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2022-02-21张伟建黄明河郭绍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党参萎缩性白术

张 强 张伟建 黄明河 郭绍举

1.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广东 深圳 5180332;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东 深圳 518033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指以胃固有腺体减少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难治病,属于胃癌前病变[1]。黄明河主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50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疾病上具有丰厚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颇有见解,临床疗效显著[2-3]。笔者有幸师从黄明河主任,深受教益。现就黄明河主任门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运用关联规则等高级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并展示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以供同道共享。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处方均来源于深圳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黄明河主任脾胃科专家门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共纳入病例342份。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西医第一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处方;剂型为中药汤剂的病例处方;提供具体药物组成及用量的病例处方;②排除标准:纯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剂型非中药汤剂的病例处方;未提供具体药物组成或用量的处方。

1.3 分析软件 采用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V2.5)。

1.4 数据录入与预处理 参照2020版《中国药典》[4]对筛选出来的342首处方中涉及的中药名称及性味归经作统一规范化处理,采用两人双录入、双审核的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5 数据分析

1.5.1 频次统计分析 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数据分析”模块中找到“统计分析”功能,将方剂中所有中药的出现次数、四气五味及归经、功效分类情况进行统计,并按使用频次从高到低的排序导出。

1.5.2 组方规律分析 在“方剂分析”模块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对目标处方的核心药物组合和组方规律进行分析,逐渐提高“支持度”和“置信度”来剔除周围药物以明确核心药物组合;运用K-means算法进行无监督的聚类,从目标处方中提取出核心类方。

2 结果

2.1 频次统计分析

2.1.1 用药频次统计 共收集到342首处方,涉及中药165味,使用频次≥120次的中药共18味,其中藤梨根使用次数最多,其次为党参、麸炒白术、醋莪术、黄芪、白花蛇舌草等。其频次(n≥120次)分布见表1。

表1 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中药物频次统计 (n≥120次)

2.1.2 药物性味及归经统计 系统提取出的165味药物中,药性按使用频次高低主要分布为平、寒、温、凉、热,其对应频次依次为890、720、588、165、82次;药味主要分布为甘、苦、辛、酸、咸,其频次分布为1483、1115、561、73、66次,见表2。这些药物共涉及12条经络,排名前3的依次为肝经、肾经、肺经。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中药物归经频次统计见表3。

表2 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中药物性味频次统计

表3 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中药物归经频次统计

2.1.3 药物功效分类统计 提取出的165味中药按照陈蔚文教授主编的第二版《中药学》[5]药物功效分类共可分为16类,其中补虚类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活血化瘀类、清热类。见表4。

表4 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中药物功效频次统计

2.2 组方规律分析

2.2.1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应用关联规则算法,将置信度设定为1.0,支持度设置为30%时,可得到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中的核心药物组合,出现频次最高的前3对药物组合分别为:“党参-麸炒白术”“党参-黄芪”“党参-醋莪术”,其中出现频次≥282次的20对核心药物组合见表5;药物间关联规则情况见表6。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的核心药物组合网络展示如图1所示。

表5 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中的高频药物组合(支持度30%,置信度1.0)

表6 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中的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30%,置信度1.0)

图1 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中的核心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图

2.2.2 基于K均值聚类的核心类方分析 依据收集到的方剂数量,结合经验对参数设置在不同数值的结果预读,将筛选出的342首处方分为3类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到黄明河主任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类方,其药物组合见表7。

表7 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类方药物组成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癌前疾病,临床常见脘腹痞满、上腹痛、嗳气等表现,故可归属于中医“胃痞”“胃脘痛”等范畴[6]。目前,西医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药及方法,而大量临床实践[7-8]表明,中医药基于整体观念,通过辨证论治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往往能取得良好疗效,其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阻断,甚至逆转萎缩进展的效果。黄明河主任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滞血瘀为其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瘀毒互结是重症CAG及癌前病变的最终结局。黄明河主任在总结多年诊治CAG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国内外诊治CAG的治疗经验,专门拟定了治疗CAG的协定方——萎胃汤(黄芪、党参、白术、莪术、三棱、三七、藤梨根、枳壳、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天花粉、枸杞、黄精、石斛、麦冬、甘草),同时研制了专门用于治疗CAG的中药颗粒制剂——萎胃颗粒,该药在我院作为院内制剂已运用多年,屡获良效[6, 9]。其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可恢复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枸杞、黄精、石斛、麦冬养阴润燥,清胃热、养胃阴,并可增加胃酸分泌,共助参、芪、术恢复脾运,使脾升胃降,纳运和调;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天花粉清热解毒、祛瘀散结,藤梨根养心安神化毒,全方以益气健脾、养阴活血为主,兼以清胃祛瘀解毒,标本兼治,虚实同调,恰中CAG病机,故获良效[9]。

由聚类分析展示结果可知,黄明河主任治疗CAG的基本方即为萎胃汤,黄明河主任认为益气健脾是治疗CAG的基本方法,其中黄芪必用,可配党参、白术;气阴两虚者,以太子参易党参;湿浊内困者,以苍术易白术。理气化瘀是治疗CAG重用法则,气滞重者选枳实、青皮、檀香等;血瘀重者选莪术、三棱、土鳖虫等。清化瘀毒应贯穿CAG治疗始终,重用藤梨根能较好针对瘀毒病机,起截断扭转之功[6]。相关研究[10]结果表明,萎胃汤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胃粘膜功能,对迟滞和降低胃癌发生风险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黄明河主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滞血瘀为其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瘀毒互结是重症CAG及癌前病变的最终结局。治疗上应以益气健脾、理气化瘀为主,佐以解毒散结,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党参萎缩性白术
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Lobetyoli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adix Codonopsis (Dangshen)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不同产地党参主要有效成分研究综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须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
党参质松不甜该怎么办
枳术党参颗粒肠推进和镇吐作用的实验研究
白术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