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究

2022-02-23

福建茶叶 2022年1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茶文化思政

张 莉

(晋中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0)

茶文化可谓是我国重要文明瑰宝,不仅是我国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从中我们能够很好地看出早期人类文明辉煌历史,其所具备的身后内涵对于当代教育事业发展也具有较为身后的影响。茶文化从某些方面而言本就与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均能对学生思想精神层面起到一定的启迪与熏陶效果,有助于大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得以形成。为此,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近年来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其不仅能够有效拓宽整个英语教学广度及深度,还能有效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1 课程思政与茶文化相关概述

1.1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主要指的是其它学科课程与思政教育课程的有效结合,从深层次来分析的话,课程思政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课程,指的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体系,而且其也不是学科课程与思政课程简单、机械的结合,是指借助专业学科教育过程来起到思政教育的效果,两者能够形成较为良好的协同效应,确保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智育与德育的有效发展。

1.2 茶文化

茶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瑰宝,不仅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同时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其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从中也折射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另外还显现出了早期人类文明辉煌历史,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厚内涵对于现如今教育发展而言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从某些方面而言,茶文化与思政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将其有效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之中的可行性较高。

2 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英语教学受到的关注度明显有所提升,英语作为高校公共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学生今后发展及就业而言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素质教育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教学不能只是局限于英语知识技能的教学,还需要注重思政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处在这一教育新要求之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自然应运而生。在现代高校人才培养重要理念之下,课程思政更加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文化课程之间的融合,能够进一步扩大思政教育影响力。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本就会接触到英美文化,而这些文化也会在无形之中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不完全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影响,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帮助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及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自身政治立场,始终维护国家及民族利益,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作为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将茶文化有效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借助我国优秀茶文化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在应对不良文化带来的冲击时,还能进一步推进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另外还有助于我国茶文化传承及发展。而学生在茶文化熏陶及洗礼之中,自然也能在英语学习的同时坚定自身立场,进一步扩大茶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助力其在知识学习时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3 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

3.1 大学英语教师茶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英语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者,也是茶文化能够融入的关键,毕竟教师才是提供英语教学服务的主体,他们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能力会直接决定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及质量。与之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同,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提出之后,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英语专业能力及教学水平,还需要具备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确保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从而确保茶文化的有效融入。茶文化作为较为常见的一种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之中,本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自己一定要先具备较高的茶文化素养,真正准确认识我国茶文化内涵及精髓,这样才能促进茶文化的有效融入。可是就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大学英语教师都是将重点集中于英语学科知识的讲解上,茶文化素养不足,对于茶文化的认识也较弱,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师自然无法做好茶文化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有效融入。

3.2 学校茶文化宣传不足

茶文化本就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要求大学生应当具备一定学习及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思及使命,这样才能提升教育效果。茶文化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融入,从某些方面而言本就不是普通教育,若学校在此过程中毫不作为,学生自然也很难将精力集中在茶文化学习之中。分析茶文化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融入情况即可发现,学校对于这一项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充分利用相关技术及手段来做好茶文化宣传及推广,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茶文化的了解自然也明显不足,很难真正将茶文化在英语课程思政中的教育价值有效发挥出来。

4 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路径

4.1 构建本土化课程资源教学体系

茶文化要想有效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需要在教育的同时构建本土化课程资源教学体系,联系区域及本土化茶文化内涵来为学生构建出较为良好的英语教学语境,这样学生才能在英语文化背景下真正实现茶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另外这种本土化课程资源教学体系还能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思维逻辑性及价值观,真正有效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避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思想西化、文化西化的倾向,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首先,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在开展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程或者是人文课程,借由这一方式来进一步强化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而且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时候,还可以将茶文化资源作为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以此来对学生展开能力培养以及教育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茶文化典故、茶道、茶文化交际学作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这不仅能够丰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还能促进我国茶文化传承及发展,有效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其次,还可以在本土化课程资源教学体系建设期间,深入挖掘茶文化精神及内涵,借由此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及内容,有效提升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4.2 借助茶文化作为英语课程导入

茶文化要想有效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之中,教师在英语教学导入阶段就可以加强对茶文化的有效应用。例如,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直接利用民间俗语“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Firewood,rice,oil,salt,sauce,vinegar and tea are the seven necessaries to begin a day.)”作为导入,借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后再基于此来为学生介绍“茶文化”。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可以以此导入话题,帮助学生在英语课程思政内容学习时更好地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之后中国文化主题思考与探究打好基础。

4.3 提高英语教师茶文化教学水平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构成部分,传承及发展我国茶文化是每一位学生与教师都应当承担的责任。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可以利用言传身教的作用来对大学生进行茶文化教育,这能进一步促进茶文化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有效融入,所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茶文化教学水平也是促进其有效融入的关键。大学英语教师若能在教学的同时,养成较为良好的茶文化学习习惯,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茶文化作为话题与学生展开交流与互动,就能真正激发学生对于茶文化的兴趣,同时实现茶文化在英语课程思政中的有效融入。

为此,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确保自身具备良好专业教学能力的同时,主动了解与学习茶文化,对其融入价值、丰厚内涵进行深度思考,然后在教学上将茶文化作为思政元素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除此之外,学校也需要意识到教师茶文化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性,为英语教师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思想认知,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打好基础,同时还能有效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4.4 革新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方法

教育并不是一味地为学生灌输知识,反而需要让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升华自身思想及灵魂,同时感知到学习的乐趣。为此,茶文化要想真正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革新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方式,这样才能起到更为良好的融入效果。

4.4.1 基于茶文化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茶文化要想真正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基于茶文化来为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这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念及道德素养,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思想认识深度挖掘茶文化精神,为学生开展基于茶文化的知识竞赛、茶文化分享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这样就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茶文化深入分析及思考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学习水平。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利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来为学生引入企业茶文化精神,亦或是直接将学生带领到茶文化弘扬基地、茶叶生产基地,这样学生就能对茶文化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从而真正实现茶文化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有效融入。

4.4.2 注重多样化互动教学。茶文化要想有效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多样化互动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还能让学生在有效互动中更好地实现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良好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在两种文化语境之间逐渐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真正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在多样化互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报告展示等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对茶文化进行分析与交流,例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一同探讨茶文化礼仪、茶曲等知识;亦或是让学生角色扮演使用英语来介绍我国茶文化,这样学生就能在多样化互动课堂上交际对话,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思想及内涵,有效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提升打好基础。

4.4.3 注重课后反馈及实践。茶文化要想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中得到有效融入,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后反馈及实践,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在对茶文化理论有所了解之后,参与到实践反馈之中,借此来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的方式来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弘扬,线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力推广我国茶文化,例如可以在茶馆之中身着汉服定期组织茶文化主题交流活动,邀请校内相关社团成员展示茶道,这样就能让学生将茶文化礼仪及精神有效传播出去。而线上,教师则可以借助学习通平台、QQ、微信等优势来对学生进行茶文化宣传,如可以直接组织学生发起一个“穿着汉服品人生”的线上活动,通过上传照片打卡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活动参与情况。此外,还可以定期邀请外教以及留学生来体验茶馆,同时做好文化交流,这样就能实现以茶会友、以茶敬宾,真正将茶文化有效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

4.5 价值观引导与能力培养

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情感表达,所以教师在将其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正确挖掘茶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基于此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有助于学生跨文化思辨意识得以发展,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文化自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英语来讲述中国茶故事、中国茶文化,这不仅能够有效发挥出茶文化价值观引导的作用,还能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输出做好准备。

4.6 构建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茶文化要想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中得到有效融入,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多元化评价机制的构建。首先,从课程思政教育角度来分析的话,思政教育对于学生个体的影响具有主观性强、个体差异性、不稳定性等特点,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使用量化标准来对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其次,在将茶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中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关注与了解我国茶文化起源、形成以及发展之外,更为关键的还是在于学生能不能从茶文化中窥得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民族精神及思想既直观,这对于学生文化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形成而言意义非常,还能让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的同时强化民族精神认同,有效促进我国优秀茶文化传承及发展。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构建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真正以实现育人目的为导向来对学生整个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评价的激励与引导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同时促进茶文化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融入,有效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之中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茶文化本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元素,将其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之中,能够促进课程思政在英语学科中的践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此,高校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做好茶文化的融入与渗透,确保学生在英语知识与技能提升的同时,价值观、人生观也得到升华。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茶文化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