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探析

2022-02-22杨洁闫娜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爱伦贡献启示

杨洁 闫娜

摘 要:爱伦·凯是瑞典著名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者,也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核心人物。她将妇女解放与儿童教育权益保障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儿童的世纪》等文中,爱伦·凯抨击旧式教育扼杀儿童天性,无视个性发展,摧残儿童身心。在否定旧式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她从校园环境、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推行新式学校教育,呼吁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母职功能,通过家庭和学校协同促进儿童充分自由发展。这既推动了瑞典乃至世界各国儿童教育的改革进程,也为当今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贡献;启示

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2)01-0009-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2.01.002

爱伦·凯(Ellen Key,1849—1926)是瑞典著名的妇女活动家和儿童教育家,她积极参与瑞典妇女解放运动和欧洲“新教育运动”,写出《儿童的世纪》(The Century of the Child)、《妇女运动》(Women’s Movement)、《母性复兴》(The Renaissance of Motherhood)、《恋爱与结婚》(Love and Marriage)、《恋爱与道德》(Love and Morality)等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爱伦·凯平生尤其关注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儿童教育观,集中体现在《儿童的世纪》等著作中。爱伦·凯继承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批判旧式教育压抑儿童的天性,忽略儿童自我发展的权利与诉求,阻碍儿童的充分自由发展。她否定旧式学校教育,提倡以“自然教育”为核心的新式教育,要求推行新式学校教育,重视家庭宽松氛围,呼吁母亲承担教育职责,通过家庭和学校共同推动儿童充分自由发展。

一、爱伦·凯对旧式教育的批判

作为“新教育”的提倡者,爱伦·凯早年受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她出生在瑞典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曾祖父和父亲都是卢梭的追随者,极为推崇其名著《爱弥儿》,这使得她在少年时期就接触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到青年时期,爱伦·凯深入研读了卢梭的《新爱洛绮丝》和《爱弥儿》等著作,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有了更加精深的理解和认识。在继承卢梭思想的基础上,爱伦·凯立足于时代发展,谴责旧式教育忽视了儿童的权利,遏制了儿童的个性,滥用体罚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最终妨碍了儿童的天性自由发展。

(一)忽略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

爱伦·凯指出,旧式教育忽略了儿童的天性与身心发展特征。她批评教育者们压抑儿童的天性,强迫他们改变自身的特性,接受另外的人格,致使儿童的天性无法自由发展。同时旧式教育方法还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她说“教育者贪便宜,要小孩子立刻变成完全的人格,于是逼着小孩形成一种过度的自制力和对任务绝对牺牲的习惯来。”这表明当时的学校教育急于求成,无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用对待成人的方式逼迫儿童迅速发展。这种做法实质上完全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甚至毁灭了儿童的天性。因而,爱伦·凯要求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支持其自由发展。比如,儿童喜欢玩耍,能够在玩乐过程中获得切实的经验,那么成人就应尊重孩子这种天性,进而促进其身心自由发展。

(二)忽视儿童的权利

旧式教育忽略了儿童的主体性与独立性,这既不利于儿童形成自我的权利与责任意识,也阻碍了其发展独立自主的能力:一方面,在与儿童的相处过程中,教育者和家长剥夺了儿童自由表达与被倾听的权利,成人们“知道敬他,却不知道听他的话——唉!他们照他们自己的样子把小孩子模式化了”,致使儿童的意愿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家长过度干预儿童的成长,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意志:“成人依旧把‘孩子’当作一个抽象概念,一个无机的物质,并对他们进行随意的改造。”在爱伦·凯看来,儿童拥有和成人平等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因此,她建议成人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减少对儿童的干预,倾听儿童的想法,给予儿童足够的自由成长空间。

(三)抹杀儿童的个性

旧式教育忽视了儿童的个性特征与多样化需求,一味要求儿童接受学校的统一标准,阻碍了儿童的个性自由发展。爱伦·凯认为,虽然当时的教育倡导儿童的个性发展,实际上却还沿用老一套的教育方法。她说:“一面天花乱坠地让个性发展,一面对待孩子们时仍仿佛他们的人格在自己身上并没有意志,仿佛他们只是为了父母的娱乐利益、虚荣而存在。”这种做法完全无视了儿童的个性发展需求与变化,“在学校統一的培养模型下,儿童逐渐丧失了观察力、想象力、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最终变成了学校培养的标准产品。”这不利于儿童形成和发展自身的性格。所以,爱伦·凯极力维护儿童的个性自由,建议教育者和家长不仅要承认儿童的个性特征,还要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其挖掘个人潜能,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四)使用暴力方式伤害儿童

爱伦·凯认为,体罚无益于对儿童的教育:一方面,体罚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这种鞭打行为使肉体和灵魂受着同样的阴影。假若不发生自杀的事情,那结果往往更加可怕了。鞭打将使受害者的羞耻心更加迟钝,使受害者的野蛮性格和卑贱脾气更加进步。”而且,反复使用暴力不仅会促使儿童形成恐惧的情绪,还会刺激儿童产生极端情绪。她说:“我所晓得,凡孩子方面,若真有执拗心存在,鞭打往往使他们起了杀心,不是自杀便是想杀那打他们的人。”另一方面,教师和成人过度使用体罚则表明自身缺乏教育机智,这不但损害了他们的尊严与人格,也不能锻炼自身的教育耐心和教育素养。因此,爱伦·凯提倡国家制定儿童保护法,并颁布相关法律来禁止殴打儿童的行为,从而为维护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二、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伴随“新教育运动”的开展,爱伦·凯提出建立一个“一切社会政治的计划都以青年的福利为中心而决定之社会”,即作为未来世界的中心,儿童的需求决定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爱伦·凯极力否定旧式学校教育,提出以“自然教育”为核心的新式教育模式,倡导新式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儿童的自由成长提供支持。由此可知,她不仅主张推行新式学校教育,更要求重视家庭教育的发展,鼓励母亲承担母职,最终通过家庭和学校协同实现儿童的自由成长。

(一)推行新式学校教育

19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瑞典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规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校应培养具备知识、批判性思维与协作发展能力的人。对此,爱伦·凯提出建立男女混合的普通公立学校。在这种新式学校中,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互信、尊重、理解的品质,男女两性也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这些优良品质也有助于儿童在国家和家庭中开展有效的合作。

更重要的是,在爱伦·凯看来,推行新式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人”,即儿童需要挖掘自身的个性与潜能,具备独立思考、创造知识以及合作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最终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新式学校应该为儿童提供自由成长的机会与空间,尊重儿童的个性与天性,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并引导他们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她从校园环境、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等三个方面设想新式学校教育,并对如何实施新式学校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一方面,注重打造美丽的校园风景,从而为学生创造体验自然的机会。爱伦·凯建议学校注重绿化,如在学校建设花园、草坪等来营造自然氛围。在她看来,通过在自然环境中接受教育,儿童才可以接触真实的自然。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自然中陶冶情操,自主探索自然美,进而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还能培养儿童对自然的珍爱与责任。另一方面,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有助于支持儿童自由成长,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一是学校应建设大厅、操场等场所,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供自由场所;二是学校需要配置藏书室、图书馆与自习室来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爱伦·凯提出“取消学校教室,建立不同的大厅,提供各个学科的资料,并在大厅的旁边为学生设立单独的学习地方”,从而为儿童组织学业与课外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与独立的空间,这既有助于减少外界对儿童学习和生活的过度干预,又能促进儿童的天性与个性自由独立发展。

2.设置丰富实用的课程

新式学校的课程内容应该兼顾多样性与实用性:一是强调课程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不仅能帮助儿童接触真实的人生经验,还能引导他们建立自身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长远来看,实用性的课程也有助于儿童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课堂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建设,达到学以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重视体育运动与手工活动。爱伦·凯认为,体育、手工活动、园艺以及戏剧等课外活动有更大的教育价值,“它们不仅能促进儿童自由发展,鼓励儿童自主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助于儿童发展自身的创造力以及实践能力”。这些课程既促进了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满足了儿童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又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学校需要开设英语、德语、法语、自然科学、数学、历史、地理等多种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中,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和数学应该作为基本课程。另外,爱伦·凯建议儿童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季节的更替,分别学习这四门课程,以便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与体验生活的乐趣。

3.推行个性化教学

爱伦·凯提倡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废除班级授课制,取消书籍、奖励、考试等旧式教育制度,并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行个性化教学:

第一,倡导小班化教学,促进儿童的个性自由发展。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小班化教学既有助于兼顾各个儿童的个性与差异性,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与独立性,鼓励儿童发挥自身创造性;也便于教育者对儿童及时因材施教,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人指导。

第二,学校允许儿童自由选择科目。儿童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与身心发展特征来自由选择学习科目,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进度,从而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与兴趣。

第三,学校支持儿童自主发展。一是允许儿童结合自身需求开展自由独立的学习与活动,二是鼓励儿童自由学习和自主探索。“尤其是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直接的课堂教学和参观博物馆都无法唤醒儿童的艺术感知,但自由探索可以培养儿童对艺术的热爱,甚至能够直接唤醒他们的艺术感知。”

4.提出实施新式学校教育的要求

在勾勒出新式學校教育的蓝图后,爱伦·凯从两方面提出了推行新式学校教育的要求:

一方面,学校应保护儿童自由发展与独立思考的权利。比如,学校应给予儿童完整的休息日。在旧式学校教育体系下,儿童由于过多的考试、作业等问题而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参加家庭和社会活动,所以,爱伦·凯建议新式学校应为儿童留出充足的自主生活时间与空间。

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培养新式的教育者。作为实施学校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在推行新式学校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爱伦·凯提出教育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准确定位工作角色。教育者始终扮演着引导者与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其作用在于为儿童的自由成长给予充分的支持与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须避免过度干预,应鼓励儿童自由探索,允许儿童自主学习。第二,尊重儿童的天性与个性。立足于学生的需求、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课程难度,教育者应选取多样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后作业的数量和难度。第三,建立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即教育者不仅要将儿童看作完整独立的社会人,维护儿童的尊严与自我意识,还应注重倾听儿童的想法。第四,采用温和的方式对待儿童。在和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教育者应避免鞭打儿童,对儿童循循善诱,耐心劝解,引导他们自觉认识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重视家庭教育

爱伦·凯指出:“过度发展的学校教育占用了儿童太多时间,使得他们居家生活的时间缩短,家庭对其的教育作用也在减弱。”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住分离削弱了家庭生活,促使父母由于事业而未能担负儿童初期教育的任务,过早将儿童送到学校,这导致学校教育不断扩张,压制了家庭教育的发展,致使家庭教育功能衰退。因此,爱伦·凯否定了学校教育的强势存在,极力倡导家庭教育,主张提升家庭教育的地位,甚至提出家庭取代幼儿园和初等学校。由此可见,爱伦·凯非常重视家庭和父母对儿童的作用,特别是母亲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的影响力。在她看来,理想的家庭教育不仅要充分展现家庭教育的特色,营造自然和睦的氛围,更需呼吁父母协同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

1.發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爱伦·凯提出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理想模式,认为“家庭教育优于学校教育”,其优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家庭能够开展有效的因材施教。与班级授课制相比,家庭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展现个人特征的机会,充分激发儿童的个人潜能。

第二,家庭教育有助于儿童发展自主生活的能力。通过家庭劳动、游戏、户外运动等活动,儿童既可以增强体质,也能获得独立生活的技能。

第三,家庭为儿童形成社会责任感提供了真实的环境。在切实的生活经验中,儿童不仅理解了自身与外部的联系,还能在参与家庭建设中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第四,家庭氛围对儿童的品性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爱伦·凯所说,“优良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人格与情感健康发展”。

2.建设温馨自由的家庭环境

有序平和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自由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爱伦·凯提倡创造宁静和平的家庭环境与秩序。一方面,“若要发展小孩子的能力,最好是有一间宽大敞亮的育儿室,让他在里面享受最充分的行动自由。”也就是说,家庭需要为儿童提供单独的生活空间,如家庭图书馆和室内活动室等,这既有助于避免家长过度干预儿童的活动,也能允许儿童自由独立发展。另外,“家庭中的美术品会影响儿童的情绪和思想”,家庭也应精心布置家居陈设,为儿童创造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家庭应形成自由宽松的氛围:首先,和睦的两性关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这就要求夫妻双方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自由离婚,形成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其次,父母与儿童之间应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爱伦·凯说:“父母无论是迫使儿童接受自己的意愿,还是任由他们肆意妄为,实质上都不利于儿童的成长。”由此可知,父母不应过度干预或者溺爱儿童,而是应该尊重儿童的意愿。再次,家庭成员之间的自由交流不仅有助于各个成员享受个人自由与体验家庭的快乐,还能够兼顾个人发展与家庭凝聚力。

3.呼吁母亲承担母职,参与儿童教育

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爱伦·凯尤其要求发挥母亲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的影响力。她指出,女人对未出生的一代负有责任,她们理应承担母职。更重要的是,0~6岁是儿童性格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母亲的教育对儿童日后的行为表现至关重要。然而,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受瑞典工业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追求自我发展,但同时却忽略了建设家庭与养育儿童的责任”。着眼于儿童的发展需求,爱伦·凯肯定母职的社会价值,提倡妇女履行母职,参与家庭和儿童的教育,最终在解放自身的基础上促进儿童自由成长。

“母性是一种在非外在强迫下产生的道德品性,其本质是纯真的、无私的、自然的,也是妇女最大的自然天性,对妇女和儿童的自由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爱伦·凯看来,母性的本性是给予,是牺牲,是抚爱和温柔。她说:“在母性复兴的时代,孩子将会自由成长,得到爱与尊重。”由此可见,作为亲情的纽带,母性不仅有利于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更有助于儿童的天性充分发展。因此,爱伦·凯要求“为母亲的一定要用她的智慧,她的想象,她的艺术感觉以及生理上心理上的本性来为儿童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陶冶儿童”。她指出,无私的母亲乐于发挥母性功能,将其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分享给儿童,促进儿童的天性自由发展。

在“男外女内”的性别分工模式下,母亲对家庭和儿童的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负责家庭事务和养育孩子,母亲有相对多的时间和机会来保存家庭文化,对家庭和儿童的道德教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家庭氛围不再是欢乐、阳光的了,母亲应该尽可能在晚上讨论教育与道德。”她的言行不但会影响家庭氛围,还与家庭和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母职责任不仅能促使母亲专心投入儿童的教育,还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家庭秩序,进而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爱伦·凯看来,过多的社交活动会损害母亲的精力,造成母亲压力过重和神经紧张,从而间接影响家庭秩序和儿童教育。因此,她建议母亲减少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家庭与儿童。

为充分发挥母亲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爱伦·凯要求母亲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与教育素养,认为“母亲应学习普通知识,如几何、算数等,以便她们能够为女儿们传授数学和参与社会事务的知识”。另一方面,母亲既需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艺术等关于儿童教育的科目,又需参与治家育儿的训练。此外,通过体育、跳舞、竞技等活动,母亲也可以保持身体健康,从而更好地致力于儿童的养育。

4.提倡父母共担育儿责任

在爱伦·凯看来,虽然母亲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父亲对家庭和儿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由此可知,爱伦·凯也主张父亲参与家庭和儿童的教育,建议父母双方共同承担养家育儿的责任,协同建设和谐家庭,这不仅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和谐的家庭环境,还有助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平等的性别观念,进而促进儿童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基于以上考虑,爱伦·凯提出,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密切关注儿童,通过观察儿童的日常活动,诸如游戏、对待同伴的方式、爱好等,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变化与需求;第二,组织多样的家庭活动,这既有助于儿童建立与生活的联系,又能培养其独立发展的能力;第三,使用温和的方式教育儿童,培养儿童自由平和的心态;第四,在儿童的早期成長过程中,教育他们形成责任意识:“成人就应该教育儿童关于他们的存在以及其作为男人和女人的未来职责”。所以,父母既要自身保持健康、魅力和诚实的品性,又要发挥各自的性别优势来协同承担家庭责任,从而为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引导其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形成家庭责任意识。

三、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瑞典经济、政治、教育等各个社会领域变革之际,爱伦·凯审时度势,在继承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自由教育”为中心的儿童教育思想。这不但充实了瑞典的儿童教育思想,促进了瑞典的教育改革,而且也对国际社会的妇女发展与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对当今儿童教育也提供了前瞻性的建议。

(一)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作为欧洲“新教育运动”的核心人物,爱伦·凯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推进了瑞典的教育发展,还为世界各国儿童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1.对瑞典的儿童教育影响深远

爱伦·凯是瑞典推行新式教育的领军人物,她的教育思想在瑞典儿童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她的儿童教育观进一步丰富了瑞典的儿童教育思想,成为瑞典“新教育运动”的核心思想。爱伦·凯指出,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儿童是社会的中心和时代的未来,家庭和学校应顺应儿童的天性与个性,教育者和家长应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与独立性,为儿童的自由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帮助。这些新颖的观点有力地冲击了当时瑞典教育界陈旧的教育观点,革新了人们对于儿童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也为瑞典儿童教育观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另一方面,爱伦·凯极大地推动了瑞典的教育改革:首先,在爱伦·凯新式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瑞典大力变革僵化的公共教育体系,甚至一度否定旧式的学校教育,并从校园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来实施新式学校教育,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人”。其次,她的新式教育思想促进了家庭教育的发展。爱伦·凯在其著作《儿童的世纪》里系统地论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家庭环境和父母两个方面提出实施家庭教育的建议,尤其强调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一跃成为当时瑞典父母了解儿童发展的必读书目,也为瑞典发展家庭教育提供了优秀范本与科学指南。

2.对国际社会妇女发展和儿童教育的贡献

爱伦·凯的儿童教育思想在世界儿童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儿童教育的研究思路来看,爱伦·凯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野。在《儿童的世纪》等文中,爱伦·凯以儿童为中心,将儿童教育与学校、家庭和妇女解放等视为统一的整体,从学校教育体系、家庭环境、教育者和父母的责任,尤其是母职功能的挖掘等各个角度入手,逐层分析儿童自由发展的需求,剖析了学校、家庭和母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综合使力的儿童教育观。这也启迪在儿童教育研究中,教育家应将儿童发展与社会进程相联系,将儿童成长与妇女解放相关联,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儿童自由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从儿童教育观的发展历史来看,爱伦·凯的儿童教育思想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一方面,在继承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爱伦·凯提出了以“自然教育”为原则的新式教育,这既发展了前人的儿童教育思想,也为未来的儿童教育观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对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蒙台梭利就是爱伦·凯杰出的继承者”;另一方面,爱伦·凯的自然主义儿童教育观不但为世界改革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导了当时的“新教育运动”,促进了欧美各国掀起资本主义教育改革运动,而且也为各国日后的儿童学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爱伦·凯因此也和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等,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从思想辐射的范围来看,爱伦·凯的儿童教育思想传播极广,《儿童的世纪》曾数次被引入多个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美国、俄国、日本、中国等,成为各国儿童教育改革的参照体系。

(二)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纵观近百年的儿童教育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尽管爱伦·凯的儿童教育思想由于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依旧对当今乃至未来的儿童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爱伦·凯关注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权益,要求尊重儿童的意志。在她看来,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导者,有参与知识创造和社会发展的权利。这也符合《儿童权利公约》的四项基本原则——不歧视,儿童的最大利益,确保儿童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完整,以及尊重儿童的意见。

其次,重视母亲在家庭和儿童中的教育作用,这也是爱伦·凯儿童教育观的一大特色。这里需要思考的是,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更多的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更加注重自我发展,社会应该如何支持女性兼顾母职与社会性事务,从而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发挥母职功能,为儿童的生存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家校共育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注重家庭教育,鼓励父母共育儿童。在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下,父亲较少参与儿童的成长过程,这不利于儿童形成完整的人格。因而,在呼吁母亲发挥母职功能的同时,社会也应要求父亲参与家庭建设,与母亲协同承担育儿责任。另一方面,家庭与学校须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二者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共同引导儿童的成长。

总的来说,爱伦·凯关注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提倡自然教育,呼吁母亲承担母职,建议家庭和学校协同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这些观点对当今的儿童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未来依旧是儿童的世纪。需要注意的是,在时代的变迁中,儿童的主体存在尤需关注,儿童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我们应结合时代背景与儿童的发展诉求,批判思考爱伦·凯的儿童教育思想,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优势,持续为儿童的自由成长与健全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第二卷[M].梅祖培,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2]爱伦·凯.儿童的教育[M].沈泽民,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3]KEY E.The Century of the Child [M].New York:The Knickerbocker Press,1909.

[4]庞德禄.爱伦·凯的教育思想述评[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2(4):108.

[5]爱伦·凯.妇女运动[M].林苑文,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爱伦·凯.恋爱与结婚[M].朱舜琴,译.上海:光明书局,1923:131.

[7]爱伦·凯.母性的复兴论[M].黄石,译.上海:民智书局,1926:86.

[8]张霞.爱伦·凯教育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21.

[9]LUNDEL T.Ellen Key and Swedish Feminist Views on Motherhood[J].Scandinavian Studies,1984,56(4):355.

[10]黄石.爱伦·凯的母性教育论[J].妇女杂志(上海),1924,10(5):746-747.

[11]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87.

[12]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EB/OL].(1989-11-20)[2021-08-23].https://www.unicef.org/child-rights-convention.

On Ellen Key’s Thought of Children Education

YANG Jie, YAN Na

(Faculty of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China, 710062)

Abstract:Ellen Key was famous for promoting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in Sweden, and made key contributions to “New Educational Movement” in Europe. She closely combined women's liberation with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s educational rights and interests, forming a unique thought on children's education. In The Century of the Child and other articles, Ellen Key criticized the old-style education for stifling children’s nature, ignoring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destroy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On the basis of denying the old school education, she carried out the new school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campus environment,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 She called for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family educa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motherhood, and promoting the full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This not only promoted the reform proces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in Sweden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ut also provided new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today.

Key words:Ellen Key; thoughts on children’s education; contribution; inspiration

(责任编辑:杨 波 钟昭会)

收稿日期:2021-11-13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优良家风及其养成研究”(2018Q01)。

作者简介:杨 洁,女,河南郾城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導师。研究方向:教育史和比较教育。

闫 娜,女,陕西榆林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爱伦贡献启示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捐书之争
爱伦·坡与巴尔的摩的不解情缘
Unity of Effect in Scene Settings in The Black Cat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乌鸦
嫁给美国穷人
幽默“三十六计”(中)
贡献大小不决定于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