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

2022-02-26尹锡杨倪亚丽刘玮玮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证书伦理心理健康

尹锡杨 倪亚丽 刘玮玮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1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中央政法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司法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家信访局办公室和中国残联办公厅联合发文《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1〕125号),对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任务进行了专门的布置。文件中提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立社会思想动态调查与分析研判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促使心理学工作者思考如何满足这一社会需求[1]。2021年出台的首批“1+X”社会心理服务证书试点项目有助于实现社会公众对心理服务的需求,“1”代表相关专业学生毕业证书,体现着学生个人的学习效果;“X”代表社会心理服务职业技能证书,体现着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这一制度的启动,不仅激励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努力获得毕业证书,而且鼓励他们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拓宽就业口径,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同年,广州华商职业学院获批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按照社会心理服务初级技能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及时将社会心理服务技能、新规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有助于拉紧心理健康教育与“X”证书(社会心理服务证书)的共同纽带。

综观近年来“1+X”证书与课程改革的研究,国内学者对“1+X”证书和课程改革的问题已经进行较多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但是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服务证书项目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尤其对如何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学生考取“1+X”证书的研究涉足较少,相关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探讨。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一不足之处,深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对社会心理服务证书的促进作用。

1.1 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的能力定位

针对培养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定位,关键在于明确其基本内涵,具体包括如下三点。

第一,从基本内涵定位上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注重于凸显“社会”和“社会心理”的双重视角,专注于解决整个经济社会中具有普遍性、群体性、涌现性的社会心理问题。比如,社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对于疏导社会各种人群类别间(如民族群体、阶层群体、职业群体、区域群体)的交流、理解和互融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从制度构建上来看,社会心理服务需要统筹个人“问题”视角和“发展”视角,兼顾社会文化因素。例如,“仇富”“医患信任缺失”等负面社会心态的问题和关键心理指标的恶化趋势已经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动力[2]。

第三,从方式方法及意义上来看,社会心理服务是基于心理规律开展社会治理工作,它的本质在于提升全社会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不仅体现了社会心理行为规律,而且运用心理学方法实现社会治理“刚柔并济,以人为本”的变化,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逐渐做到“善治由心”,以实现“由心而治”[3]。

1.2 课证融通对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现实意义

1.2.1 社会心理服务证书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造新契机

在“1+X”证书制度实施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思考如何与证书及心理服务相互贯通,构建一个兼具社会性与职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如此,既可保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点,又不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社会心理服务相互割裂,从而能够积极探索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立体式发展的新模式[4]。

1.2.2 社会心理服务证书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新理念

社会心理服务重点并非单纯地关注“特殊群体”,而是关注营造和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从而达到社会治理的整体目标。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心理工作不仅要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更要将心理学融入职业人才培养范畴,共同制订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符合高职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建议,将心理素养的培育贯穿在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中、贯穿在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从而逐步改变“课程 +咨询”的工作模式,形成职业素养与心理发展并重的全员性、全过程、全方位的新型的心理服务模式。

2 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养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2.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针对大一高职学生开设的,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在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共设32个课时。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基于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通过系统性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多样化的体验和行为训练活动,帮助高职学生了解正确的心理健康保健知识,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不断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韧性,掌握压力应对、挫折管理和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及相关社会心理服务技能,预防心理疾病,全面提高身心素质。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意志与心身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学习与创新心理、挫折与压力应对、精神障碍与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情绪管理、恋爱与性心理、家庭关系与社会支持、网络心理与时间管理。本课程要求高职学生在心理健康知识、自我调适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教学目标。未来,在对接社会心理服务证书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应注重学生社会心理技能的培养。例如,培养学生制作心理知识科普视频、心理公益广告等技能。

2.2 教学现状

在教学形式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师多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临床心理学案例进行理论探索,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教学内容方面,偏向于心理学理论知识,基本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而对于心理调适方式方法及相关的伦理守则涉及较少。在学情分析方面,高职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活动中缺乏主动探索精神与系统化思维,不能综合运用复合思维认识复杂的心理现象[5]。在考核方式方面,该课程大多采用课程论文的考查形式,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原有的课程目标,难以达到预期成效。因此,高职心理健康教学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与社会心理服务能力,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心理调适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多地将心理健康教学行为与个人学习及社会心理服务相结合。

3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1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丰富化

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授课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然而,受高职学生注意力、知识理解能力和思维定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较为被动,导致教学成效偏低。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改革来扭转这一趋势。一方面,授课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运用案例研讨、心理剧演练、团体辅导游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情绪情感部分可以通过心理公益视频广告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内容,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阐述自己对心理公益视频广告的理解,增进公众对不良情绪的认识。教师应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更好地拟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果[6]。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积极创设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可以采用“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补充+素质拓展基地”的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之余,第二课堂开设线上课程,拓展学生知识来源,拓宽学习渠道。而在第三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利用素质拓展训练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心理健康的核心素养,通过一系列丰富、有趣、多样化的户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在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活动中通过不断合作探寻人生真理,更好地塑造良好心态[7]。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社区是群众最直接获取心理服务的组织,而当前社区面临着经验和人才双缺乏的局面。此次课程改革既是适应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活化、社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若能顺应社会心理服务发展趋势,或将缓解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社区层面人力不足、方式单一、思维短视等困境。

3.2 增加平时成绩比重,考核方式多样化

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生活化的概念,可适度调整平时成绩的考核权重,如“5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这样不仅能提升过程考核的比重,而且能够端正学生“通过考试即完成课程学习”的不良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对于平时学习表现的重视程度。同时,丰富平时成绩的构成,增加多项考核指标,如拓展到翻转课堂、课堂展示、小组作业、案例分析、素质拓展、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让考核指标可量化、可操作、易实施。通过加大对平时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部分的考核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主动参与技能实训,积极拓展自身知识面,增加平时学习的动力;同时在课堂互动时引入电子课堂等方式,用数据监测学生课堂表现,如采用“职教云”等方式检测学生的互动次数、课程参与度等,以保证平时考核的公平与公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提升课证结合度,人才培养创新化

基于“社会心理服务”的考证大纲,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提升学生对于所需知识点及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在课堂上,教师不仅着重对考证内容进行讲解和实践,如个体心理健康标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知识点,而且要相应地增加社会心理和伦理规范等知识内容,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教师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社会心理服务考证大纲的重点,协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考证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案例分析、情景再现、技能演练、线上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相关考点的识记效果,以期提升考证的通过率。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兼顾学生社会心理服务技能的塑造,创新培养方式做到课证融合,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4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增加伦理规范学习

在推动心理学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专业的伦理规范,时刻警惕在助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使社会心理服务在有效治理的范围内更多发挥应有的作用[8]。2021年4月25日,为进一步规范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促进社会心理服务健康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首次通过了关于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伦理规范守则(以下简称“伦理规范”)。伦理规范中提出十大守则:科学规范、助人关系、知情同意、保护隐私、边界清晰、提升能力、关系界限、谨防偏见、危机处置和诚实守信[9]。然而,大部分高职学生对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的伦理操守认识不足,相关伦理规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未来可在课程改革中增进伦理规范相关知识的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应积极推动新任教师在培训中增加伦理规范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伦理规范。此外,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相关的伦理考核,提倡学生的心理剧或心理科普视频中标识涉及的伦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工作中所需遵循的伦理操守。

4 结语

职业教育应大力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提高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质量[10]。社会心理服务“1+X”证书是职业教育中一次重大尝试,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挑战。当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服务证书的衔接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探讨了在社会心理服务证书与心理健康教育“课证融通”的特色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的公共课程,在本课程中,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应考虑高职学生考证需求及实际运用要求,积极改变已有授课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加强伦理规范培训,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社会心理服务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证书伦理心理健康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