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

2022-02-21邬裕强陈辉周升成

医疗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轴位信号强度鳞癌

邬裕强,陈辉,周升成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宫颈癌患者早期采用根治性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但由于部分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加之宫颈癌早期无典型表现,使得其在确诊时可能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同时对疾病转归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1-2]。影像学技术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是现阶段临床唯一一种可观察到活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其能够反映各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3-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DW-MRI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68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转移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未发生转移的患者作为未转移组。其中转移组年龄40~68岁,平均(54.82±3.67)岁;疾病类型,腺癌4例,鳞癌62例,腺鳞癌2例;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m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宫颈癌分期,Ⅱ期15例,Ⅲ期32例,Ⅳ期21例。未转移组年龄39~69岁,平均(55.03±3.11)岁;疾病类型,腺癌2例,鳞癌57例,腺鳞癌1例;FIGO宫颈癌分期,Ⅱ期13例,Ⅲ期28例,Ⅳ期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为宫颈癌;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均给予病理检查;术前未行放化疗治疗;行MRI检查;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伴有肝、肾功能障碍;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患有精神疾病,无法完成本研究。

1.2 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3.0T超导型MRI检查仪对患者进行检查,首先行常规盆腔MRI检查,然后依据次序进行矢状位T1WI、矢状位T2WI、轴位T1WI、轴位T2WI、轴位DW-MRI扫描。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矢状位T1WI,TE为19 ms,TR为650 ms,FOV为200;矢状位T2WI,TE为113 ms,TR为4 500 ms,FOV为200;轴位T1WI,TE为19 ms,TR为650 ms,FOV为200;轴位T2WI,TE为103 ms,TR为4 500 ms,FOV为200;轴位DW-MRI,TE为72 ms,TR为4 000 ms,b值取50 s/mm2、400 s/mm2、800 s/mm2。所有扫描序列均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完成,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若诊断不一致,应讨论获得统一意见。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T2信号强度、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及平均ADC值。(2)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分析DW-MRI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另分析DW-MRI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3)分析DW-MRI对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情况,DW-MRI影像表现出≥1个的转移征象为发生转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T2信号强度及ADC值比较

两组T2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最小ADC值及平均ADC值均低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T2信号强度及ADC值比较

2.2 DW-MRI的诊断价值

DW-MRI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为77.94%(53/68),特异度为91.67%(55/60),准确度为84.38%[(53+55)/128],阳性预测值为91.38%(53/58),阴性预测值为78.57%(55/70),见表2。Kappa检验显示,DW-MRI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89,P=0.000)。

表2 DW-MRI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结果(例)

2.3 淋巴结检出情况

病理结果显示,68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共检出165个淋巴结,包括73个非转移型淋巴结及92个转移型淋巴结。DW-MRI共检出152个淋巴结,检出率为92.12%(152/165),包括67个非转移型淋巴结及85个转移型淋巴结。

3 讨论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宫颈癌患者一旦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则会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同时也会对疾病的转归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应尽早明确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正确的分期,这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5]。目前,临床对于宫颈癌患者主要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甚至可引发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6]。因此,术前准确的评估对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DW-MRI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ADC值的变化能够反映组织微观结构改变,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降低误诊及漏诊率。分析其原因可知,DW-MRI的成像原理在于,当正常组织局部发生病变时,细胞代谢及细胞密度发生变化,使水分子扩散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若组织细胞外间隙过大、含水量多、灌注水平高,则扩散受限程度较轻,ADC值高,DW-MRI呈低信号;若组织细胞外间隙小、组织含水量低、细胞密度小,则扩散受限程度较高,ADC值低,DW-MRI图像为高信号[7-8]。因此,通过观察ADC值变化有助于及时观察淋巴结形态及边缘情况,从而提高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T2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移组最小ADC值及平均ADC值均低于未转移组,DW-MRI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7.94%,特异度为91.67%,准确度为84.38%,阳性预测值为91.38%,阴性预测值为78.57%;Kappa检验显示,DW-MRI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89,P=0.000);DW-MRI共检出152个淋巴结,检出率为92.12%。

综上所述,DW-MRI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应用优势明显,有助于及时明确淋巴结转移类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轴位信号强度鳞癌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不同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RNFL厚度分析的影响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60Co-γ射线辐照中药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虹膜纹理引导的飞秒激光囊膜标记法在Toric IOL植入中的应用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四肢骨关节骨折中的影响及意义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露天矿山的应用
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研究意义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