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持续发力辉南县高质量发展肉牛产业

2022-02-25谭玉翠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肉牛全县养殖

谭玉翠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吉林辉南 135100

辉南县养牛业历史悠久,在传统农业经济时期,主要以饲养役用牛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全县肉牛业得到长足发展,由传统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肉牛养殖品种、生长速度、牛肉品质、生产性能发生了质的飞越,产业素质持续增强。“十四五”时期,全省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全县肉牛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1 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取得显著成果

1.1 全县肉牛业平稳发展

年初以来,尽管受新冠疫情、市场行情、犊牛成活率低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县肉牛养殖仍保持良好势头,肉牛生产三项指标均实现正增长。2022年1~8月份,全县肉牛发展34 837头。其中,存栏25 215头,出栏9 622头。同比分别增长5.7%、5%、7.7%;全县能繁母牛存栏16 328头,占总存栏比重64.7%,同比增长12.5%。目前,全县肉牛养殖主体3 500余户,规模养牛场10个。肉牛存栏3 000头以上的乡镇2个,肉牛存栏300头以上的村13个,其中,列入全省500头以上养牛大村7个。全县肉牛养殖品种主要为西门塔尔改良牛,全县肉牛繁殖改良服务站点33个,县级肉牛屠宰点1个。

1.2 产业发展思路日益明确

“十四五”“十五五”时期,全县主推肉牛产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小规模、大群体、多层次”与大型肉牛全产业链企业相结合的原则,精准扶持中小养殖场户,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整县发展养牛大户、大场、大村,培育养牛大镇,着力打造优质基础母牛繁育基地、优质育肥牛生产基地、优质肉牛产销集散基地、优质肉牛产品加工基地。

1.3 产业推动机制日益完善

辉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积极发挥养殖业在乡村振兴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的中轴作用。县政府成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肉牛养殖攻坚行动推进专班,由县长任组长,完善工作推进和落实机制。3月份,主管副县长带领农业局、辉南镇、杉松岗镇相关人员前往伊通、柳河考察肉牛养殖及交易市场情况,研究重点项目,实施肉牛百日攻坚。农业局形成肉牛产业调研报告,梳理出破解制约全县肉牛产业规模发展瓶颈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呈报县政府进行专题研究。2022年5月份,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辉南县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十三条政策措施》,对省市奖补政策进行补充。“十四五”期间该县每年列资200万元,用于引导肉牛产业发展。

1.4 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瓶颈得到有效破解

一是畅通资金渠道,有效破解肉牛规模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县域内吉林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农商银行、榆树村镇银行5家银行推出多种金融产品助力全县肉牛发展,邮储银行又推出黄牛养殖创业贴息贷款每户5万元。2022年1~8月份,已发放肉牛养殖贷款3 113.42万元;二是创新养殖保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肉牛养殖风险。县财政列支50万元用于肉牛养殖政策性保险。对参保并进行活体抵押贷款的肉牛,每头给予120元的智能化监管费用补贴。全县安华、人保、中华3家保险公司参与肉牛养殖政策性保险。同时,中华保险额外开通了投毒险,有效降低肉牛养殖中人为投毒造成死亡的风险,深受养牛户欢迎;三是做好用地谋划,有效解决了养牛用地问题。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全县有7个乡镇谋划畜禽养殖用地12个,总计65.914公顷。

1.5 产业综合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全县成立12个线上肉牛养殖培训工作群,有1 361个养殖户(场)入群。由县畜牧总站、县饲料站负责线上肉牛养殖、秸秆饲料化政策宣传以及肉牛养殖技术、秸秆精细化加工、秸秆青黄贮等技术指导。召开《辉南县肉牛养殖政策宣讲培训班》,相关科室、站所工作人员进行了政策解读。发放《吉林省肉牛规模化养殖设施设备配套技术规范指南》《秸秆生物饲料生产制作手册》《青贮饲料生产技术手册》500册,全县1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参加并且进行了经验交流。召开《肉牛养殖政银保企对接会》,为养殖户提供金融产品服务。线上线下推广普及肉牛养殖、秸秆饲料化技术,累计培训35 000余人次。同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养殖消杀工作。

2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创新肉牛产业发展模式

该县深度探索加快肉牛产业发展有效途径,采取“4+1”模式,着力打造四个基地,进一步提升全县肉牛产业素质。“4+1模式”即:采取村党支部领办模式、托牛所模式、专项债孵化器模式、扶持村集体领办模式+组建兽医服务团队模式,建设肉牛产业项目,实施技术保障并行。“四个基地”即:着力打造优质基础母牛繁育基地、优质育肥牛生产基地、优质肉牛产销集散基地、优质肉牛产品加工基地。

2.1 采取村党支部领办模式,推动肉牛产业发展

辉南镇双龙村由村党支部领办,成立双龙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村民入股,示范建设优质基础母牛繁育基地。目前,完成投资275万元。其中:发展壮大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专项资金50万元,占股22.3%;村民29户165万元,占股76.7%;政府借款10万元,贷款50万元。建成牛舍2栋1 120 m2,在建牛舍1栋510 m2,储粪池210 m3,污水池150 m3。现存栏肉牛115头,其中:母牛存栏61头。该场参加肉牛保险45头,肉牛养殖贷款50万元。通过村党支部领办,统一建场,统一购牛,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保险,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带给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该基地肉牛养殖收益,按所持股份分配。

2.2 采取托牛所寄养模式,推动肉牛产业发展

庆阳镇中央堡村党支部领办,与永庆村采取两村合作方式,成立辉南县茂盛肉牛养殖合作社,建设茂盛肉牛养殖牧业小区,合作社成员与村集体共同投资入股,每股为2.5万元,每股分成(利润)2 500元。目前,中央堡村、永庆村两个村集体共60股,合作社共9个成员入股,每个成员1股。项目按照“党支部+小区+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实行托养、繁育、育肥于一体,坚持以服务村民、促进村集体增收为宗旨,建立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保证新经济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资金来源为发展壮大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专项资金和村民投资入股,经营模式为自繁自育+托管。占地面积4 500 m2,由办公区、牛舍、运动场、饲料间、粪便处理区等组成。年可存栏肉牛200头。现已完成投资150万元,在中央堡村改建牛舍两栋共1 500 m2,完善粪污设施1 300 m3。目前,已存栏能繁母牛50头。两个村养牛户可在托牛所寄养,每个月每头牛托养费500元,犊牛4月龄之前不收费。散养户退村入区,有效解决粪污污染问题。

2.3 采取扶持村集体经济模式,推动肉牛产业发展

利用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对有意愿的村,每个村投资50万元,用于发展肉牛产业,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拉动肉牛产业发展。全县已有8个村总投资400万元建设肉牛产业项目。同时,我县乡村振兴资金也参与到肉牛产业项目中,楼街乡投入乡村振兴资金400万元,建设肉牛产业项目。

2.4 采取专项债包装项目模式,孵化肉牛全产业链

杉松岗镇原是煤炭产区,利用资源转型期,打造牧业小镇。利用专项债,包装乡村振兴融合示范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孵化器,打造肉牛全产业链。计划总投资3.8亿元,争取专项债资金3亿元,今年申请专项债8 000万元。总占地145 375 m2,总建筑面积127 100 m2,计划建设肉牛育肥场、屠宰厂,以及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目前,可研批复已完成,融资平衡方案及事前绩效评估已编制完成;正在进行初设批复,同步对拟选地块进行地址灾害评估和选址论证,推进土地、环评等前期手续。已与中能中投公司洽谈,谋划深度合作。

2.5 采取兽医服务团队模式,支持肉牛产业发展

目前,全县现有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总站、饲料管理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5个县直畜牧业服务机构,有技术人员75人,全县11个乡镇技术人员65人。为适应肉牛产业发展需求,切实发挥基层退休(即将退休)人员优势作用,全县遴选12名资深退休(即将退休)兽医人员,组建肉牛产业发展服务团队,集中优势技术力量,保障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3 大力发展肉牛经济,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要将发展肉牛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推动全县肉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推进肉牛养殖专项债项目。杉松岗镇乡村振兴融合示范产业园力争年内完成一期建设工程,最大限度发挥专项债券资金作用,引领全县肉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推进肉牛交易市场建设。已选址定在辉南镇铁路货物处,占地25 800 m2,激活肉牛流通环节,繁荣肉牛产业经济;三是推进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切实发挥好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以及乡村振兴资金的作用,振兴发展肉牛产业;四是推进肉牛养殖保险、贷款、政策宣传工作。整县推进肉牛养殖保险、贷款工作,推动肉牛政策性保险扩面,不断为牛业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有效降低肉牛养殖风险,切实解决肉牛规模发展资金瓶颈。

猜你喜欢

肉牛全县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肉牛口炎咋防治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