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振动训练配合运动想象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2-26陈容赵月飞何惠仙广东省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广东肇庆52602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想象

陈容,赵月飞,何惠仙(广东省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广东 肇庆 526020)

脑卒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出现瘫痪,导致患者生命质量降低[1]。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残率和死亡率逐渐下降,但发病率逐渐增加,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康复治疗和护理的快速发展,力求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使其重返社会[2]。有研究指出,有效的干预模式能降低患者的功能残疾,加快其康复进程[3]。运动想象疗法是指为提高运动功能而进行内心反复排练和运动想象,但不伴有身体运动的一种新型的康复疗法[4]。全身振动训练法(WBVT)指通过仪器产生振动波并作用于人体,使神经、肌肉-骨骼等系统产生适应性,进而提高身体功能[5]。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分别运用常规干预与WBVT配合运动想象干预进行治疗,观察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为例,根据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1∶14,年龄最小40岁,最大73岁,平均(56.26±2.42)岁,左右侧偏瘫比例27∶18。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29∶16,年龄最小38岁,最大74岁,平均(55.68±2.64)岁,左右侧偏瘫比例25∶20。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入选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晓此次研究内容;②依从性较好,无沟通障碍者;③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疾病者;②中途退出者;③存在意识模糊者;④因关节畸形、风湿病等引起的运动障碍者。

1.2 方法 采取常规训练、护理和康复训练,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对其制定康复目的和计划,训练内容包括:上肢、下肢、坐位、肌力等训练,强度以患者无明显疲劳感为宜。训练时间:15-30min/次,1-2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WBVT训练,采用Galieo Med L振动训练仪(德国Novotec公司),并对患者讲解使用方法。振动频率:26Hz,选取站立位,双手抓扶手,膝关节微曲,躯干略前倾,启动仪器;振动时间:2-3min/次,休息1min后进行下一次振动训练,每周治疗5d。运动想象疗法:①健康教育。采用亲和的语言对患者讲解卒中后偏瘫相关知识,如护理及康复要点,讲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向其介绍该方法及干预效果,组织其观看视频,讲解运动想象的步骤和过程,同时讲解运动想象的动作要领,使其对运动想象有初步了解,指导其将注意力集中在患侧,指导其自主收缩相关肌群,对于不能做到的患者需提高其控制意识。②取仰卧位,闭目放松,引导患者想象自己正躺在放松、温暖的地方,并对其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15min暗示患者间断性运动想象。③治疗师利用引导患者想象,尽可能发掘其想象力,如“端杯饮水”“手洗脸”等,引导患者想象正在与人握手、擦桌子、翻书等,上述每个动作持续想象5min;再改善肩外展、内收、外旋等动作,停顿2-3s,缓缓复位,大腿外展停顿2-3s,内收,每条指令想象5次后结束运动想象,想象时间:20-30min/(次·d),连续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依据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评估,包括物质生活、身心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各项目满分100分,生活质量与得分呈正相关。②肢体运动功能。使用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FMA)评估,其中上肢运动功能包括无反射活动、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等10个维度;采用3级评分,满分66分,下肢运动功能包括有无反射活动、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等7个维度,总分34分,肢体功能恢复与得分呈正相关。③干预效果。显效:肌张力等级降低>2级;有效:肌张力等级降低1-2级;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n以χ2检验对比。计量资料(±s)以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基础资料 两组性别、年龄、偏瘫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础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基础资料对比(±s)

组别 例数 性别(例)年龄(岁) 偏瘫类型(例)男女左侧偏瘫 右侧偏瘫观察组 45 29 16 55.68±2.64 25 20对照组 45 31 14 56.26±2.42 27 18 t/χ2 0.200 1.086 0.182 P0.655 0.280 0.670

2.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干预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目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 身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63.58±2.71 74.15±3.26*66.57±2.51 76.84±2.59*70.26±3.61 83.14±2.64*68.51±3.61 79.58±2.41*对照组 45 64.15±2.98 70.52±3.05*66.98±2.68 73.68±2.41*69.81±3.58 79.52±2.60*68.70±3.51 75.62±2.03*t0.949 5.455 0.749 5.992 0.594 6.554 0.253 8.430 P0.345 0.000 0.456 0.000 0.554 0.000 0.801 0.000

2.3 对比两组肢体运动功能 干预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对比(±s,分)

表3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对比(±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上肢运动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22.65±2.41 45.21±3.25* 17.24±2.51 30.52±2.73*对照组 45 23.14±2.71 35.15±3.09* 16.95±2.63 22.68±2.81*t0.906 15.048 0.535 13.424 P0.367 0.000 0.594 0.000

2.4 对比两组干预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效果对比[n(%)]

3 讨论

脑卒中是引起成人残疾和致死的主要因素,其存活者50%-70%伴有不同程度残疾。偏瘫是卒中常见现象,临床表现为患侧肌力减退,肢体痉挛及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研究显示,长期卒中后偏瘫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起异常姿势,进而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影响[6]。临床治疗手段较多,药物治疗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降低临床相关症状,但长期用药副作用较大,治疗效果不佳。有研究指出,采取一定训练刺激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重建及功能恢复,在提高康复效率的同时改善运动功能,在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7]。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采取WBVT配合运动想象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由此表明这一干预方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WBVT是一种安全、易行、有效的训练方法,对人体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其特点为:主要通过刺激肌肉本体感受器激活Ⅰα传入神经纤维,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进而改善患者运动控制能力,提高康复效果。通过交互抑制和脊髓抑制减少拮抗肌活动,抑制痉挛,维持伸肌和屈肌平衡,进而促进皮肤反应性,提高肌力作用。除此之外,有研究指出,WBVT能够以较小的运动负荷刺激神经-肌肉的牵引反射,以达到有效的运动效果[8]。患者通过运动想象,大脑向四肢传达神经指令,当患者脑中重复多次想象某种运动时,促使其形成条件反射;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引导,能更好地解决康复治疗人员匮乏问题,调动其主动性,增加患者主观能动性;有研究指出,该方法不受场地和设备限制,且越早介入治疗对患者功能恢复越有利[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目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这一干预方法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此外,有研究指出,WBVT配合运动想象干预后可有效提高训练依从性和治疗效果[10-13]。

综上所述,对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WBVT配合运动想象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想象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快乐的想象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