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理念下的现代园林设计与古典园林之美

2022-02-28杨林平丁飞燕陈仕璠何凯东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化园林设计风景园林

杨林平,丁飞燕,陈仕璠,何凯东

(1.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1 风景园林及生态理念

1.1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达到人们对景观的需求,实现风景园林设计中艺术、美学、自然以及人类、科学的和谐统一,促进风景园林的生态化发展。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对景观设计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风景园林设计的价值性。

1.2 生态理念

研究发现,不同群体对景观生态理念的认识存在不同,一些人认为,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只要运用生态学原理以及设计方案,就可以实现生态化的设计价值;也有一些人认为,在生态景观设计中,需要结合生态设计理念,并运用生态学知识进行景观的规划,形成生态设计景观。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结合生态理念的基本特点,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景观设计最终目的[1]。

2 现代园林中生态理念的运用原则

2.1 实现植物景观的多样化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审美要求,应该结合植物景观的设计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展现园林植物设计的美观性,并时刻保持自然、艺术的和谐状态,逐渐提升园林设计的观赏价值。在植物选择时,需要充分了解植物的观赏性能以及造景功能,并对植物配置状况进行合理把握,结合均衡性的变化原则,进行不同指数的配置[2]。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积极强调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并针对我国园林文化的设计特点,结合自然规律、人文理念等,进行生态园林的设计,强调人们的审美意识,并为生态园林的规划提供保障。

2.2 风景园林中的生态化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背景下,应该结合人工要素、自然要素等内容,进行植物景观的多样化设计,满足人们对生活空间的基本需求。而且,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应该针对自身的整体特点,进行绿地镶嵌,保持走廊设计的贯通性,并积极建设生态走廊,实现城市园林生态的网络化[3]。同时,在城市生态功能分析中,由于绿色是生态园林设计的基础,相关设计人员应该认识到植物群落设计的复杂性,结合植物的叶面指数、光合作用能力、稳定性、防御风沙等能力,进行生态化植物的设计,有效提高风景园林设计中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并完善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价值。

3 我国现代园林中生态化理念的应用现状

3.1 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宏观失控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园林中的人造景观相对较多,投资比例相对较高,从而为园林中的生态化理念融入造成影响。在一些城市园林建设中,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在园林建设中存在着与城市发展不匹配的问题,例如,在一些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中,过于注重园林设计的气派性、声势性,影响景观园林设计的生态化特点,从而为园林景观设计质量的提升造成影响[4]。

3.2 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风景园林规划状况的分析发现,在生态建设中存在着较多规划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园林规划缺少科学性

研究中发现,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缺少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规划人员没有结合园林区域的特点,进行绿地的设计,而是一味地追求扩大绿地面积,导致立体化的绿地相对较少,为风景园林生态理念的运用造成影响。

2)植物群落设计相对单一

通过对园林规划状况的分析发现,在一些园林设计中,存在着设计人员注重构思、立意的问题,而对生态化内容的认识相对较少。

3)设计缺少创新

一些风景园林设计中,缺少设计创新内容。相关的园林规划中较为注重异域风情,在园林规划中会大量引入外来树种,导致植物存活率相对较低,而且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4)风景园林设计缺少空间布局及造景

在对一些风景园林设计状况分析中,存在着缺少对空间布局及造景的认识现象,有的规划人员更重视风景园林的总体格局,忽视了景观功能效果、造景功能以及生态效益,出现人为绿化相对较少的现象,严重降低景观园林的生态化[5]。

4 现代园林设计中生态理念设计方案

4.1 树立生态设计理念

在风景园林规划之前,应该结合原生态环境,进行自然因素、人工因素等综合问题的分析。对于生态环境系统而言,需要将其与原区域环境融合,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生不适应原区域的状况,应及时解决,并尊重原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在这种生态理念强调的过程中,可以使风景园林的设计顺应生态环境的发生,并提高园林设计的自然化、人文化特点,避免园林设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生态环境构建的可控能力,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的整体价值[6]。

4.2 实现地势资源的运用

在生态环境设计中,设计人员也应该提高对植物群落分布状况的分析,针对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等,进行土壤结构、气候等问题的分析,提高绿化种植的可持续性,为景观的设计提供保障[7]。

4.3 植物资源的选择分析

在植物选择中,应该尊重植物的特点,通过资源的合理运用和科学选择植物,规划园林的生态价值,避免植物生长中出现生存竞争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提高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创设完美的景观,并结合地域生态、自然生态以及植物生态的特点,进行地域环境的规划,并设计特色化的园林环境,展现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化特点。

4.4 生态驳岸的设计方案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展现生态化设计的价值性,应该结合园林水体设计的特点,进行湖、河设计方案的规划,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认识到水流轻重缓急、水位落差等问题。通常状况下,在驳岸设计中,应该将自然岸线的设计作为重点,通过生物有机材料的使用,实现生态化驳岸的设计。在这种设计背景下,不仅可以保证河岸设计的自然化、生态化,而且也可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为风景园林的生态化设计提供保障[8]。

5 古典园林之美与设计理念的延续

5.1 古典园林中的美学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出民族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设计思想和空间塑造手法。在园林设计中,古人注重山水花木自然景观的布置,也注重亭台楼阁人工元素的融合,既体现出深厚的文化沉淀,同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园林建设中,设计者秉着不破坏自然风貌、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山水景观的理念,只在其基础上加以微调。但尊重自然绝不是模仿与照搬,而是在保护自然元素的基础上对其加工和改造。古典园林突出的设计便是将设计藏于自然之中,对植物有迹可循地修剪,对布局精心细致的规划,让其形成精致独特宛如天成的园林风光。

2)人工元素与自然元素完美结合

人工元素乃园林中的建筑,如亭台楼阁。这些建筑无论从材质还是颜色都体现出宁静致远的特征,与园林中的山水草木相得益彰,建筑隐匿于林木间,溪水环绕建筑而自成体系,建筑与自然景观虚实相应,使人置身其中可移步换景。

3)诗画之情,意境之蕴

我国古典园林具有诗作的严谨,在布局划分的条理性、流动空间的有序性和元素组合的整体性中皆有体现。同时还具有画作的写意之美,园林的设计追求空间上的意境,无论是整体上的宏观把控还是节点上的微观设计,一草一木,都具有深远的意境。

5.2 借古鉴今——古典园林中的生态理念在现代园林中的借鉴

我国古典园林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便是现代所说的生态理念,古典园林追求自然,在设计中处处体现出以自然为主、人工改造为辅的特征。这在极大程度上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而在现代园林的建设中应当借鉴古典园林中的优秀理念和设计手法,如,尊重自然,追求淳朴的自然生态景观,使其原有生态环境不在人工建设中受到破坏;以小见大、整体把控,在景观设计中精致到一草一木的选择与布局,小空间的建设与整体的宏观把控相配合,使其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融情于景,设计要体现出文化的积累和地域的特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情感与文化融于景观之中,使园林自身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得以升华。

6 结语

在现代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提高设计人员对景观设计内容的认识,借鉴古典园林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结合生态设计理念,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逐渐提升生态景观设计的价值性,实现现代生态环境构建的最终价值。景观设计师应该结合景观设计中的建设问题、规划问题等,进行生态设计理念的分析,并通过生态设计理念的强调、植物选择方法的确定、水景景观以及生态驳岸的设计等,进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逐渐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价值性。

猜你喜欢

生态化园林设计风景园林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