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被动运动锻炼仪结合康复锻炼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1王会利郭硕王磊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患肢髋关节关节

王会利,郭硕,王磊(通信作者)

1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天津 301800);2 天津市宝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 301800)

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股骨头、髋关节损伤患者常用的外科手术,通过置入人工材料来解决关节障碍和改善关节功能。但该术式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进度,增加患者机体不适感[1]。因此,在术后通常需配合康复锻炼来增加关节活动度,以提高机体耐力和肌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研究指出,在术后可配合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锻炼仪辅助锻炼,能在保持关节活动度的基础上降低关节挛缩、粘连、僵硬等发生风险,进一步强化锻炼效果[2]。基于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讨CPM锻炼仪结合康复锻炼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2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5~68岁,平均(53.28±4.66)岁;疾病类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8例,股骨头缺性坏死19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33~66岁,平均(52.43±5.88)岁;疾病类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头缺性坏死17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骨科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调整、心理疏导等措施。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康复锻炼措施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锻炼趾关节与踝关节功能,通过背伸关节来活跃下肢血液循环,稳定肌肉张力,对深静脉血栓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同时行股四头肌锻炼,等长收缩时间控制5 s为1次,锻炼肌肉张力,30次/组,3组/d。(2)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锻炼膝关节、下肢肌力,并行屈伸踝关节锻炼,患者取仰卧位,稳定后缓慢移动患肢足跟至臀部,保持髋部屈曲时间停留5 s后再缓慢伸展,30次/组,3组/d。(3)术后第3天,行腿部力量锻炼,指导患者坐在床边,伸直下肢,保持直腿姿势抬高60°左右,停留5 s,30次/组,3组/d。(4)术后第4天,行扶拐锻炼,指导患者用健侧肢体发力来保持单脚站立,对患肢进行膝盖弯曲伸展及髋关节屈伸、外展等锻炼,增加股四头肌、髋腰肌、臀中肌肌力锻炼,5 min/d。(5)术后第5天,指导患者以健侧肢体作支撑,通过双手扶拐支撑患侧肢体移动,30 min/d。(6)术后2周,借助步行器来练习站姿和行走。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PM锻炼仪进行干预,并进一步予以针对性护理方案。(1)CPM的应用:术后第1天,选择杭州亿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F200B型CPM)锻炼仪进行锻炼,结合患肢的长度来调整仪器机杆长度,患肢外展15°后放置在仪器上,膝关节屈曲5°~10°直至持水平中立位,将患肢固定好,训练活动度从30°开始伸屈患肢,每个动作活动45 s,2次/d,30 min/次,结合患者的耐受程度来调整活动度,科学运动。(2)针对性护理: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在术前需着重为患者讲解手术注意事项、CPM锻炼仪应用效果,告知其病情现状和手术过程,缓解其焦虑情绪,使其保持积极配合治疗的心理;术后康复指导,护理人员需一对一做好指导,告知患者在主动、被动功能锻炼时,应以肢体疲惫感受来调整运动强度,在使用CPM锻炼仪锻炼时避免盘腿、侧卧及交叉腿,以免髋关节脱位,保证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后,详细告知锻炼计划,包括肢体主动或被动锻炼、关节伸屈、辅助行走、蹬车练习等,逐渐增加运动量,科学调整运动计划。

两组均干预12周。

1.3 观察指标

(1)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HHS)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疼痛、运动范围、功能及畸形程度等项目,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越好。(2)采用生命质量核心调查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QLQ-C30)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命质量越好。(3)采用护理满意度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低于80分表示不满意,80~90分表示一般满意,高于90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HHS及QLQ-C30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HHS及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HS及QLQ-C3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HHS及QLQ-C30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在术后早期开展康复锻炼,通过循序渐进的锻炼,利于改善患者的肌张力和血液循环,并利用肌肉运动所形成的生物电促进骨骼沉积更多的钙离子,可加快患肢骨愈合进度,降低失用性肌肉的发生风险[3]。CPM锻炼仪的优势体现在操作规律,可帮助患肢连续锻炼踝关节、髋关节与膝关节,循环渐进地活动肢体,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的同时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对受损关节起到显著的修复效果,缓解术后关节疼痛、肢体肿胀等[4]。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HS及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CPM锻炼仪通过模拟患者大腿肌肉带动骨骼的运动情况来达到锻炼效果,进而增加患者关节屈伸的活动度,强化其术后肢体康复水平[5-7];此外,临床医护人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患者术前心理疏导、术后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既能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功能锻炼配合度,又能确保在出院后有效延续功能锻炼,对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和加快髋关节生理功能重塑有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予以CPM锻炼仪结合康复锻炼进行干预,并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患肢髋关节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