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跨文化交际之茶道比对及分析

2022-02-23高雪洁

福建茶叶 2022年11期
关键词:茶室茶道茶文化

高雪洁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从中国茶道文化与日本茶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来看,中日茶文化同宗同源。但不可否认,历经千年发展后中日茶文化已形成较大区别。发扬与传承我国茶文化时也同样尊重他国文化是我们的大国底气和大国自信,以此彰显大国风采,助力日本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包容性,基于目的语读者生活背景创新中国茶文化传承与发扬形式,能提升茶文化传承的合理性,更能使中国的茶道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并以此实现中国茶道文化的创新发展。

1 中国茶道文化的发展

我国是茶文化起源国家,不同区域形成的茶文化略有不同,均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和日本都属于亚洲国家,因此茶文化最早流传到日本,在日本已发展千年之久。日本茶道文化是对中国茶文化的继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其本民族文化,成为别具一格的茶道文化。中国的茶道中包括茶艺、茶德、茶学等方面内容,在饮茶过程中享受茶叶冲泡和品茶的美好,既能修身养性,又能陶冶身心。而日本提出的和敬清寂是其茶道的核心思想,二者都与修身养性具有一定关联。唐朝时期,陆羽著作《茶经》对茶文化进行系统性阐述,作为全球首部茶专业著作,这一著作已成为现今茶人研究茶文化的重要典籍。我国在古代就已发现茶叶的药用功能和解毒功能,而道教和佛教均将茶叶作为灵药,因此无论是道士还是僧人都十分重视茶叶栽培,这也为茶文化后期普及奠定坚实基础。我国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茶叶种植还是茶叶冲泡都形成了相关程序,不同文人喜好的饮茶方式有所不同,多元化的茶叶饮用方式足以见得茶文化的包容性和集合性。特别是唐代以后,茶叶不再是贵族专属,民间将茶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这也使茶文化集优雅与通俗于一身。不同时代的饮茶方式有所区别,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的茶叶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如今茶正成为一种饮品,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出现。时代的发展及推动茶道文化创新,也继承了传统茶文化的精髓内容,从茶文化中感受中国茶道文化之美,探寻其中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既能感受茶文化的核心内涵,又能了解我国茶道文化与日本茶道文化的本质区别,并确保学者快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确保在尊重不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助力具有我国特色的茶道文化传播。

2 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

中国茶叶是遣唐使带入到日本的,当时日本并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习惯,但由于遣唐使们将茶树种植方法和饮用方法带到日本后,饮茶受到日本人的欢迎,因此茶树开始大量在日本出现。日本的茶道是由日本僧人传至日本的,荣西禅师对宋朝的茶道文化进行全方位研究,以此著作《吃茶养生记》,对日本后期茶道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日本茶道文化在传承与发扬过程中吸收了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并将其作为修身养性的内涵文化。由此可见,茶文化发展到后期在日本成为艺术层面的文化,因此茶道文化也被称为茶道艺术,人们会通过茶道文化实现修身养性的目的。日本属于岛国,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自然而然的崇拜农耕文化,对大自然也有天然的亲近之感,这与中国人审美意识形成相似,中国和日本在与自然对话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并融入茶道文化之中。感受日茶文化的紧密关联,以文化视角了解其中存在的差异和相同点,能真正感受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也能基于中国茶道文化传承需要,促进其系统性创新,以增强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能真正在文化发展中感受文化差异,更能快速加强对中国文化和本日本文化的深入认知,以此成为茶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促进文化传承实现文化创新。

3 中日跨文化交际之茶道精神对比

3.1 静

中国茶道文化主静,认为静是获得真理的基础,而饮茶本身是文人自我反省的方式。文人在饮茶过程中修身养性,追求真善美,泡茶时追求冲泡过程寂静无声,希望在泡茶过程中体验舒适与宁静。中国茶道文化中承载的古典文化以静为核心,一间竹屋煮一杯清茶,远离尘嚣使身与心得到双重放松。茶道文化受儒家与道家思想影响,将静作为核心思想之一。而日本茶道虽然包含儒释道三家思想,但更为尊重禅宗文化,禅宗文化也讲究静。许多日本贵族将茶室作为与世隔绝放松身心的场所,希望在茶室躲避战乱,也希望以此逃离外界的纷扰。日本茶道中的静与中国的寂相似,有寂寞之意。因此日本茶道文化追求的境属于孤独,人会在品茶时隔绝外界纷扰达到忘我境地。由此可见中国茶道文化中的静是体会静的美,日本茶道中的静是约束。

3.2 清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朝代更迭,许多学者无法施展抱负只能不问世事,清淡之风也因此盛行。魏晋朝时期在我国古代是一个风流极盛的年代,这一年代使中国茶道文化和饮食文化有机融合,更使中国古典文化具备清雅的特征。茶道文化的清指的是纯洁,名士不会为名和利所困扰,内心清净无垢寄情于山水。不为物累是当时很多文人和为官者的心态,这也成为茶道文化的核心内涵。随着时间不断推移,清廉一词也逐渐成为清官的代名词。而日本茶道文化中的清多指清洁,指的是对灵魂的洗涤。日本人在待客时习惯提前打扫茶室,一尘不染的茶室,既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对茶室的尊重。日本人将茶室看作为心灵,清洁茶室也是清洁心灵的过程,这与中国茶道文化的清完全不同。

3.3 真

中国茶道思想中蕴含真,这个真是道家文化中所讲的返璞归真。茶叶来自于自然中,其清香和韵味也能体现自然的真与纯。国人对真的追求体现在茶道文化中,以茶叶种植为例,茶叶在种植时会选择向阳之处,采摘时也会尽量不破坏茶叶的本身脉络,取茶叶的内芯,而冲泡的器具和水温更是讲究。古代较多名著中都有泡茶的场景,古人喜欢选择梅花上的雪水泡茶,希望以此保持茶叶的味道,而饮茶者也在饮茶时追求自我的真。因此中国茶道的真是物我唯一的境界。日本茶道与我国茶道的形成背景和形成历史不同,日本人在当时习惯逃避战事,希望有一方天地能满足精神寄托,而因此形成的日本茶室中也融入整个自然,其中存在的花草更是人期望通过在茶室中融入自然而达到静的效果。日本人会在自己创造的自然茶室中参禅悟道,希望以此升华人性。从中日茶道文化的清与真了解中日茶文化的异同点,能真正使我国了解日本文化,也能使我国学者明确中国茶道文化传播途径,以此确保增强我国茶道文化的影响力。

4 中日跨文化交际之茶道文化分析

4.1 中日茶道文化不同点

了解中日茶道文化的不同点,就能发现其形成过程、文化背景、文化载体、规范仪式不同。在此文化交际视域下,感受中日茶道文化差异,强化归纳总结,可基于目的语国家读者加强对中国茶文化的有效传播,以此实现中国茶文化的创新发展,助力茶道文化迈向新的发展台阶。与此同时,加强茶道文化对比也能使语言学习者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并以此为其语言素养增强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和日本的茶文化都具有一定代表性,了解茶道精神能推动代表性文化影响力与辐射力增强,更能为文化软实力增强奠定基础。首先,就中日茶道文化形成过程来看,我国茶文化是从药用价值上升到文化价值,最后转变成精神文化的。而茶道文化流传到日本后,先形成精神文化,在逐渐发展过程中普及并具备实用性特点。《茶经》是我国首部与茶相关的著作,更是世界茶文化研究史上的首部巨著,而这一经典问世之前,我国茶仍以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为主。日本高僧到我国后深受茶道文化感染,并将其作为先进文化引进日本,因此茶道文化在日本出现时就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15世纪后出现的日本茶道,侧重茶道的艺术性及精神属性,对其实用性价值相对忽略,这也能看出中日茶道文化发展历程不同。其次,背景文化不同。我国最早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因此最初的茶道文化与道教和佛教的养生文化息息相关。以茶道文化蓬勃发展的唐代为例,唐朝诸多茶道文化都与道教和佛教的神仙文化相关联,茶道文化也因此上升到精神领域。而日本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禅学,这也使其思想内核带有禅趣。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更讲究实用性,其健身效果使其倍受欢迎,而日本茶道更注重其中存在的禅意,追求内省,这也使中日两国茶文化内核有所不同。再次,文化载体不同。中国古代的茶馆是人们休闲与娱乐的主要场所,茶道文化借助茶馆逐渐普及,茶馆也是茶道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日本兴起的茶室才是茶道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国茶馆种类众多,既有评书茶馆,也有曲艺茶馆,一个茶馆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这也能充分体现中国茶道文化的通俗性和大众性,而日本茶道文化以文化与思想见长,因此对茶道具有严格要求。日本贵族人家会设有专门的茶室,无论是器具还是家具摆放都极为考究;最后,规范仪式不同。中国认为道家思想中包含宇宙发展的法则与规律,而能被称之为道的只有茶道。虽然我国茶道并没有严格的规范与相应的仪式,但包含儒释道三家精华思想的茶文化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而日本茶道文化有明确规则。“四规七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规矩,这也能明显看出中日文化的差异。从茶道文化差异中感受民族文化差异与背景文化差异,能进一步加强对不同茶文化魅力和内涵的认知。虽然我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国家,但茶道文化融入到不同国家后,形成不同的文化体系足以窥见茶文化的包容性。

4.2 中日茶道文化共通点

中日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了解茶道文化时,发现其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而主要的共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中日茶道文化皆注重精神内涵。我国茶道文化发展时讲究中庸,追求天人合一,倡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我国将饮茶称为品茶,所谓品不仅是鉴别茶叶的优点和缺点,还是领略茶道文化背后的情趣与意蕴。国人将茶道文化看作为自然文化,认为其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于一身。人们在饮茶中能领略自然之美,更能在茶道精神中感受无限风光。而日本茶道在发展过程中以和敬清寂为发展理念。日本人习惯将日月星辰与自然花草融入于茶室之中。从日本学者对茶室的讲究中便能看出其对自然的敬畏,虽然中日茶道文化利用不同方式表达崇尚自然之意,但通过其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不难发现,二者都将天人合一作为茶道文化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中日茶道文化的显著共通点。茶道文化背后蕴含的不仅是与茶相关的文化,更是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显现。茶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其集合区域性文化与民族性文化于一身,本身具备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从中日茶道文化对自然的敬畏中,能感受茶道文化的无上境界,更能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打破单一文化禁锢,实现深入交流,以此确保我国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集百家之长,成为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文化,从而为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增强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茶道文化与日本茶道文化都属于民族文化的载体。虽然中日民族文化区别较大,但中日两国的茶道文化都承载着民族文化,因此茶道文化的弘扬也成为中日两国弘扬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中国茶道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会借助品茶机会赏花听曲,而与茶相关的典籍字画多不胜数。日本茶道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于建筑和烹饪中,礼法和宗教文化也逐渐在茶道文化中融入。感受中日茶道文化内涵发现茶道文化既是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文化载体,也是了解中国和日本的窗口。只有深入透彻理解中国和日本的茶文化,才能了解二者文化差异与文化共通点,并以此确保以目的语读者生活背景强化东方传统茶文化传播,从而使世界感受东方文化魅力。从茶文化中窥见中日民族文化的共通点,能助力中日展开友好交流,更能实现跨文化交流确保我国人才具备国际化发展视野,助推我国文化软实力逐渐增强。

5 结语

虽然中日茶道文化具有较多差异,但也有相似之点。感受中日茶道文化的关联性,借助跨文化交际视域加强文化异同点剖析,能进一步领略不同民族的文化之美,更能增强中国茶文化的包容性。茶文化属于我国民族文化中的核心文化,推动其发扬,强化对茶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既有利于两国展开友好交流,也能在友好交流和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以此真正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从而使中国茶文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文化。

猜你喜欢

茶室茶道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寻迹万里茶道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息心茶室
茶文化的“办案经”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