生定期书写阅读日记或者阅读感受,督促学生按时间表循序阅读,防止他们半途而废。再次,教师可以定期进行阅读分享,鼓励学生表达其近期的书籍阅读心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内的事件或人物,以观察学生阅读的效果。[5]

例如,在教师指导《朝花夕拾》的阅读时,可以安排相应的阅读作业,引导学生切实完成阅读任务。首先,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鲁迅先生撰写的《朝花夕拾》,并做好阅读记录,《朝花夕拾》全书共十章,可以每天阅读一章,力争在两周内完成阅读,阅读小组成员应做好监督工作;其次,可以自行查阅互联网上的信息,了解鲁迅生平及其代表作品。最后,指导学生在阅读吋用笔圈点勾画认为写得很好的句子,从词语的使用、修辞的使用以及语言的特征等方面进行批注,同时记录个人的阅读体会,说明此时个人的阅读情感。

(二)多方面构建阅读交流平台

为了进一步推动初中名著阅读课程的发展,构建阅读交流平台是十分有必要的,阅读不仅在于看书,还在于学会表达个人阅读体会,才能使学生,达到通过阅读提高思想境界的目的。[6]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阅读交流经典的平台。一是打造课堂阅读角,定期分享一本或多本好书。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速度、能力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囿于教材上推荐的名著。课堂阅读角的书籍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也可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家好书。根据课堂阅读角的建设状况,可以定期发布推荐书目,或者展示优秀的阅读感受、阅读笔记,指导学生依据个人知识状况挑选合适的书籍进行阅读。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学生将能感受到经典名著的愉悦,主动阅读。二是提供经典阅读分享课程。事实上,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后不知如何运用是学生放弃阅读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授予学生科学阅读方式,如圈点勾画法、思维导图法等。适时举办阅读活动,或者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先与学生分享个人阅读经验和心得,或是让学生分享积累的精彩段落,个人批注、评论等,或是分小组定期整理和总结阅读内容,制作名著阅读手抄报等等。

我们可以参考其他学校发起的“少年读书会”的做法。这个读书会定期确定相应的主题,例如“沐浴书香行走天下”这一读书主题活动中,学生在本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场所进行阅读体验展示,他们巧妙地将寒假旅行笔记与阅读体验联系起米,活动形式包括PPT演讲和阅读交流活动等等,学生们的生活经历以及阅读体验都通过读书会得到了分享。这种“少年读书会”系列的阅读交流活动为初中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换阅读体验的平台,使学生能根据特定阅读主题选择书籍并进行自由阅读,然后相互交流彼此的阅读体验,分享有益书籍。

(三)丰富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果教师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督促学生主动完成阅读,则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首先,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激起学生探索名著内容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可以通过播放孙悟空炼就火眼金睛、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的片段,将“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的文字内容通过画面和声音的方式,便于学生真切直观地认知事件及其场景,在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阅读原著时所想象的场景和电视剧有何差异这一问题,并分析导致差异的可能原因。老师还可以向学生询问,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通过《西游记》原著来解读电视作品。通过播放精彩的影视剧片段,激发学生深人阅读文本,使学生更愿意主动阅读并从中获取文化知识。

其次,了解学生,依据其兴趣爱好提供合适阅读的书籍。在阅读《西游记》《水浒传》的时候,我们通过让学生给印象最深刻的神仙、妖怪、绿林好汉做“明星卡片”的方式,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去深入研读某一位人物,并通过一个人物的经历关联到其他人物,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時可以更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如学生做“铁扇公主”的卡片,还可以联系到牛魔王、红孩儿乃至大闹天宫的故事,进而引导学生理解罗刹女对孙悟空的恨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出于一种母爱,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此外,还可以通过抢答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欲望。

再者,从课内文本出发,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在教学课内单篇文章时可以有意识地挖掘一些可以指向整本书阅读的问题。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向学生介绍:“长妈妈给作者讲了一个故事”,小时候的鲁迅与长妈妈之间还有什么故事呢?”来激起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的兴趣;在教学《范进中举》时提问“范进中举之后他的仕途发展会怎样呢?”来激发学生阅读《儒林外史》的兴趣;在教学《变色龙》时指出“契诃夫的笔下与奥楚蔑洛夫一样奴颜婢膝、见风使舵的人物还有很多”来引导学生阅读《契诃大短篇小说选》。

(四)开展活跃的师生互动,完善学生评价体制

在当今时代,语文教师的不仅要求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求有广阔的阅读量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时候,不仅是对其自身的开阔视野和知识的汲取,也同时需要鉴别和赏析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不仅有精华,也有糟粕,教师所做的不仅要带领学生们走进文学殿堂,也要帮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伪存真辨别是非,如此以来,学生方能前承古典文化精髓,后感当今时代脉搏,不致在茫茫书海中迷失方向。师生的互动不仅局限于书本,在课外语文教师也可以提供舞台,让学生自发举办读书报告会,下面是我班组织的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读书报告会:

(1)由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观看鲁滨逊漂流记的短视频

(2)由老师进行提前分好的两组分别派代表上前挑选最优秀的片段进行朗读,并进行赏析,讲明喜欢缘由。

(3)各组组长分别点评对方代表的表现,并由教师补充说明。

(4)出现观点分歧可由组内讨论并由组长发言,其余成员补充说明。

(5)双方组员读书笔记互换并进行互评。

(6)教师总结并挑选出优秀读书笔记进行展出,读书报告会结束。

当今学校对学生的考察,无外乎课堂考察和考试考察,在中考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已经下意识的将中考作为终极目标,实际上名著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适应中考并非名著阅读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的评价方法也应当更加多元化,不能够仅仅从考试角度去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很多教师认为的一切都应以中考为基准的是错误的,是不全面的,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主要以激励为主,尽量从正面进行引导,初中时期的学生可塑性极强,教师的评价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的看法,避免将考试与阅读评价挂钩。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进行适当自我评价,发现自身优缺点,增强学生阅读自信,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阅读,全面进行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名著导读”属于重难点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攻克这块硬骨头。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最终目标都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名著阅读,不断强化学生的名著阅读乐趣。

参考文献

[1]苏宁宁.由“点”及“面”论初中语文名著导读[J]学周刊,2017,16(16).

[2]张富蓉.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的相关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2017(4).

[3]罗淑贞.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名著导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2).

[4]刘卫.给名著导读做加减法——以《水浒传》为例浅谈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名著阅读指导[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2.

[6]李学,高尚德.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6(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赵集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统编版教材名著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统编版教材的课堂提问技巧探索
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四梁八柱”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聚焦教材“切入点”层层推进语用力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