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文化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
——以衡水地域为例

2022-02-24王长征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衡水课程思政育人

王长征

(衡水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课程则是育人的重要载体。面对信息多元、非主流去中心化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各种价值观交织在一起,让大学生思想上陷入迷茫,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一、“课程思政”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12月教育部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课程思政”建设列为构建“十大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之首,强调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纳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彰显了“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地位。

“课程思政”是通过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其特点是课程为载体,思政教育是灵魂。“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次突破,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阻力。专业课教师受制于学科背景的局限,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思政元素的选择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地方特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挖掘和整合优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提高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衡水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衡水地处河北省中南部,与山东毗邻。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分属于赵国、鲁国管辖,是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地。经历两千多年的文化洗礼,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遗风孕育了衡水人仁爱尚德、包容创新、勤勉崇文、重义担当的人文精神,成为当地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珍贵素材。

1.尚德仁爱的道德传统

根据刘宏勋编著的《衡水史话》,有关衡水的史料记载最早的是三位女性故事,一个是发生在安平县会涡村圣姑郝女君的故事,一个是发生在武邑县马回台的“义姑”故事,一个是发生在故城县建国镇宋村一代的罗姓少妇的故事,他们或孝或义或贞,传颂千年,铸造了衡水尚德的民风,他们的孝悌之举为仁爱精神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尚德仁爱是衡水人民的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从大爱无声的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到以古稀之年远赴汶川地震灾区一线悬壶济世的吴殿华,再到放弃安逸生活扎根乡土造福桑梓的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楷模”王文忠,正是这一精神的典型例证,为衡水赢得了“首善之区”的美誉。

2.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历史上衡水是黄河故道,加上滏阳河、滹沱河、漳河常年泛滥,给这里留下了一个满是坑洼沙碱,不雨就旱,一雨就涝的恶劣生存环境。正是由于土地贫瘠、环境恶劣,造就了衡水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衡水的先民们走出家门,靠自强不息的精神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谈到衡水人的开拓创新,最具代表的当属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他在继承孔子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引入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创立了经世致用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中,被汉武帝采纳后,为西汉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从此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也为衡水留下了大儒之乡的美名。

此外,隋代冀州人刘焯发明的《皇极历》,提出“定气法”等天文学创建,对后世的历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唐代著名的经学家孔颖达,其主持编纂的《五经正义》在中国经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清朝中后期,衡水人控制了北京琉璃厂的古旧书业市场,琉璃厂被称为衡水一条街。清同治年间,冀州人杨寿山到北京谋生,从摆地摊做起,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创立了全聚德饭庄。他大胆创新,率先采用挂炉烤鸭技术,让全聚德烤鸭誉满京城。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合作化时期,饶阳县农民耿长锁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业合作组,被誉为“第一枝社会主义之花”。安平县农民王玉坤带领五人办社,被毛主席誉为“五亿农民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衡水人继续焕发着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开拓创新的活力。桃城区的“全国工程橡胶之乡”、安平的“丝网之乡”和正在打造的全国“马文化”产业基地,都与衡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满激情、富于创造的人文精神一脉相承。

3.勤勉崇文的文化高地

衡水紧邻山东,历史上一度曾属于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管辖,受尊师重教的鲁文化熏陶,衡水自古就有勤勉崇文的传统。在这里流传着儒学大师董仲舒少时埋头读书“三年不窥园”的佳话。汉代政治家孙敬(今衡水市冀州区)人,视书如命,被称为“闭户先生”。他“悬梁”苦读的故事,堪为后人楷模。隋唐史学家李百药(衡水安平人)著《北齐史》居二十四史之列。唐朝十八学士之一的孔颖达少时每日背诵经书一千多字,终成一代鸿儒。他受命编著《五经正义》,历时30余年完成,结束了南学与北学之争。同期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弃笔从戎,创作了《燕歌行》《别董大》等经典名篇。

进入近现代后,一代名伶荀慧生(衡水阜城人),出身贫寒,靠个人的勤奋刻苦开创了京剧艺苑“荀派”艺术,跻身京剧“四大名旦”之列。文学大师孙犁(衡水安平人)年轻时投身革命,以笔为枪耕耘不辍,成为文学界“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千百年来,衡水文脉传承,衡水学院秉承直隶六师的优良传统,守正出新大步向前。在基础教育领域,以衡水中学为代表,更是走在河北乃至全国的前列。勤勉崇文的优秀传统代代相传,为衡水打造现代“文化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重义担当的红色沃土

衡水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1923年,受李大钊的指派,衡水安平人弓仲韬回到家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安平县台城特别党支部。之后,革命的火种迅速在这里蔓延,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到1924年,又成立了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中共安平县委,燃起了衡水大地革命的燎原之火。

七七事变后,衡水随着整个华北的沦陷成了敌占区。英雄的衡水人民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衡水以石德铁路为界,成立了冀中和冀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经受了日本军队发动的“铁壁合围”——“五一大扫荡”严酷考验,涌现出无数像李杏阁这样被誉为“冀中子弟兵的母亲”的拥军模范。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在册的衡水籍烈士有1.1万人。近年来,衡水加大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陆续成立了多个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如安平台城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饶阳冀中导报展览馆、冀州区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展览馆、枣强平原枪声展览馆、阜城本斋纪念园、故城县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耿长锁纪念馆、孙犁故居等。这些革命文物史料的陈列和展示,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党史“教材”,让我们感受老区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底蕴,汲取榜样的力量。

三、地方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1.树立“课程思政”与地方文化协同育人理念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育人理念,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论是通识课、专业课,还是人文学科、理工学科,都蕴含着哲学思维、文化知识、精神价值。各类课程本身就已经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只是缺乏课程育人的理念和实践。”[2]长期以来,专业课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知识,忽略了育人职责,甚至部分教师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论”的观念。他们对“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与全面育人的关系缺乏深入了解,对文化育人更是极少关注,势必影响以地方特色文化育人为主线的“课程思政”建设。基于此,建议学校通过采用“课程思政”培训,引导任课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文化育人理念。

2.提升人文修养,增强文化认同

要实现“课程思政”与地方文化协同育人的目标,前提是任课教师首先做到文化认同。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才会自觉地将地方文化引入课程之中,让学生在文化体验中接受熏陶,在精神上得到升华。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任课教师应主动去关注当地的特色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体验当地的文化魅力,培养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主动搜集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展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进而实现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如组织任课教师到当地的文化场馆考察学习,邀请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文化知识培训,“多举办相关讲座对教师进行熏陶,鼓励教师开设传播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打造优秀示范课程向教师进行推广”,[3]带动更多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一旦任课教师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就会主动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日常师生交流中,实现学生文化认同,形成教与学的“共生效应”。

3.整合地方文化中的教育资源,融入教学过程

地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包括文化遗址、文化内容、名人故事、民族艺术、人文精神等要素,既是课程教学与实践的丰富素材,也是开展“课程思政”的生动案例,亟须开发、整理和利用,服务课程育人。首先,要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经过认真梳理,提炼为各类课程的育人资源。在整理、提炼地方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汲取精华,摒弃糟粕,传播文化正能量,实现地方文化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其次,通过渗透式教学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各类课程,让学生实现从“知识体系”到“文化体系”再到“价值体系”的塑造。以衡水为例,衡水的地方高校,在文学类课程中可以把高适、王之涣、孔颖达、孙犁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渗透到教学当中,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如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与马蔺草的故事,王之涣被老师即宰相张九龄推荐到衡水县做主簿,他去宰相府道别之际,讨得府前马蔺草移栽到衡水,并发誓要像马蔺草一样不贪肥水,耐得住贫瘠,永葆生命的本色;在音乐艺术类课程中,可以把从衡水走出的京剧荀派创始人荀慧生的从艺生涯、德艺双馨的感人故事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在管理类课程中,可以将京城中华餐饮第一品牌——全聚德的创业经历引入课堂教学,讲述全聚德第一代掌门人冀州人杨寿山秉持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把一个普通餐馆做大做强的成功范例,帮助学生深谙管理学的精髓;体育类课程可以引入形意拳的创始人深州李洛能的学艺之路,他从山西学艺,博采众长,将当地的心意拳精心修改,形成了河北形意拳门派。形意拳门派的后人在近代中国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及后来的抗日战争中,涌现了众多的爱国人物。这是引导学生学好专业,将来报效国家、敢于社会担当的生动素材。

4.开展地方文化实践,提高文化育人效果

实践育人是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应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就在学生身边的优势,把课堂育人与文化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当前,地方大学面临着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趋势,不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都在强化学生实践、实习或见习环节。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校外实践机会,同步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为了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教师要做好活动设计,活动前给学生提供介绍当地文化的资料,活动中随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更好感悟文化的魅力,活动后要及时凝练、总结,强化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另外,学校还可以把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如设计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雕塑,用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为校内道路命名,用当地名胜古迹的画面装饰校内的走廊、墙面等。还可以组建文化社团,开展地方艺术展演,举办地方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拓宽“课程思政”的渠道,提升文化育人的效果。以衡水为例,衡水的地方高校衡水学院为宣传董子文化,2015年在校园设立了董子塑像和董子文化广场,同年成立了董子学院,开展董子文化研究。目前,董子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外开展董学研究的最大平台。为帮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学校组织了武强年画进校园、安乐秧歌进校园等活动,还与全市各个文化场馆签约成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多次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给学生做报告,宣传衡水孝德文化。自2020年秋季学期,学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专门对接衡水安平的马文化产业。总之,学校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为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衡水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衡水专场(二)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