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2022-02-23

福建茶叶 2022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融合英语

曾 珍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国是茶叶的主产地,也是最早形成茶文化的国家,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中,茶文化几乎在每个朝代都有渗透,文人志士不仅将饮茶、品茶、斗茶作为平日的娱乐项目和消遣活动,更是以茶来比喻自身或他人的高洁品性,以茶会友、以茶明志、以茶喻人等方式在古代社会十分常见。在历史的更替中,后人将这些关于茶文化的美好寓意进行了发扬光大,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谱系中的“一员”。如今,我国对外文化交融程度不断加深,茶文化作为文化谱系中的重要元素,可通过英语这一媒介走出国门,与西方文化元素进行碰撞,继而实现中西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1 茶文化发展历程及其与英语之间的关系

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和进步中,积累了沉淀了许多种类丰富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茶文化便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茶文化这一内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茶道、茶艺、茶品等文化内容,对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以及明志育人等都有现实效用。千百年来,茶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朝代都受到了大众的一致喜爱。如今,高校要将茶文化这一内容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相融合,前期需先将茶文化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等内容梳理清楚,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合工作。因此,此次研究中先对理论内容进行研究学习。

1.1 茶文化概念及发展历程

早在唐朝之前,我国古人便有饮茶的习惯,但当时尚未形成一种茶文化,唐朝之后,我国对外贸易程度加深,茶叶成为一种流通商品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于是许多文人雅士都围绕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恰逢当时又是儒家、道家等文化思想的盛行时期,至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给茶叶的各个环节中融入了各种文化元素,才逐步形成了茶文化内容。例如茶文化便被赋予了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体现出了“和谐”茶文化思想;同时又吸收了道家文化,茶文化中“平淡”特点与道家所提倡的“道法自然”理论十分相似,于是茶文化也便成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代表元素之一一直流传到今。

1.2 茶文化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

茶文化历经时间的洗礼,不仅没有被后人所遗忘,反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成为了我国的国礼文化元素,如今茶文化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输出牌,而这一文化的输出需要借助英语这一媒介,因此,在高校大学英语中融入茶文化内容,能使当前我国的茶文化有对外输出的载体,进而更快走向世界。而且英语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其与茶文化的融合也正显示出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趋势,由此可见,茶文化与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2 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茶文化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与本质内涵十分深厚,如今高校将茶文化内容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相融合,能充分发挥中西两方文化的优势与功能,有效加快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深度与广度,从而提升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工作的实效性。而在二者融合过程中,也需注重为学生讲述清楚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元素。

2.1 历史发展差异

由于中西方国家在历史上也有过互通往来,因此双方茶文化也有相互影响的历史,但双方在茶文化历史发展上具有明显差异。中国茶文化元素早在神农氏时期便已有记载,之后历经两汉时期、三国战乱,茶文化都被很多文人雅士所关注,并且将其作为淡泊明志的象征,于是品茶成为了这些文人墨客的嗜好。此后不断与道、佛、儒各家思想融合,又被赋予了“陶冶情操”“清静无为”的内涵。而西方国家的茶文化历史相对较晚,当时最先引入中国茶叶的是英国,但在当时茶叶价格昂贵,只有上层社会才有机会接触到茶叶,之后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茶叶开始大范围普及,于是英国茶文化才由原先的贵族化转化到了务实、内敛的方向。

2.2 社会交际差异

中西茶文化在社会交际上的差异性也较为明显。茶作为一种饮品,如今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可见其社会功能的强大。在我国社会日常交际中,不管在家中还是外出交际,都会泡一壶茶来表示尊重和友好,在酒足饭饱之后,人们也习惯围坐到一起,饮茶聊天。在西方国家,茶文化的社会交际功能也十分明显。下午茶是西方民众固定的饮茶习惯,是大众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而在其他时间则较少用茶叶来交际。

2.3 饮品习惯差异

在中国茶文化中,由于受传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思想的影响,大众在饮茶时更注重品茶这一环节,强调内心平静,追求简单质朴的生活。而茶叶种类中的绿茶茶叶清透碧绿、茶水晶莹,与追求内心平静的文化内容十分贴合,也因此,中国人在品茶时尤爱绿茶的品相,让人有种“惟吾德馨”的文化感受。而在西方饮茶文化中,最开始西方民众是将其配合点心来饮用的,而且人们还喜欢在茶汤中加入牛奶、糖块等调味品,具体在茶的品类中,人们偏向于饮用红茶,喜欢红茶口感带来的精神放松。

3 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作用

中西方茶文化具有明显差异性,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我国自身深厚的茶文化元素,也要接触西方茶文化历史,以此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正确价值观。如今高校将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便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最好践行方式,学生通过英语文化的学习,能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感受茶文化带来的品性价值引导,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主动传承中华文化。

3.1 有利于活跃英语课堂氛围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实践型学科,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离不开强化口语训练,如今多数高校应素质教育改革需求,在英语课堂中增加了口语对练、模仿练习等口语训练内容,为学生创建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克服了“说不出口”的口语学习问题。而且在中国茶文化思想中,有许多文人志士流传下来的文化小故事,教师将这些小故事编制为英语素材,能从中国文化思维角度为学生创设趣味性课堂,从而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活跃课堂氛围。

3.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校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多数学生表示英语思维方式与语言运用方式与汉语不同,学习难度较大,而且长期背单词、记语法,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因此使得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欲望呈弱化趋向。而将茶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教师便可为学生推荐一些关于茶文化的英语读物,或者在英语课上与学生用英语交流茶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内容,并为学生讲述茶文化与英语文化背后的相通之处,引导学生转变学习理念与思维理念,重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3.3 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如今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英语理论基础和基础技能以外,同时还要掌握英语语言背后的西方文化,了解西方习俗和文化理念,如此才能发挥英语文化教学的最大作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而如今多数高校英语教学中仅教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忽略了学生文化理念的传输,致使学生出现英语文化匮乏的现象,如此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消极作用。我国茶文化中拥有“茶德”“茶艺”等教育思想,以及“文化和谐”等理念,能引导学生尊重西方文化知识,正确对待英语这一语言文化,因此,将二者融合能帮助学生在英语训练中敢于辩证看待西方文化,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4 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传承

高校在日常英语文化教学中将茶文化理念融合到口语训练、写作练习中,能给学生树立正确文化学习思想观,让学生在文化自信观念基础上接触与学习西方文化思维,进而更好地运用英语语言向外界传递茶文化内容。而且如今文化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外大量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较大冲击,影响了民族文化世界化的发展进程,高校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内容,可引导学生加强对茶文化这一文化元素的民族认同感,学会利用茶文化中的思想元素去学习英语文化,进而更好地开展跨文化活动,宣传本国茶文化。

4 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融合现状

高校大学英语这一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促进中西方文化融合的重要渠道。我国茶文化又是我国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具有深厚的文化育人内容与有效的育人功能,将二者的有机融合能提升高校教学实效性。然而在实际课程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茶文化与英语的融合不够重视,教师茶文化教学内容不够深入、课外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如此给学生英语课程学习中茶文化的渗透式教育带来了极大制约,对此,需深入分析原因,做好问题总结。

4.1 茶文化重视程度不高

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茶文化内容与英语相融合的教学方式不够重视,如此不利于英语教学改革成效的明显化。究其根因,主要与学生主体价值的偏差有关。一方面学生过于注重英语语法、单词、句式的学习,并未弄通英语文化与茶文化中的相通之处,于是对单词死记硬背、语法句式使用僵化现象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学生忙于学业考试以及其他考级复习,在英语学习中接触较多的是复习资料、英语课外教材,而这些教材中也并未融入茶文化思想,如此使得学生片面认为茶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无甚联系,因此很少关注茶文化内容。

4.2 茶文化教学内容不深

茶文化能引导学生在英语文化学习中的思维理念和英语应用水平,但在二者融合实践教学中,部分高校教学内容中却暴露出茶文化内容融入不深的问题。在英语阅读、口语、听力、写作篇章教学中并未体现出茶文化思维与茶文化内容,教师平时大多按照教材中提供的内容来进行语言训练和文化知识普及教学,较少将茶文化与英语文化相联系,由此使得茶文化中的和谐、清静无为等思想未能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实际影响,致使学生经常会出现自暴自弃、不懂变通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4.3 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少

当代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实践锻炼的欲望较为强烈,高校仍按照以往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英语文化的学习需求。然而在实际英语课堂中,部分教师并未调整课程教学体系,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较少组织学生到周边场所进行茶文化融入教育活动,或者英语文化交流活动,如此不仅致使茶文化内容无法融入到课堂中,而且还弱化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出现排斥情绪。

4.4 茶文化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茶文化融入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极大影响了学生对茶文化英语的学习成效。部分高校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英语语法、听力、阅读教学中仍然采用听讲、反复练习等形式,而忽略了对茶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教育,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难以深入理解西方文化内涵,更无法培养跨文化意识。而且,教师平时采取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中,较少使用翻转课堂、网上互动、实践互动等形式给学生讲述西方文化中的茶事活动以及茶文化故事与习俗,使得学生难以体会西方茶文化内涵。

5 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融合的路径

如今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工作正面临应用型人才教育改革的多重背景影响,如何将茶文化中的育人元素与该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与综合文化素养,是当前高校需解决的问题。对此,高校今后可从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创新茶文化教学模式、丰富茶文化教学内容等方面出发,寻求茶文化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融合的路径,做好建议参考。

5.1 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关注认知

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多重文化内涵角度出发,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重视深度,在感知茶文化内涵与育人价值中学习英语应用技能。具体高校教师在英语文化与茶文化融合教学中应注重为学生讲述二者的共通点,比如可在班级学习群内定期推送茶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历史与文化演变历程,或者聘请专业茶文化人士或者学者到校为学生进行茶文化思想授课,让学生了解茶文化于英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还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茶文化与英语文化学习的座谈会,分享二者融合的意见和建议,以增强学生对茶文化的关注度。

5.2 丰富与茶文化有关的教学内容

在英语教学内容中,教师可通过改编教材内容,引入一些茶文化教学元素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增强学生课堂互动性。比如教师可在词汇内容教学中,可为学生穿插一些品茶、采茶的文学作品或者解说视频,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搜集相关的英语词汇,并用这些词汇进行茶文化解说交流,如此能在词汇学习中锻炼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与体会,并形成英语交流的思路。同时高校还可采取单独选编教材的方式,将茶文化内容融入英语教材篇章中进行教育,如此能系统地为学生开展茶文化教育。

5.3 组织与茶文化有关的课外活动

在课外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适当为学生组织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再以英语教学形式呈现出来,如此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具体教师可组织学生带领器具,到公园凉亭中进行煮茶、斗茶、品茶实践活动,或者以茶为主题,效仿西方人下午茶活动来开展茶言茶语游戏与茶故事比赛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表达,教师从旁辅助,如此能为学生创设实际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和比较中西方茶文化中的差异,进而在感悟中西方茶文化中提升英语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

5.4 创新与茶文化有关的英语教学形式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大学英语文化与茶文化融合教学中也可融入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具体教师可在网上下载与茶文化有关的泡茶、品茶等教学视频,或者下载中西方饮茶的不同纪录片或者视频片段,加入一些英文旁白或备注,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并要求学生根据这些视频内容进行主题自创或者即兴表演,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语能力。同时,教师还可采用分层教学法,将英语教学分为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两个板块,并在两个板块中渗透制茶、采茶、斗茶、品茶等环节让学生学习,以此丰富教学形式。

6 结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体现,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如今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融入茶文化这一形式,不仅能辩证分析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且还能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内容,在提升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同时有效传播中华文化。

猜你喜欢

茶文化融合英语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融合》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