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五育”融合的通用技术课堂

2022-02-23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靳盼盼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庇护所五育工具

■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 靳盼盼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劳动实践中的问题解决为主线,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特征,倡导跨学科学习,鼓励创新创造,是实现素质教育、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感悟技术》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打造“五育”融合的通用技术课堂。

一、创设技术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学习环境布置、情境内容设计、情境之间转换等方面来实现情境育人。

教师可在实验室工具架上整齐摆放金工、木工、电工、车工等所需工具,还要在醒目位置展示各工种的操作示意图和操作规范提示语,这有助于学生在环境浸润中感悟技术的特征。

情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越接近,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中,笔者创设了当下流行的“荒野求生”情境。通过师生思考、互动、交流,学生深刻感悟到了技术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本节课笔者创设了“荒野求生”“钻木取火”“搭建野外庇护所”三个有关联的情境。三个情境之间的衔接符合人类在野外生存的基本流程与习惯,自然过渡。

二、设置体验环节,引导手脑并用

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先后尝试用三种传统木工工具进行钻木取火体验。“手搓木棒”取火非常困难,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技术进步的不易和劳动的艰辛。“抽拉式旋转木棒取火”可以让学生闻到木头的焦煳味,但离成功取到火种还差一步。那么,如何改进工具,提高钻木取火成功率呢?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争辩。最终,“惯性轮式钻木取火”获得了成功。学生从中体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感悟到技术的进步对人类发展是多么重要。

三、归纳提炼概念,分析性质作用

在充分的技术体验过后,笔者将学生的思考、感悟等凝练成知识,上升到理论。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再读教材,原本枯燥的技术概念、性质、作用等知识已然变得生动、鲜活,学生理解起来自然毫不费力。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在“技术到底是好还是坏”的争辩中,在“究竟该如何利用技术”的思考中,培养发展了学科核心素养。

四、动手实践操作,鼓励创新创造

“搭建野外庇护所”这一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学生分小组设计方案、选取制作材料、商讨连接方式、讨论受力情况、动手实践操作、审视作品造型、展示交流互动、不断优化完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得以有机融合。

通用技术课堂立足实践、注重创造的特点,决定其在实现“五育”融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教师,需要读懂课标、吃透课本、广泛采用典型技术案例、积极开发优秀课程资源,方能打造“五育”融合的优质课,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庇护所五育工具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给我”庇护所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How Archaeologist Discovered “Treasures of Apollo” Buried Below Ancient Greek Ruins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