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仁林的语气观

2022-02-23王飞华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语气

王飞华

摘要: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为语法专著。袁仁林对于语气词有很多超越前人的符合现代语言学的认识。论文先分析了历代学者对于语气词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证《虚字说》中的材料,分析袁仁林对于语气词及语气的认识,指出他超越前人的现代语言学语气观,肯定了其对于语气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袁仁林;《虚字说》;语气;语气词

《虚字说》是清代学者袁仁林的一本有关虚字分析的专著,也可以说是一本语法专著。作者在书中对虚字的认识比前人有较大的进步,这集中反映在他的“神情声气”观点之中。(见《虚字说》前言,解惠全作 1989)而他的这一观点,由于扩大运用到所有的虚字,所以后人多觉得不是很有道理。但他谈到虚字时有很多地方举例用的都是语气词,如果我们把他的这些论虚字的观点缩小到仅限于从语气词及发语词等来看的話,我们立刻就会发现他对汉语语气,尤其是语气词的见解其实非常精辟,远胜前人。本文在简要回顾历代学者对于语气词的认识后,着重分析了袁仁林在《虚字说》中所反应出的符合现代语言学的语气观。

一、历代学者有关语气的认识及研究概要

汉语表达语气的手段比较丰富。如语调、语气词、情态动词、叹词、助词、副词、某些代词、某些句式等,都不同程度可以起传达语气的功能。古代的语言研究者对这其中有些手段,在不同时代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注意。但相比语调,由于语气词可以“有形”,它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在书面表现出来,而它的意义相比其它语气手段如副词而言,功能又更为纯粹,只用于表语气,没有它义。因此从前人研究的角度来看,语气词更易观察到,更易引起注意,因而也比语调更易于研究。因此古人在研究语气的相关方面时,较早注意到的就是语气词。从汉而下,可以看到,历代学者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了语气词的功能。我国古代小学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专著很早就开始在虚字的训释中分析到语气词了。

早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开始训释语气词如“只、矣、乎”了,称其为“语之余也。”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谈到了“寻‘兮’字成句,乃语助余声”。他将语助分成了三类,其中“发端之首唱”,即句首发语词,而“送末之常科”,就是句尾的语气词了。同一时期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多处谈到与语气词有关的内容,见解也很精到。如他谈到“焉”有“送句”也就是结句或说成句功能,“也”字这种同样的成句功能。而“邪”有表达疑问语气的功能。唐代柳宗元首次依据语气词所表语气功能的差异明确区分出最明显的两个语气词大类:表示疑问语气的“疑辞”和表示陈述判断语气的“决辞”。他说:

“但见生用助字不当律令,惟以此奉答。所谓‘乎’、‘欤’、‘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

南宋陈骙的《文则》,对于有关语法问题的词法句法就谈得比较多了。它用“助辞”的称呼把语气词等归在一起:“焉、耳、矣、也、与、哉、乎、之其、乃、而已、兮、止、且、助辞。” 为助辞是用于帮助成句的,没有助辞句子站不住,会表达不畅。他说:“文有助辞,犹礼之有傧,乐之有相也。礼无傧则不行,乐无相则不谐,文无助则不顺。”这是第一次比较清晰地论述了语气词等的语法功能。

元代卢以纬的《助语辞》把作用相似的语气词放在一起训释,指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及区别。他很注意不同语气词在表达语气意义上的差别,尤其是表示同一种语气的语气词在具体语气色彩上的细微差别。

清代小学研究极盛,虚字的研究也很有成就,如伍兆鳌《虚字浅解》、张文炳《虚字注释》、朱孔彰《经传虚字义说》、王鸣昌《辨字诀》、课虚斋主人《虚字注释》、吕坚《虚字浅说》、谢鼎卿《虚字阐义》、邹丽中《虚字赋》、俞樾《虚字注解备考》、袁仁林《虚字说》、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这其中,除袁仁林外,刘淇和王引之对于语气的认识也较为深入。但总体来看,袁仁林对于语气词的认识,远超其他学者。

二、袁仁林远超其他学者的现代语气认识

如有所述,袁仁林有关虚字的认识,由于扩大运用到所有的虚字,所以后人多觉得不是很有道理。但他谈到虚字时有很多地方举例用的都是语气词,如果我们把他的这些论虚字的观点缩小到仅限于从语气词及发语词等来看的话,我们立刻就会发现他对汉语语气,尤其是语气词的见解其实非常精辟,远胜前人,很多认识与现代语言学有关语气的认识一致。他的杰出见解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1.明确提出了语气词的成句功能

语气词是用来表达语气的,而句子与短语的区别,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有没有语气。句子的语气,主要通过语调和语气词来实现。短语加上语调,就从备用单位变成了实现单位。语调是语气实现的必要手段,而语气词也是汉语中重要的语气实现的辅助手段。语气词可以帮助成句。如“他吃饭”,这个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要加上“了”句子才立得住。

袁仁林在定义虚词时,明确说道“语意籍是声以圆成”,即句子表达的意义,要借助语气词才能表达完整,这可以看出他明确认识到语气词的作用是帮助成句。

2.明确提出了与现代一致的语气和口气名称,指出语气语功能为记录口语的语气

袁仁林有可能是第一次使用这两个称呼。他说:“盖说时为口吻,成文为语辞,论字为虚字:一也。”“凡其句中所用虚字,皆以托精神而传语气者。”“ 故虚字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如果我们把这些看法限于从语气词来看,可以看出,他指出了书面的语气词与口语中的语气口气的对应关系,而语气词都是为了表达说话人的语气,表达说话人的情态。

3.明确指出语气词意义不是实词性意义而是表达说话人的神情语气

袁仁林明确指出语气词的意义虽然虚,但并不是没有意义,其意义不在表示具体的事物,而在于表现了说话人的神情语气这种功能上。他说“夫虚字诚无义矣,独不有气之可言乎?吾谓气即其义耳。”“此虚字虽无实义可诠,而究有声气可寻也。”这一点,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语气词是为了辅助表现说话人的语气也是完全一致的。

4.提出语气表达以句尾语气词为主,句首发语词为辅,语气词的意义不能随文释义

袁仁林指出,句子语气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句尾的语气词上,句首的发语辞,表达功能是不强的。而句尾语气词可以随句子语意的不同表现不同的语气。但同时他又指出,语气词表现的语气是受句意影响而呈现出不同,不能认为一个语气词本身可以有很多的不同意义。他说:

“语端之辞,开口道出,变态少。语已之辞,则各随其语句之首,反正轻重,而一一副之,而其情各异,故变态多。”

“语已之辞,不过随语带其声以见意,其所带之声,或足之,或拖之,或顿之,或撑之……语意藉是声以圆成,而非此声气之中即具有语意也。在注疏中,往往随文立诂,即以语中之意为解,读者当善观之。”

事实上,即使是现代研究语气词的人,还有很多在犯这种“随文立诂”的毛病,以致一个语气词出现在疑问句中便说它有疑问语气,出现在感叹句中便说它又有感叹语气。将句子的意义,附加在语气词身上。

5.注意到了语调与语气的功能一致性,模糊地等同了二者的功能

袁仁林谈语气词时还结合了表现语气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语调,只是他对语调没有很清晰的认识,所以混在一起谈了。如:

“语已之辞,则各随其语句之首,反正轻重,而一一副之,而其情各异,故变态多。”

“语已之辞,不过随语带其声以见意,其所带之声,或足之,或拖之,或顿之,或撑之,或提起而落之,或倒卷而指之,或直来而了之,语意藉是声以圆成,而非此声气之中即具有語意也。”

这里说的句末语气词随句子前面的内容有反正轻重的变化,其实是不同语调的变化。句末语气词带声时,有足、拖、顿、撑等变化,其实正是句末语调的平调、升调、降调、曲折调的不准确说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描述语气词的句末表现时,其实是在描写语调在句末的表现。

6.通过语言对比指出语气表达的跨语言普遍性及不同语言语气表达方式的同异

袁仁林进行了最早的不同语言间语气的对比,指出语气的表达在所有语言中具有普遍性,语气的种类各语言有共性,而在表达手段上有差异性。他说:

“五方殊语,莫不随其语而声情以具,俗所谓口气也。其口气不过数种,或是疑而末定,尚在虚活,信而不疑,归于死煞……盖虽在寄僰戎虏之乡,鸟言鴂舌之俗,亦少口气不得。当其掉舌时,何尝有‘焉’‘哉’‘乎’‘也’等字?”

这里就是他明确提到“口气”的地方,实际与语气差不多。由此可见,他认为语气(口气)的表达在所有语言中都存在,而且语气的类别大致也是差不多的,都是或疑问或肯定等几种。即使是方言土语,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必然要有语气的表达。同时他认为不同语言表达其语气用的方法并不相同。别的语言或方言没有汉语这样的语气词,但一样有别的方法来表达语气。

三、结论

总之, 袁仁林对于汉语语气有关方面的见解很多确是前所未有,即使放到现在的研究层面来看,依然没有过时。其中他提出的语气词具有成句功能,解释语气词不能随文立诂,语气表达有跨语言的共性,但表达方式则可以不同,有的语言不用语气词也可以表达语气,等等,这些认识现在来看还是没有过时,有的还有指导作用。

当然,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承认他的研究中不准确或不科学之处也很多。如他说的“神情声气”,还是比较含混、不易理解;他的“声”,所指前后不一,而且用声音摹拟语气,表示语气词的意义,也不科学,词的音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他不熟悉音韵,分析字音本来就多有不确之处,而他用今音去摹拟古代虚词的语气,就更为错误;他对语气词的解释,由于专注于从声的角度出发,反而难以解释清楚,如他解释“矣、已、也”等字,说:

“‘矣’字类俗间‘了’字口吻,其声尖利清越,倒卷净尽,亦尝随语轻重。‘已’字略带止息缩住意,声与‘矣’字一样尖细,但彼则声情卷起悠长,此则声情止息无余。……‘也’字有二用:一是结上,一是起下。凡语意著实,且以钩勒收声,归于明了,此为结上。凡语意方始,用以衬垫扬起,以便措语,此为起下。”

这里整个都用声在说明几个字的区别,表面看来很明确,实际上除“也”略可明白之外,学者依然不得要领。远不如其后王引之对语气词的解释。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他对语气的认识,还是有很多符合现代语言学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宋]陈骙,《文则注译》,刘彦成注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2][梁]刘勰,《<文心雕龙>解说》,祖保泉解说,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3][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元]卢以纬,《助语辞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

[5][汉]许慎,《说文解字》,(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1963

[6][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程小铭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7][清]袁仁林,《虚字说》,解惠全注,北京:中华书局,1989

猜你喜欢

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揣摩语气:阅读教学不可小觑的抓手
注意说话的语气
How Can You Keep away from a Fight?
爱得有点“凶”
我这句话的语气,原来好像你
语气问题
语气不对
反问句的语境
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