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用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RDW、CRP、TNF-α的影响及其预后转归分析

2022-02-26卢志斌梁修朗林良兜孙占军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广东佛山58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9500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47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乌司胰腺炎胰腺

卢志斌,梁修朗,林良兜,孙占军(.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广东 佛山 58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9500;3.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47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科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起病急骤,发展变化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1]。AP会导致人体内胰腺中的胰液酶被病理性地激活,对自身胰腺组织进行消化,使胰腺组织发生水肿、出血和坏死,并且该种病变不仅会使胰腺组织本身受到伤害,并且会对远距离的器官组织造成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全身反应,如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败血症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2-3],这也决定了该病具有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4]。而对于影响其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当中,其浓度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提示该类因子浓度的增高与疾病的预后有着一定的相关性[5-7]。因此,本研究将探讨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用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RDW、CRP、TNF-α水平的影响,并对其预后转归作出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收治的AP患者8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5-74岁,平均(46.82±8.07)岁;病程1-8d,平均(5.41±1.23)d;治疗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34-75岁,平均(47.01±9.47)岁;病程1-6d,平均(5.40±1.28)d;所有患者均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腹部压痛。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AP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版》[8]中AP的诊断标准: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突发急性、持续性、剧烈性;②胰腺增强CT或磁共振可见胰周有渗出液或胰腺水肿;③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高于正常值3倍以上;④符合上述标准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AP。

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②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③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肺结核、凝血异常等;④有手术指征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AP患者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止痛、抑酸、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①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注射液(规格:0.1mg/支)治疗,将0.6mg奥曲肽加入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采用微量泵泵入,以25ug/h的速度用药,每天1次。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规格:10万U/支)治疗,将10万U乌司他丁加入500mL5%葡萄糖溶液中,采用静脉滴注,每天2次。③两组AP患者均连续治疗7d。

1.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记录两组AP患者腹痛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以及发生严重并发症(感染、IAH、ACS、胰性脑病、MOF、SIRS)的例数和计算并发症发生率;检测并记录两组AP患者治疗前后RDW、CRP、TNF-α水平变化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AP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天数)比较 两组AP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天数)对比,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AP患者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AP患者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d)

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对照组 40 5.57±1.52 5.42±1.12 5.92±1.31 6.65±1.35治疗组 40 3.43±1.01 3.26±1.02 3.82±0.52 4.38±0.68组别 例数 腹痛消失时间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

2.2 两组AP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发生率比较 两组AP患者进行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各种严重并发症的例数及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AP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AP患者治疗前后RDW、CRP、TNF-α水平比较 两组AP患者进行治疗前后RDW、CRP、TNF-α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RDW、CRP、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RDW、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AP患者治疗前后RDW、CRP、TNF-α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AP患者治疗前后RDW、CRP、TNF-α水平比较(±s)

组别(n=40) 时间 RDW(%) CRP(mg/L) TNF-α(pg/ml)对照组 治疗前 19.42±0.52 169.36±61.45 468.56±31.45治疗后 15.75±0.74 135.78±70.43 259.78±32.56治疗组 治疗前 19.39±0.66 172.78±62.26 475.75±32.54治疗后 11.94±0.32 102.78±70.23 160.84±51.32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之一,若处理不当或延误诊治,很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转为重症AP,病情则很快急转直下,甚至危及生命,其病死率可达到50%以上[9],因此通过各种治疗方法减少其并发症、改善其预后转归、降低病死率成为了医学界首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本研究发现,治疗组可明显地缩短患者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与该疾病发病相关的RDW、CRP、TNF-α因子,治疗组可以有效降低它们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减少并发症方面,治疗组能有效减少AP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相较单用奥曲肽在改善AP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炎性因子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效果。

近年来,对于AP病变因子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RDW、CRP、TNF-α在并发症发生及判断预后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相关参数,最近几年来发现其在重症AP患者中普遍呈高值状态,因此其可以用来对AP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研究发现,RDW对于重症AP的灵敏度可达81.8%,特异性为83.3%[10]。RDW增高是因为AP所带来的一系列炎症反应,抑制了骨髓产生红细胞前体,从而影响人体的骨髓造血功能,破坏红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与糖蛋白,引起RDW增高。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一般只有在机体受到炎症损害时才会在肝脏中生成分泌,健康人体内含量非常低,并且机体有急性损伤时,CRP是在所有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升高幅度最大的,因此常用来作为机体发生炎症的监测指标。有研究表明,CRP的水平与AP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而且可以通过其浓度监测AP的病情进展,根据其变化可以对疾病进行及时的干预[11]。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是AP发病中常见的炎症因子,其在重症AP发病后会迅速地升高,尤其是在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当中。当发生重症AP时,TNF-α可以使机体发生休克和低血压,并像开关一样启动中性粒细胞激化,从而使机体促进IL(白细胞介素)等其他的炎症因子的爆发式发生,是重症胰腺炎的始动因子[12]。从本研究也可以看出,随着AP严重程度的增加,RDW、CRP、TNF-α也随之相应增加,其与AP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疾病的预后转归有一定的关系[13]。

奥曲肽(Octreotid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衍生物,其具有与生长抑素相似的活性作用且效果更为持久,其可以抑制胰腺分泌消化酶、降低胰管内压力、松弛Oddi括约肌、保护胰腺细胞等作用。乌司他丁(Urinastatin)是从人新鲜尿液中提取的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一方面其可以抑制胰蛋白酶、脂类水解酶的释放,另一方面其又可以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改善微循坏障碍、减少自身胰组织的自我消化,从而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阻碍AP向重症AP的转化,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在奥曲肽的用药基础上联用乌司他丁,可以更加有效地从不同阶段、不同途径发挥抑制胰酶活性,减轻胰腺组织自我消化等作用,并且在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率及病死率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14-15],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而且相关研究表明,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用治疗AP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两者联合使用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从本研究得出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可以降低AP患者RDW、CRP、TNF-α的水平,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可以有效快速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重症胰腺炎转化,在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同时也伴随RDW、CRP、TNF-α水平的下降。未来可通过对RDW、CRP、TNF-α水平的监测及调控,以期对AP患者的良性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乌司胰腺炎胰腺
乌司他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例输注乌司奴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病人的护理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胰腺超声检查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乌司他丁在治疗除胰腺炎外的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