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实践的途径

2022-02-23冯静雯

福建茶叶 2022年11期
关键词:思政课茶文化育人

冯静雯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1)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思政课,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其教学开展效果不是很理想。首先一些高校以传统教学为主,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从而让学生丧失了兴趣。并且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及一些抽象化的思政知识,让学生了对思政课兴致不高,跟其它学科相比,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不是很理想。茶文化视角下,给思政课的教学指引了新的改革方向,如何发挥茶文化的教育功能,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成为了各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新方向。本文就茶文化视角下思政课实践的途径展开分析。

1 茶文化的基本概述

茶文化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包括行为和思想两个方面。在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其结合了儒家思想、佛教思想与道教思想的精髓,从而让茶文化成为了一种特别的存在。茶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还塑造了人们的文化心理。茶文化是具备价值的,首先其具备高尚的品德,如茶道、茶德,其次又倡导廉洁清正的社会道德风尚,如“以茶养廉”与“以茶育德”等,这些文化价值对于教育领域,甚至是其他领域都有参考价值。

2 茶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意义

茶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的渗透有利于减弱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构建茶文化思政教育体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管理理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等。

2.1 有利于减弱全球化负面影响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体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就一直源源不断的流入到我国,有先进的文化,也有一些不良的文化,这些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给学生们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讲究“中庸之道”,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而西方讲究“功利主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很影响我国文明社会的发展以及高校的教学。西方文化的入侵是一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降低其不良的影响,可以引进茶文化教学,将其跟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融合到一起,以此来传承我国传统的文化,利用我国茶文化的“宁静致远、清新自然、豁达旷逸”等思想来感染学生,既削弱了文化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也帮高校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

2.2 有利于构建以茶文化为主的中国文化精神传承体系

互联网+背景下,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成为了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工具,很多高校的学生都是从这些软件中获取其所需的信息,这种获取方式简单、便捷、快速。这就给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及茶文化的教学提供了平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这些平台去获取相应的茶文化知识,包括茶叶种类、茶具、以及茶艺等,教师在这样的熏陶下,就会自然的在思政课教学中带入茶文化知识,利用茶文化来讲解和传播思政课知识。由此可以看出,茶文化和思政课的融合有利于构建以茶文化为主的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如在具体的思政教学中,教师会采用多媒体的方式播放一些煮茶、泡茶的流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茶文化,组织学生讨论茶文化所传达的精神内涵,结合思政课的教材,有效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了解了茶文化,实现了茶文化的传承,也让学生对思政课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思政的态度,也有了正确的道德观念。

2.3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管理理念

茶文化的思想有很多,其所传递的人生价值观也很多,包括人生的目的、怎么去做人、以及如何去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等,通过茶事流动,让人们看到一个非常和谐的画面,这种和谐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的本质等。教师通过茶文化的熏陶会在具体教学中渗透茶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以及德育价值,学生通过茶文化的熏陶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学校在教学管理中也会看到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学生的课堂态度在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改变,从而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

2.4 可以丰富高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将茶文化引入到思政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引入茶文化内容、建设茶文化社团、开展茶文化的宣讲、以及组织茶艺的汇演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茶文化以及茶艺的熏陶下有了茶德。这样不仅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还有效的发挥了茶文化独特的德育功能,促进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发展。

2.5 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茶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涉及到很多学科,如哲学、美术、以及文化等,将其融入到思政教学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观念和良好品质。如帮助学生、尊重教师、学习自主、抗压能力强等,由此可以看出,茶文化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深度,学生在这样深层次的道德熏陶下,有效的提高了综合素养。

3 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实践的途径

茶文化和高校思政课融合的意义重大,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1 加强思政教师的茶文化精神

茶文化视角下,思政教师的茶文化精神非常重要,其关乎的茶文化引入的恰当性、适应性,以及茶文化的精神层次,因此就需要加强思政教师的茶文化精神。

首先,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要加强茶文化素养的培养,充实自己的茶文化精神,为思政课教学做好茶文化的知识储备。其次,思政教师在业余时间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图书馆等,自主学习茶文化相关的知识,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以及茶文化所赋予的文化精神内容,才能在具体教学中通过茶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科学的思政引导。另外,高校也需要定期对思政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其思政和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我国茶文化有很多,有行为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甚至是每一种茶从茶具的选择、泡茶的方式、以及泡茶的工艺等都不同,通过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的茶文化精神素养更加的充实。这样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才能适宜的引入和应用茶文化知识,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专业的、有趣的、全面的思政课堂。

3.2 明确茶文化育人价值

中国的茶文化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有较高的育人价值,茶文化中有“以茶会友”、“以茶论道”、“以德服人”,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能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在思政课实践中,需要明确茶文化的育人价值,教师可以将“茶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以时代发展精神结合茶文化的创新能力”、“茶文化的实用性和时代性”等当成思政教学的目标,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的挖掘茶文化知识,并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实现育人的目标。

3.3 设置茶文化精品课程

首先,将茶文化相关书籍引入课堂。我国其实有很多与茶文化相关的书籍,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在介绍茶叶的种类、以及品茶的一些礼节等,将其直接带入课堂,从中找到茶文化的思想精髓,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将茶文化思想内涵跟思政课进行整合,让学生看到茶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为思政课教学打好基础。其次,开设茶文化课程,结合当下的话题,组织和引导学生从茶文化的角度来对当下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和思考,以此来让学生们看到茶文化的价值,激发其求知欲。如浙江大学开设的选修课程《茶文化与茶健康》,就是以传统茶文化为切入口,聚集了优质的茶文化资源,内容包括茶的起源与发展,文化与民俗、传播与交流、分类与加工、品饮与鉴定等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健康价值,并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线上组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线下进行实践操作,课程自开设以来不仅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其制作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点击率高达2600多万次。在思政教学中,浙江大学的老师就是将《茶文化与健康》中的茶学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了思政教育的科学化和体系化,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将思政教育实践跟茶文化进行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共鸣,还能让茶文化的教育功能得到实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思想境界。

3.4 完善思政课结构

茶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并且茶文化也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将其引入到思政课实践中需要完善思政课结构。所谓的完善,包括教学的递进性,需要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熏陶茶文化。并且要有针对性的、有方向性的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发挥茶文化的育人功能。如可以将《茶文化概论》与《中国茶文化》等书籍带入到思政的课堂教学中,会让思政课结构更加的多元化,让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茶文化,接受茶文化的洗礼,也会让学生们体会到茶文化的精髓与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5 丰富思政课的实践形式

3.5.1 赋予思政文化传播任务。在思政课中需要赋予思政文化的传播任务,如可以借助茶叶传递茶文化的品茶的各种价值,在具体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去街头宣传一些公益活动、正能量等,就以正能量为例,通过介绍茶文化中的“德”倡导群体价值和无私奉献,来宣传“尊敬人、心态平衡”等,以此来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注重协调,注重义重于利,让其可以解决一些精神困惑,从而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不仅传播了正能量的理念,还在茶文化的宣传下,对思政相关知识有了深层次的看法,从而将知识进行了实践。

3.5.2 合理运用网络平台。在思政课实践过程中,可以合理的运用网络平台,将茶文化引入到其中,保证课程实践质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的思政课提供了便利条件,不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更多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有趣的将教学资源进行传递。如南京农业大学推出的《“秾”味思政•尚茶》,这是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的一个微视频,通过“‘秾’味思政•尚茶”的流程将其跟思政内容联系在一起,传达了“先苦后甜”的奋斗之歌。其中“秾味思政”就是将茶融进了思政专业的课堂之上,在大学生的“拔节孕穗期”,用春暖心田的方式传递春的气息。并且“尚”茶中的尚代表的是精益求精、忠贞不屈、自信等。或者利用互联网邀请专家通过视频在线进行讲座,如茶学教授房婉萍的“茶香”的讲座,其通过泡上一壶茶,看着茶叶在水中不断的翻滚,慢慢的沉淀,整个茶的香味迎面扑来,然后告诉学生泡茶的时候茶会浮在表面,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沉淀下沉,品茶的时候,第一杯是苦的,但是回味是甜的,就好比我们的人生,在奋斗的开始都是苦的,奋斗过后你仔细回味下就是甜的。再后教师将讲座中的春茶跟思政课中的文化自信、奋斗精神、工匠精神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到茶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又或者创建茶文化的微信公众号、交流群、校内网等,将茶文化相关知识、思政课知识进行分享、交流和传递。在思政课的设计中,教师也意识到思政课不是要把其中的一些元素硬搬到课堂中,需要将情怀、责任、素养、精神、德育等融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和传递,以此来利用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跟思政课形成一个协同发力的育人格局。

4 结语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其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将其跟思政课教学联系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协同发力的育人格局,以此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我国茶叶有上千种,每种茶叶都有自己的生长方式、地域需求、以及加工工艺,所以就铸就了茶文化思想的博大精深,也为高校的思政课实践带来了机遇。因此,高校需要将茶文化跟思政课融合在一起,减弱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构建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体系,制定和谐的教学管理理念,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需要加强思政教师茶文化精神的培养和塑造,需要明确茶文化的育人价值,设置茶文化精品课程,完善思政课结构,丰富思政课的实践形式,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人格教育等。在丰富思政课实践时,可以合理的应用网络平台,赋予思政文化传播的功能,这样会让实践课程变得更加有效率。此外,思政教师的老师要意识到思政课并不是把课本的元素硬搬到课堂上,而是将其跟茶文化结合在一起,柔性的在课堂上进行传递,以此来实现茶文化的育人价值,发挥其教育功能,提高思政课实践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自觉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猜你喜欢

思政课茶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