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蟹产业“链”起来!

2022-02-23

当代水产 2022年11期
关键词:塘口大闸蟹河蟹

2022年,对于河蟹养殖行业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只肥美健康的大闸蟹要想上市,就必须先闯过“高温生死劫”。

都知道,今年夏天的罕见高温堪称60年一遇,而20~30℃之间的有效积温时长为近三年最低。高温使得不少塘出现水草腐烂、蓝藻滋生,导致蟹缺氧翻塘,损失严重。

根据一线市场信息反馈,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主养区养殖情况不理想,蜕壳时间普遍延迟10~20d左右,成蟹死亡率在10%~20%左右,整体产量普遍偏低。

在江苏地区,兴化、高淳、淮安、金湖等地很多塘口“爆塘”,中后期也有不少蟹还处于损耗状态,清塘后统计亩产只有150~200斤左右,部分塘口甚至低至70~80斤左右。

当然,除了“高温生死劫”,今年大闸蟹要想顺利出售,还要努力跨过“市场”这道坎。

今年中秋节提前到9月10日,而国庆节大部分蟹还未成熟,错过了大闸蟹销售的最佳黄金期。在最好的行情却挑不出几只好蟹,相信对于养殖户而言,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国庆过后,兴化市场竟还有60%~70%的蟹积压存塘,今年可以算是近年来河蟹集中上市最晚的一年,基本上打乱了全国的销售进度,导致节后蟹价开始大跳水,断崖式下行。

显然,今年养蟹亏多挣少已成定局。那么,明年或者未来几年应该如何破局?这才是当下我们最值得探讨的话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极端高温可能会常态化。如何提前制定高温预案,确保河蟹安全度夏?专家建议今后养殖户在水草品种的选择上要做出相应调整,选择耐高温的水草品种。

亦或是从苗种上突破,不少苗种企业或科研机构正在进一步探索早熟、速生、抗病及晚熟大规格新品种和配套养殖模式,让养殖模式更加多元化,实现错峰上市,增加养殖效益。

当前,越来越多的河蟹养殖合作社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引领带动社员农户们共同致富。

还有不少个人或企业从销售渠道上做文章,面对预制菜等便捷化餐饮、电商化物流等新消费形式,他们不断加快河蟹精深加工水平,推进品牌化建设进程,提升蟹制品的附加值。

相信在产业上下人士的不懈努力下,让河蟹产业“链”起来,年产量约80万t,产值破千亿的河蟹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塘口大闸蟹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阳澄湖的品质!看“秋螯”大闸蟹品牌的十年成长路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沿海地区二龄鮰鱼种四川养殖模式初探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阳澄湖大闸蟹的前世今生
51年养殖历史,塘口卖价70~80元/斤,虾苗要排队预订,这条虾今年被看好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推广
一根稻草
第二茬小龙虾养殖 典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