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校园暴恐袭击防控路径探究
——以4·28 校园暴力袭击事件为例

2022-02-26宋斌贵州警察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力量防控校园

宋斌(贵州警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当前,世界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风险防范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暴恐袭击风险是非传统安全防范的重要领域,也是公共安全的主要隐患,加大反暴恐防控力度,加强反暴恐安全防范体系化建设,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公安教育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校园暴恐袭击是暴恐行为的一种主要形式,校园暴恐袭击事件的发生,对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国际合作等都会带来极大影响,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范是国家战略全局部署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4·28 事件回顾与启示

2021 年4 月28 日14 时许,广西北流市新丰镇一名25 岁男子携刀闯入一幼儿园,疯狂向园内师生实施砍杀。路人及周围民众闻讯而至对其制止,随后警察赶到将其完全制服。事件造成16 人受伤,2 人死亡。事件伤亡惨重,场面触目惊心。

由于防范策略举措疏漏和风险应急能力局限,校园已经成为暴恐袭击的主要目标。校园暴恐袭击危害极其巨大,影响极其恶劣,严重侵害了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严重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给家庭、校园、社会造成极大恐慌,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现代化治理的隐患,严重阻碍了国家后备人才培养和“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改良策略,健全机制,全面系统加强校园暴恐袭击风险防范,积极推行共建共治共享校园安全风险防范策略,才能不断提升校园暴恐袭击事件防范应急能力。

二、校园暴恐袭击事件基本特性

校园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指专针对校园广大师生实施的暴力侵害与恐怖袭击行为。往往以发泄私愤、报复社会、制造政治影响为目的,具有心理特异、手段残忍、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影响恶劣等特点。有个体自发的独狼式极端暴力行为,也有经过周密策划的2 人以上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恐怖袭击形式。一般采取刀斧砍杀、驾车冲撞、放火焚烧、投毒伤害、制造爆炸、开枪射击、劫持人质等手段,具有独狼个体性、事件突发性、极端暴力性、严重危害性、负面效仿性、行为不定性、处置难度大等多重特征。

三、校园暴恐袭击的危害

第一,破坏社会和谐,影响国家战略全局。校园暴恐袭击事件伤害面大,波及面广,危害广大民众利益,侵害广大民众权利,影响广大民众工作和生活,严重破坏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致使“教育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目标面临严重阻碍。第二,制造校园恐慌,危害师生身心健康。校园暴恐事件的恐惧硝烟,会深刻触及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形成学习生活难以磨灭的恐惧,让广大师生长期处于暴力血腥的精神枷锁阴影中,压制个性发展,丧失生活激情,甚至可能怀疑社会,导致身心不健康发展。第三,破坏教学秩序,阻碍国家人才培养。校园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重任。校园暴恐事件发生,严重影响校园教学秩序和校园的和谐稳定,广大师生诚惶诚恐,难以安心学习和专心工作,严重阻碍国家栋梁及后备人才培养。第四,政治影响恶劣,损害国际形象。校园暴恐袭击事件的发生,会被别有用心、居心不良的反华势力恶意操作,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给国际交流合作带来负面影响,阻碍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校园暴恐袭击事件产生原因

第一,社会矛盾凸显是主要原因。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关系的多元发展以及国内外涉恐因素不断滋生和交汇聚集,致使我国成为外来恐怖袭击的重点区域。同时,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贫富差距,人类文明进步催生了文化层级差异,这都为暴力袭击事件滋生提供了土壤。第二,防范措施缺失是重要原因。宏观的防控体系,微观的运行机制,科学的防控策略,高效的处置力量,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效整合,是校园暴恐袭击风险防范内核。当前立体化校园安全防控体系构建欠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不足,给暴恐分子带来可乘之机,让校园暴恐袭击得以蔓延滋生。第三,防范主体能力薄弱是根本原因。防范能力薄弱是犯罪分子蓄意实施暴恐袭击首选考虑的对象。由于过于依赖专业防控力量,自身防范意识和能力挖掘整合不足,应急措施储备不充分,导致校园师生防范应急能力匮乏,让极端暴力分子有了可乘之机。第四,犯罪个体心理障碍是直接原因。人格缺陷会导致暴恐分子心理及行为异常,如果长时间得不到释放,就会产生无法克服的心理障碍和压力,日积月累就会埋怨现实,仇视社会,仇恨政府,一旦受到某种外因触动,就会触发报复社会、滥杀无辜的极端行为。

五、当前校园暴恐袭击事件风险防控症结

一方面是防范策略有偏差。通过多次调研和对相关事件分析发现,当前,部分政府机关、政法部门对校园暴恐袭击事件风险评估不足,对校园暴恐袭击事件风险防控缺乏主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共建共治共享防控格局没有形成,缺乏全局防范、各司其能、垂直管理、横向联动的防范机制,未能形成政府、政法部门、公安机关、校园单位以及社会力量的一体化防控体系。未能根据校园暴恐袭击防范需要拟定科学的防控计划,建立专门的防控机制和储备常态的综合防控力量,防控模式僵化,应急力量单一,处置能力薄弱,全方位、立体式、体系化、机动性的严密防控体系尚未形成。

另一方面是“三防”存在不足和短板。一是人防整合不够。没能根据防控需要储备常态防控应急力量和实现防控力量全覆盖。公安民警是事件防范与处置的主导力量,但由于空间地域、工作机制等原因,公安专业力量很难做到全面防范和迅速打击。同时,由于在群防群治、综合治理工作方面未能针对校园暴恐袭击安全防控现实需要形成倾向性,社会力量资源未能充分启用,加上各校园单位过于依赖专业力量而忽略自身能力塑造,导致自主常态防范与现场应急人力防范薄弱。二是技防应用不精。没能根据校园安全防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启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门禁系统、人脸识别、入侵装置、视频监控、防爆装置等装备设施配置不足,在一键式报警、视频图像采集、可疑人员跟踪、重点人员管控、事件报(预)警系统与公安机关监控报警平台的连接等方面还存在信息难以互通、技术应用不灵等问题,从技防的整体来看难以达到常态防范和及时预警要求。三是物防建设不足。未能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规定,建设校园周边安全防范硬件设施和配置相关防暴器械装备,难以形成常态防范威慑和行为限制,导致暴恐分子极易侵入校园内并肆意实施暴力恐怖行为,防控风险漏洞大。

六、加强校园暴恐袭击事件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一)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把握战略全局机遇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从而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采取科学的战略部署,把握好战略机遇,处理好风险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努力践行国家总体安全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建平安中国等,都是当前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有效控制校园暴恐袭击事件发生,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树立稳定国际地位,促进各项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

(二)确保人民幸福安康,促进国家建设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只有心系人民,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惠及民生,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强校园暴恐袭击事件风险防范,不仅能够保证校园安全,保障社会安定,加强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能促进人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有效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建设发展。

(三)创建宁静祥和校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校园是人才摇篮,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殿堂。校园环境的温馨祥和是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加强校园安全防控,积极探索创新校园安全防控策略,科学规避校园暴恐风险,打造安静祥和的学习环境,对青少年一代专心治学及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四)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全局目标实现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政治稳定的根本保障。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是国之重任,民之所盼,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责任。我国是世界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校园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对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和谐稳定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有效防范打击校园暴恐行为,全面杜绝校园袭击事件发生,是促进国家战略全局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七、校园暴恐袭击事件防控策略与路径

(一)源头治理,消除隐患

一是提高民众法治意识和文化认知,杜绝暴恐事件发生。纵观多起校园暴恐袭击事件实施主体,多为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素质低下的极端暴徒,他们因明辨是非能力低下,行为危害评估不足以及正当维权途径不明等原因而不计后果地铤而走险。所以,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多渠道提高文化素质是惠及民生、预防不稳定因素产生的重要途径。深入基层、社区、农村等重点区域,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法制宣传和文化教育,将普法、文化素养、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有效提高民众法治信仰和文化素质,全面杜绝暴恐事件发生。

二是竭力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消除隐患。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促成了经济腾飞,同时也拉大了贫富差距。收入差距与矛盾产生成正比,在公共安全风险防范过程中要善于化解与社会发展与生俱来的社会矛盾。首先要做好社会服务保障,多普惠民生。各级政府要完善机制,健全体制,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维权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惠及民生。其次要以人为本,动之以情。多关心帮助困难群体,对与政府、民众、信访诉求等产生的矛盾纠纷,多用说服、谈话、调解等方法解决。再次要深化经济建设。竭力以经济的平衡发展确保收入均等,缩小贫富差距。最后要善于排除外来干扰,化解对抗风险。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促进文化互鉴,广交礼仪之邦,科学化解敌对矛盾,酝酿和谐的国内外氛围,有效排除各种风险挑战,彻底铲除由暴恐行为滋生的土壤。

(二)加强主体,把握主动

校园是校园暴恐袭击事件防范主体。只有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启用主体资源,全方位提高学生、教师及工作人员的防范应急能力,才能有效把握校园风险防范主动权,提高快速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要做好统筹设计安排。学校领导在听从当地政府、政法机关、教育部门工作要求的同时,要善于科学规划本校安全防范工作,积极动员号召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校园安全防范建设,构建层次分明的防范体系,确立专人主管、专职主抓、全体联动、保障充分的机制,落实好预案制作、管理和演练,把握好日常防范、平时演练、战时参与的有效贯通,主动应对各种暴恐袭击风险。

二是要善于启用骨干教师力量。骨干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是相对校园安保人员更加稳定、机动、持久的防范力量,可直接委任他们组织、推广、执行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在进行专项培训后直接参与防范策划指挥、预案制定、知识宣传、技能培训、组织演练与现场处置等工作。

三是要不断加强校园安保人员管理。校园安保是校园自主防范的主要力量,由于人员来源不一、待遇低的现状,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化与实际要求存在差距。按照防范实际需要提高校园安保人员待遇,配置专职安保人员,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将安保人员纳入正规工作人员管理,配齐装备,加强技能实战训练等举措,都是优化校园安保人员战斗力的有效方法。

四是要强化学生自主防范意识。学生是暴力袭击事件中被袭主体,提高学生危险评估、险情规避和应急反应等能力,是减少事件伤亡最佳途径。加强安全教育、学会危险评估、掌握撤退技巧、具备防护技能、应用自救策略等,都是规避危险的有效方法。可以借助校警合作,驻校民警、法治副校长、骨干教师、武术搏击进校园,校园安全防护专项培训,学生护校队训练等途径予以加强。

五是要建立员工联动应急机制。将校园医务人员、宿管人员、清洁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纳入校园安全防范力量,根据他们的工作区域和业务特点明确分工定位,充分发挥他们在事件中的观测预警、通报联络、伤员救助、现场管控、人员疏散等作用,有效增强校园安全防控力量,加强快速应急处置能力。

(三)强化专业,突出实效

公安机关是校园安全防范专业力量,要提高公安机关对校园安全的防控力度,加强校园暴恐袭击事件的专项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要整合各警种防范力量。在整个防控过程中各警种在校园安全防范的不同时段、区域、场景承担着不同的防范职责。为充分发挥主导与引领作用,需进一步细化、提升和整合相关警种的区域职能,做到纵向精化提升和横向协同整合,打造精锐的专业防控处置力量。

二是要强化特巡警应急能力。特巡警主要负责重点区域巡逻、上放学高峰期护学岗、暴恐事件发生时的快速处置,要针对校园暴恐袭击的特点训练各种技战术,精通各种装备使用,特别是要强化小组单元作战能力,不断提高严密防控、快速出警、迅速处置的实战本领。

三是要加强交警协同管控。交警主要负责上放学高峰期的交通疏通和暴恐事件发生时的交通管制与外围防控工作,除了要提高交通指挥、通信联络能力以外,还要具备分析路况、伤员护送、人员管控、防暴技战术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

四是要优化辖区派出所互动。辖区派出所在暴恐事件发生过程中应该是最早到达现场的专业警力,同时在事件前期防范、重点人员管控等方面需加大投入,以更好地防患于未然,并实现随机应变和快速出击处置。

五是要落实驻校民警制度。落实驻校民警制度,让专业力量深入防范主体内部参与和指导防范工作。一定要在单纯处理校园内部纠纷、法制宣传教育等职能的基础上,扩大对预防校园暴恐袭击的指导和参与工作。

(四)整合资源,全面防控

一是建立社区校园安全服务站。充分发挥社区范围广、辐射面大、纵向深入彻底的优势,建立社区校园安全服务站,以社区为依托、以校园为中心,向校园周边投入校园安全防范力量。

二是全面启用社会安全防范力量。将校园附近的居民、商贩、网格员、社区干部、退休人员、转业军人、学生家长等吸收为校园群众安协员,以社区校园安全服务站为基点,对相关人员实行统一建档立卡、入册管理和专业培训,并配发校园安协员标志、校园安全防护资料以及相关防护装备。

三是加强防范空间与时段的有机结合。全面落实网点分布,按区分工,积极实现定点防范与网状防护的同时,全面构建日常观察预警、上放学高峰期护学、遇紧急情况及时联动的防范格局,根据防控需要让社会防范力量与专业防范力量有机结合,在防控空间、防范时段上构成全面厚实的防控屏障,让暴力犯罪分子无机可乘,无缝可钻。

(五)五位一体,快速处置

一是专职民警。民警是暴恐事件的专业处置力量。力量组成有辖区派出所民警、社区民警、网格巡逻民警、护学岗民警、驻校民警、交通民警等。专业力量除了要加强日常防范以外,还要能够在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积极应对,及时根据警情对中心现场进行情报收集、事态评估、指挥调动、隔离驱散、封控打击、制服控制、取证带离、媒体应对等一系列处置行为。

二是群众安协员。群众安协员主要由学生家长、商贩及校园附近相关民众组成。由于身居事发现场,他们往往是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日常防控力量。在采用相关技术手段及时向指挥中心、辖区民警报警的同时告知学校,要迅速整合人力资源和装备及时对施暴人员进行封控隔离、打击制服,防止事件扩大,等待专业力量增援。

三是校园安保人员。校园安保人员接到事件信息或指令后,要第一时间携带装备赶赴现场,采取隔离、封控、打击、喊话等技战术手段,与群众安协员一起协同应对,准确打击目标,保护受袭学生,防止施暴行为蔓延。

四是教师安协员。教师安协员主要由骨干教师、体育教师、校医以及其他校园工作人员组成。事件发生后应该根据预案分工和事件紧急情况需要,护送学生撤离,隔离危险和做好防护等引导工作,部分身手敏捷的年轻骨干教师,可以按照预案角色定位加以处置,参加临时指挥、协同作战、伤员救助等事宜。

五是学生安协员。学生安协员由广大学生、学生干部、学生骨干和护校队等成员组成。当事件发生时,被袭学生一定要懂得有效保护自己、大声向其他同学告知危险信息、迅速往安全区域撤离、利用物体防护并协同反击、协助教师组织学生有序撤离等,充分发挥自身应对危险的主动性,避免被动挨打,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安全。

(六)强化三防,提高实效

一要强化人防。人力是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运行主体,足够的人力是校园暴恐袭击事件应急处置的关键,应不断打造专业防控处置力量和常备社会防范资源。巡逻民警、辖区民警、驻校民警是校园安全主要的专业应急力量,要针对专业处置需要不断强化技能。群众安协员、校园安保人员、教师安协员、学生安协员是校园安全的常备社会应急力量,做好防范应急处置与安全宣传教育,定期传授防范技能意识,按规定比例配置专职保安,是加强社会防范力量的关键。要不断提高专业力量与社会防范资源的有机整合,定期进行合成演练,全面提高防范能力。

二要筑牢物防。严格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建设校园物防设施,能够很好地将暴恐袭击事件置于“千里之外”。设置不低于2 米的围墙实体屏障再加上50 厘米左右刺丝滚笼或周界入侵报警装置等防攀爬设施;设置专门的校园出入口,并成立专职安保人员值班室,配备报警、通讯设备以及头盔、防护盾牌、防刺背心、防割手套、橡胶警棍、强光电筒、自卫喷雾剂、防暴钢叉等必备的防卫器械;校园外50~200 米区域设置防暴恐袭击宣传牌,建立大型屏幕视频进行防暴知识宣传;根据需要设置隔离栏、隔离墩、减速带或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等等。

三要提高技防。技术防范是校园安全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校园在全力加强自身技术防范能力的同时应充分借助公安大数据进行全面防范。在校园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门禁系统、人脸识别、指纹打卡、一卡通、一键式报警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积极与110 指挥调度平台、天网工程、雪亮工程以及网安大数据平台形成信息网络衔接,通过警务大数据信息系统、公安技侦手段和社会网络信息渠道等资源收集信息,有效排除校园安全隐患,加大对有精神病史、吸毒、酗酒闹事、有信访诉求、夫妻感情纠纷、邻居关系不和谐以及心理障碍缺陷等重点危险人员的信息掌握和管控。力争通过技防做到提前预防、早期发现、主动化解、及时应对、有效打击。

猜你喜欢

力量防控校园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麦唛力量 (一)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