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常见腹泻病的防控措施

2022-02-28王雪妹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染病病原体寄生虫

王雪妹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63100)

由于导致腹泻疾病的因素较多、发病概率较高且伴随着死亡率上升,腹泻已经成为影响生猪养殖经济的首要因素。此外,腹泻还会导致饲料利用效率下降、染病猪生长缓慢等,一些病猪即便是恢复后也会失去养殖意义。所以,腹泻对养殖场的威胁较大,养殖人员必须加以重视。

1 猪场腹泻病发病原因分析

导致猪腹泻的因素较多,常见的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三种,同时养殖环境与卫生条件也是诱发猪腹泻的原因,若猪场内存在病原且猪自身免疫能力较低,那么病原体就会侵入生猪体内并引发腹泻。无论是仔猪还是成年生猪都存在感染腹泻病的可能,但是成年生猪的死亡率要明显低于仔猪[1]。

1.1 传染性因素

一些病原体能够通过空气、环境以及分泌物等对健康猪进行传染,一些细菌和病毒均具有一定传染性,当猪场存在染病猪且缺乏消毒与卫生管理时,病原体便会迅速向环境中扩散。如在众多病毒引发的腹泻当中,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以及轮状病毒病等都会引起腹泻,且这些疾病在临床上表现得比较相似,如粪便气味大以及染病猪呕吐等,在粪便中还会出现大量的气泡,未断奶仔猪感染病毒性腹泻病后,在粪便中还会出现一些未能消化的乳块等。成年生猪感染病毒性腹泻后通常不会死亡,且发病率较低,但是10日龄以下的仔猪却有着非常高的发病概率,同时死亡率非常高,随着年龄的增长,5周龄以上的猪染病后基本不会出现死亡现象。细菌也是猪群腹泻的传染性因素之一,能够导致猪腹泻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魏氏梭菌等,感染细菌性疾病的染病猪临床表现为强烈的腹泻,其中细菌性腹泻对仔猪的威胁最大,且染病仔猪可能还会出现脱水以及严重的败血症等,粪便多为黄白色、灰白色的水状。寄生虫除了会导致腹泻以外还会影响染病猪的生长速度,能够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球虫以及线虫,由于寄生虫而引发的腹泻粪便颜色通常为褐色,对于仔猪的威胁较大,寄生虫引发的腹泻具有发病突然的特征,在发生腹泻的首日染病猪就会出现很严重的脱水现象,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在4d后染病猪便会由于脱水而死亡[2]。传染性因素是导致猪腹泻的首要原因,且传染性因素通常伴随着极强的传播速度以及极高的死亡率等,所以对于猪场生猪养殖的危害极大。

1.2 非传染性因素

一些非传染性因素也会导致猪腹泻,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饲料营养以及饲养管理。在日常饲养过程中使用的饲料营养价值较低,或者使用霉变的饲料后就会导致生猪腹泻,同时,生猪长期摄入低营养价值的饲料后自身免疫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当受到病原体的影响后便会出现腹泻情况。对于仔猪而言,非传染性因素是导致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未断奶仔猪可能会出现营养性腹泻,这是由于母猪摄入的营养物质较多,乳汁比较浓稠且其中干物质含量较多,而仔猪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健全,所以难以吸收这些高营养成分,最终会由于消化不良而导致腹泻。其次,仔猪在生长过程中饮用了不干净的水源,或者冬季饮用凉水等同样会导致腹泻。再次,饲料中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时也会引发腹泻,这种现象在刚断奶的仔猪中比较常见,这是由于仔猪年龄较小且肠胃消化能力还不健全,尤其是肠胃内消化酶的数量不足且小肠绒毛的发育比较迟缓,无法吸收和消化大量的蛋白质成分,则会导致消化不良引发的腹泻,除了饲料中蛋白质成分偏高外,缺乏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也会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腹泻[3]。最后,外界环境也会导致仔猪腹泻,仔猪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对于温度和饲养环境比较敏感,当养殖环境或者温度突然出现变化时,仔猪可能会由于无法及时适应而产生应激,进而导致腹泻。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还要重视由于中毒引起的腹泻,如使用发霉变质饲料,使用低温存储饲料或者饲料没有经过加工等,都有可能引发猪群中毒性腹泻。

2 细菌性腹泻

2.1 白痢

仔猪白痢是最为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疾病,白痢由大肠杆菌导致且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染病猪以及带菌猪都能够传染大肠杆菌病原体,并对猪场内的养殖环境造成污染,当健康猪接触被污染的草垫、栅栏或者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后就会染病。白痢在一月龄以下的仔猪当中比较常见,但致死率较低,尤其是一月龄以下、10日龄以上的仔猪当中发病概率极高。在防治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环境管理,及时对猪场消毒,降低猪场内的大肠杆菌等菌体存量,当出现染病猪后应当及时治疗,大肠杆菌对磺胺类以及硝基呋喃等药物比较敏感,养殖人员可以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天早晚各用药一次,连续使用4d左右,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配合止泻、强心以及消炎等措施。

2.2 黄痢

仔猪黄痢主要是由于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导致,也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疾病,染病猪和带菌猪是仔猪黄痢的传染源。健康仔猪接触被污染的环境、饲料以及带菌母猪等都有可能染病,如将仔猪与母猪混养时,由于的母猪自身免疫能力较强,所以可能不会染病,但是母猪却能够向外界排毒,此外母猪的乳头表面也会存在病菌,所以仔猪在摄入母乳时也有感染风险。仔猪黄痢多发生在1周龄以下的仔猪当中,尤其是1~3日龄的仔猪染病风险极高,仔猪黄痢的死亡率较高、传染性较强,所以对养殖业的危害极大,死亡率最高能够达到50%。从临床表现来看,染病仔猪会排出水样粪便,颜色多为黄色,机体迅速消瘦,并很快死亡。由于仔猪黄痢同样是由大肠杆菌导致,所以该病的治疗药物与防控原则基本与仔猪白痢一致[4]。

2.3 猪副伤寒

猪副伤寒疾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副伤寒病的防控难度极大,即便是经过治疗康复后的病猪,其仍然能够向外界排放病原体,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当猪场内出现染病猪后,病猪的排泄物、乳汁中都会残留大量的病原体,同时副伤寒疾病还会导致母猪流产,而在流产猪以及羊水中同样会存在病原体,这将会对养殖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并对其他健康猪造成影响。猪副伤寒疾病多发生在6月龄以下的猪群当中,其中4月龄以下的猪群中染病风险极高,该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存在染病可能。染病初期会排出黄色或者灰绿色的粪便,排泄物伴随着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染病猪会出现营养不良且日渐消瘦的现象,若缺乏有效治疗,则会由于衰竭而死亡,或者成为僵猪。副伤寒疾病应当首选使用氯霉素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防控过程中应当及时接种副伤寒疫苗,通过科学接种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控作用。

2.4 猪痢疾

猪痢疾是由于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发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染病猪和带菌猪,带菌猪的排泄物中会带有大量的病原体,当健康猪接触被病猪污染的物品后就会染病,即便是经过治疗后康复的病猪,其仍然能够持续性地向外界排放病原体,并对饮用水、饲料以及卫生清理器具等造成污染。猪痢疾疾病多发生在7周龄以上的仔猪当中,此外成年也存在染病可能,但是患病率和死亡率要明显低于仔猪。观察染病猪临床表现,首先会出现食欲减退和精神萎靡的现象,病猪的体温会稍微升高,但是通常不会出现发烧现象;其次,病猪染病初期会排出黄色的粪便,在粪便的表面还会残留黏液,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猪会出现下痢现象,粪便刺激性较强,最终会由于衰弱或者脱水而死亡。最后,一些染病猪会出现亚急性症状,此种类型临床表现较轻,但是同样会出现下痢现象且反复无常,此外病猪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并出现贫血等现象。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若出现染病猪,可以使用抗生素或者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若疾病反复出现,则可以考虑使用林可霉素或者呋喃唑酮等药物进行治疗[5]。

3 病毒性腹泻

3.1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典型的病毒性疾病,是由冠状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传染率和死亡率极强,且无论是仔猪还是成年猪均存在染病可能,但是不同年龄的染病猪临床表现各不相同,2周龄左右仔猪染病后表现为水状腹泻以及呕吐等,死亡率非常高,而超过1月龄的仔猪以及成年猪染病后死亡率会大幅下降,但是染病期间会对病猪的生长造成制约。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防控工作,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属于冠状病毒科,病原体对于外界的抵抗能力比较差,使用常规消毒类药剂就能够有效清除病原体。

3.2 猪流行性腹泻

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由于病原同样为冠状病毒,所以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病症非常相似,但是该病的发病周期较短,临床表现也不会非常强烈,猪感染流行性腹泻后典型症状是水状腹泻,染病比较严重的猪甚至还会由于腹泻而导致脱水。在临床上,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有着高度相似性,所以若要进一步确定致病原因,则需要借助于血清学等进行确定[6]。

3.3 猪轮状病毒

猪轮状病毒疾病主要发生在肠道内,是一种发病比较急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多发生在育肥猪当中,此外在2周龄左右的仔猪中也偶尔出现该病。染病初期以食欲下降的、呕吐等临床表现为主,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猪会出现腹泻的情况,粪便为糊状,颜色多为黄白色,并伴随着刺激性的气味,受到腹泻的影响,病猪可能会出现脱水的情况。

4 寄生虫性腹泻

寄生虫引发的腹泻与日常养殖环境存在很大的联系,当猪场内存在寄生虫时,病原就可能威胁健康猪,在现阶段的养殖过程中能够引起猪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两种,即球虫和线虫。球虫寄生虫主要会对15日龄以下的仔猪造成威胁,由于寄生虫能够长期寄生在仔猪的体内,且在寄生过程中可能不会出现临床表现,所以养殖人员很难发现。当出现病症时,仔猪往往会出现非常严重且持续性的腹泻。而超过15日龄的仔猪则容易感染线虫,线虫多存在于染病猪的小肠当中,以汲取仔猪体内的营养为繁殖条件,所以会导致仔猪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会导致仔猪死亡。寄生虫防控的关键首先在于净化猪场环境,其次则需要做好仔猪驱虫工作。

5 猪腹泻疾病的预防

5.1 做好日常管理

首先,养殖人员应当强化日常养殖环境,为猪生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从非传染性因素来看,温度、湿度等都是导致猪腹泻的重要原因,所以,养殖人员需要恒定猪场内的温度,使猪圈长期处于干燥的状态,在疫病高发期间做好猪圈的通风工作。其次,秋冬季节是猪腹泻的流行时期,这是由于秋冬季节温度较低,受到冷空气的影响,猪群自身免疫能力开始下降,所以当的病原体侵入后就会导致腹泻,所以养殖人员需要重视秋冬季节的防疫工作。最后,相对于成年猪,乳猪发生腹泻的死亡率极高,所以需要重点做好乳猪腹泻的防控工作,乳猪腹泻与自身抗体和养殖环境存在密切联系,腹泻日常防治过程中应当保证猪舍采光,降低室内湿度,保证其始终处于干燥状态,尤其是新生乳猪还要做好保温。

5.2 做好猪场卫生管理与消毒

养殖人员需要做好养殖场内的卫生管理与消毒工作,排泄物是各类病原体生存的主要场所,所以养殖人员需要每天清理猪场内的粪便,清理完成后使用清水进行冲洗,同时还需要做好养殖场地的消毒工作,在日常防控中每间隔7~10d需要对养殖区消毒一次,每半个月需要对整个猪场消毒一次,在疫病高发期则需要进一步提升消毒频率。养殖人员可以使用硫酸氢钾等消毒液进行消毒,对猪场内的闲置猪圈则可以使用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此外也可以使用烧碱或者石灰乳等进行消毒。由于仔猪感染腹泻的风险较大,所以要重视产房等区域的消毒,待产母猪进入产区前一周就需要进行消毒,为了进一步降低疫病风险,需要对产房进行全面消毒,使用高压水枪仔细冲洗产房内的死角等[7]。

5.3 做好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能够有效地降低仔猪发病概率,在仔猪出生前可以对孕期的母猪进行免疫,其目的是提升母猪乳汁中的抗体含量,通常情况下可以在产前的一个月、半个月时各接种一次。受到初乳中抗体保护,仔猪在断奶前一般不会染病。仔猪断奶后同样应当做好接种免疫工作,通过免疫能够有效地防止仔猪副伤寒等细菌性的疾病。当养殖场内出现染病猪时,需要及时清理染病猪排出的粪便,并使用石灰进行消毒。在日常养殖管理中,可以在饲料内加入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提升猪群的自身免疫力,进而起到预防腹泻疾病的作用。

综上所述,导致猪腹泻的原因较多,且通过分析可知无论是仔猪还是成年猪均存在染病风险,但是腹泻对于仔猪的危害性要明显高于成年猪,所以,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明确每一种类型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而后针对性地做好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染病病原体寄生虫
偶感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人口总数变化的比例进入潜伏或染病群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