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院所科技支撑白沙县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经验及建议

2022-02-24柯树炜李艺坚卜友达

南方农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胶园白沙天然橡胶

柯树炜,刘 钊,谭 昕,李艺坚,卜友达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1)

天然橡胶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支柱产业之一[1]。同时天然橡胶也是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省自贸区(港)建设的重要产业基础。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产业的支撑作用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2]。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之一,因此强化农业科技对农业产业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加大天然橡胶产业科技支撑力度,坚持进一步做强、做优天然橡胶产业是落实海南省包括橡胶树在内的“三棵树”(橡胶树、椰子树、槟榔树)发展战略及科技支撑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重要任务[4]。本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科技支撑海南省白沙县发展天然橡胶产业为例,分析了白沙县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具体做法,总结相关经验针对白沙县未来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1 白沙县天然橡胶产业现状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总面积约2 117 km2,下辖11 个乡镇,总人口约19.5 万人,是一个以黎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县域内热带特色自然资源丰富,适宜橡胶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当地天然橡胶产业自1956 年开始种植橡胶,发展历史较为久远,并具有一定基础。2017 年6 月国内首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扶贫项目正式落地白沙,2018 年底白沙县政府出台了“振兴橡胶产业十条措施”简称“橡胶十条”,2019 年又成立了国内首个橡胶产业发展中心。县域水平发展规模明显,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潜力较大。

据初步统计,白沙县全县橡胶种植面积近6.67 万hm2,其中民营橡胶种植面积约4.2万hm2,实际开割面积约2 万hm2。农村人均橡胶拥有量约0.4 hm2,人均拥有橡胶种植面积数量排名全省第一,是白沙县2.4 万户胶农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天然橡胶产业相关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占比近70%。天然橡胶产业已成为白沙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白沙县下辖4 个镇8 个乡,其中牙叉镇、七坊镇及打安镇,橡胶树种植面积皆已超过0.67 万hm2,青松乡、邦溪镇、荣邦乡、南开乡、细水乡、金波乡、元门乡等7 个乡镇种植面积已超过0.33 万hm2。种植面积不到0.33 万hm2的乡镇仅有阜龙乡1 个,但是种植面积也达到了0.31 万hm2。七坊镇橡胶树种植面积居白沙各乡镇之首,橡胶树种植面积高达1.6 万hm2。其次为打安镇和牙叉镇,植胶面积占土地面积比例接近1/3。

由此可见,天然橡胶产业是白沙县的农业支柱性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南省内各市县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产业的支撑。海南省内各市县都需要根据各自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地方主导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开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争取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5]。提倡一县一业、发展一乡一品,培育特色经济、特色产业[6]。在当前天然橡胶市场价格低迷,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陷入低谷的时期,白沙县更是急需强化科技支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2 白沙县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民营胶园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不高

县域内除海胶集团等大型企业的下属农场职工外,白沙民营胶园胶农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较大部分民营胶园的胶农在橡胶树种植、胶园日常抚管工作、割胶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科技培训。在橡胶种植技术、胶园田间管理和割胶技术等方面较为粗放,常出现超深割胶、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种植密度过高,割胶技术较差,割胶频率过高等问题。新技术得不到有效使用,导致胶园抗风、抗寒能力较差,胶树生产期短,胶园总体产出率低,橡胶树经济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2 胶园种植环节长期收益不足

目前,胶园生产种植环节的经济收益明显下降。与2011 年天然橡胶收购价格达到收购价格最高峰40 000 元·t-1相比,近年的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多在12 000 元左右波动,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而胶园的生产成本包括土地、苗木、化肥农药、农用工具、人工费价格等持续提高。

在收购价格低迷,生产成本提高的背景下,橡胶种植的比较效益明显低于其他热带经济作物。因此,有必要扩展橡胶林下经济领域,设法提高胶园土地收益率,而白沙县大部分民营胶园采用的传统种植模式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部分条件受限,多种因素影响下导致民营胶园存在不同程度的弃管弃割现象。

3 科研院所科技支撑主要做法

3.1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天然橡胶工作站

2019 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以下简称橡胶研究所)和白沙县政府签订了《天然橡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之上。双方成立了“白沙县—橡胶研究所全面战略合作协调工作组”,负责协调橡胶研究所与白沙县政府的具体合作事宜,同时加强白沙县与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的合作。确定了所县双方不定期举行工作会议,工作情况通报等制度,协商制定合作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充分利用橡胶研究所科技人才、技术和成果优势及白沙县组织、人力、土地资源等优势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发展。

橡胶研究所在白沙县牙叉镇、七坊镇两地设立橡胶研究所天然橡胶工作站,辐射白沙县东西两片乡镇,并提供技术及科技培训支持。建立长期技术服务关系,进一步提升优化白沙县民营胶园胶农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以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天然橡胶科技服务工作,积极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天然橡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2 拓展天然橡胶产业功能价值

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综合开发。积极推动白沙县天然橡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开发橡胶木制品加工、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附加价值。充分利用现有胶林庄园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推动由主要“卖产品”向更多“卖体验”转变。加大胶园林下种植和养殖业、胶林庄园经济的开发力度,持续开展文化体验项目,提升橡胶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举办“啦奥门”山兰文化节等白沙县相关地方民俗活动为契机,不断推陈出新,吸引游客到白沙感受民俗文化,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3.3 提升产品加工附加值

橡胶研究所从天然橡胶原材料生产—收购—加工等各环节入手,为白沙乳胶品质提升提供系列技术支持,协助建立“白沙橡胶”优质胶乳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白沙县胶乳初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根据白沙县现有胶乳加工企业产品生产现状及其发展意愿,推广胶乳品质质量提升控制技术,促进企业乳胶产品性能、品质提升,降低生产成本5%~10%,并合作进行乳胶产品开发。支持白沙胶乳初加工企业采用新型环保技术,推进胶乳加工企业采用无氨低氨技术、废水制沼气及白坚木皮醇提取等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减少胶乳初加工厂数量,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的加工体系,实现国防和高端用胶国产化,提高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3.4 联合培养专业人员

在橡胶研究所与白沙县所县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双方联合培养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橡胶研究所每年举办2期以上专业技术培训,白沙县负责选派分管农业的干部、农技骨干、种植大户等到橡胶研究所学习培训,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人才。双方根据实际情况,相互选派干部或技术人员到对方单位挂职锻炼学习。

3.5 联合开展示范基地建设

橡胶研究所作为科技支撑单位,大力支持白沙县开展示范胶园项目,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橡胶研究所专家多次深入生产一线老龄低产胶园实地勘察,因地制宜指导胶园更新,提出采用全周期栽培模式,选种热研7-20-59,行间套种菠萝、魔芋、南芪等林下经济作物,建设标准化林下经济生产示范胶园。大力支持打安镇福妥村、元门乡红旗村委会红卫村开展示范胶园建设8 hm2,安排技术人员从胶园规划、品种选择、修建环山行、定标种植、幼苗抚管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有效助力白沙县天然橡胶产业发展。

3.6 推广示范天然橡胶科技成果

推广示范特色林下经济、热研7-20-59、热垦628、电动胶刀、全周期间作模式等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配合白沙县政府振兴橡胶产业,帮助白沙县内企业发展,推动天然橡胶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与白沙县橡胶龙头企业白沙农场集团青安分公司开展合作建设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1)在青安公司总部建立电动采胶示范点10 hm2,开展生产性大田试割。降低割胶技术难度、提升割胶效率。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学习电动采胶新技术的热情,其推广应用将有效减轻胶农割胶劳动强度,大幅拓展胶工来源,对缓解天然橡胶产业用工荒具有重要意义。2)将生态友好型胶园建设充分整合到林下经济示范的工作中。围绕政府需求导向,加快推广应用市场前景良好的复合农林绿色高效利用模式,扶持青安公司光雅基地3 万株高产益智苗,种植面积达133 hm2。因地制宜协助配合地方政府和国营农业橡胶产业升级,增加林下经济收入,提高农民收入。

3.7 构建新型合作模式

橡胶研究所与白沙县采用“科技+政府+合作社+协会模式”打造橡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胶园林下经济示范点。响应白沙县政府振兴橡胶产业政策措施,促进协会与合作社、农户的密切联系,以组织化推动产业化,助力胶农增收。1)配合白沙县振兴橡胶产业的“十条”措施。通过支持当地橡胶合作社建设,推进橡胶“统管统销统保”等精准扶贫,确保胶农增效增收。2)推动白沙县第2届橡胶协会发挥协会作用。白沙县委托橡胶协会管理橡胶终端系统和全县民营收购站,由协会对接乳胶加工厂,拓宽乳胶销售途径。提高胶农知晓度,推动全县乳胶收购点价格透明化。同时,促进收购价格与乳胶加工厂接近,一定程度上提高乳胶收购价格。3)利用中国移动赞助的项目经费58万元,开展元门乡红旗村委会红卫村示范胶园橡胶林全周期间作项目。该项目占地6.33 hm2,通过3.33 hm2林下兼作面积,打造橡胶间作凤梨、橡胶间作雷公笋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该项目预计每年可提供不少于1万元村集体收入。

4 发展建议

4.1 技术与政策结合,稳定现有植胶面积

按照2017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海南省水稻生产功能区和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白沙县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划定面积是6.93 万hm2。当前白沙县工作需要以稳定面积产量及保障胶树质量为准。1)稳定全县橡胶6.98 万hm2种植面积不变;2)稳定县域内民营橡胶年产量干胶2.8 万t 生产目标不减;3)稳定每年更新种植良种橡胶3%目标。老残胶园的及时更新换代是保障天然橡胶产量及质量的根本,主推热研73397、72059、热垦628 系列高产、优质组培苗、小筒苗为主,确保有面积有产量有质量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结合生产保护区划设,制定出台配套的财政、金融、保险等相关措施,支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护。加快新种苗新技术的应用,新植及更新胶园良种化率达到100%,大力推广全周期间作模式、低频割胶制度、生态胶园和林下种、养循环等模式,形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4.2 提高胶园综合生产能力

1)综合应用天然橡胶领域研发的各类新品种、新技术。如我国自主研发的热研7-33-97、热研7-20-59、热垦628系列的袋育苗、小筒苗、自根幼态无性系苗(组培苗)、大型全苗等新型种植材料推进老残胶园逐步更新。推广低频刺激割胶技术、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橡胶树精准化施肥技术、橡胶树死皮防控等实用技术提高天然橡胶生产潜力。2)推广应用胶园种植新模式。如全周期间作模式,鼓励发展胶园林下复合种养循环产业,并对成龄胶园进行因地制宜的林下间作改造,增加产业综合效益。3)谋划提高橡胶胶园亩产效益。为解决当前橡胶树胶园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效益低,土地利用率不高等系列问题。在符合种植模式要求的更新胶园开展全周期间作模式示范,行间套种槟榔、咖啡、益智、南芪等高价值特色作物;在成龄胶园林下建立有机芽苗菜高效示范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胶农收入。

4.3 推广绿色生产模式

集成组装一批绿色生产模式,加快推广应用。推广绿色农业投入品,打造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重点推广有机和微生物肥料等。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基于测土配方施肥理论基础,依托橡胶研究所橡胶树专用有机肥研发新技术,从肥料生产成本和大面积推广需求考虑,以减肥增效为目的,探索“化肥有机替代”技术新模式。实现化肥用量减少、土壤有机质提升和胶乳品质提高的目的。

4.4 打造白沙橡胶优质品牌

以品质管理为基础强化品牌建设。从原材料生产—收购—加工等环节,为白沙乳胶品质提升提供系列技术支持,建立“白沙橡胶”优质胶乳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模式。同时,积极为县天然橡胶(浓乳、标胶)、橡胶木材和林下经济产品营销“搭桥引线”,联系或引进下游企业,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争取产品订单,使白沙橡胶制品搭上直销模式,减少中间商环节,从而提高橡胶胶乳和林下产品收购价格。

猜你喜欢

胶园白沙天然橡胶
“白沙溪”黑茶包装设计
白沙水库
不同胶园间作模式比较研究①
白沙涧
永德县发展高优生态胶园建设的对策措施
全周期胶园温光特性及其林下间作作物产量表现
2016年9月天然橡胶价格
天然橡胶行情(2016.05.16—06.24)
天然橡胶市场行情(2016.02.15.—02.26)
天然橡胶行情(2016.01.11—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