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健康事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研究

2022-02-20黄志成

活力 2022年24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财务会计卫生

黄志成

(漳州市龙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漳州 363100)

引 言

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 030 935个,比上年增加8013个。其中,医院36 57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7 79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 276个。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17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7754个。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各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这些医疗卫生机构中存在大量国家全额及差额事业拨款补助的非营利性医疗事业单位。因此,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至关重要,财务会计工作水平较低,则财政拨款补助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医疗卫生机构不能详细核算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卫生健康事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意义

(一)提高财务会计数据可靠性

卫生健康事业从业人员数量和涉及金额庞大,若财务会计工作质量较低,则无法得到卫生健康事业的准确数据,这样不利于国家和医疗卫生机构针对卫生健康事业现状开展优化措施;若卫生健康事业财务会计工作质量较高,则可以得到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卫生总费用等的准确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全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现状,发现当前卫生健康事业不足之处。卫生健康事业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我国2021年卫生健康事业从业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总费用、诊疗人次数、入院人次数、街道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与2020年相比均呈增加态势,而村卫生室数呈下降态势,乡镇卫生院数、行政村数也呈下降态势。村卫生室数下降是正常情况,总体上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模仍然呈不断增加的态势,因此卫生健康事业更加需要财务会计人员提供相关数据保障,以提高财务会计数据的可靠性。

表1 卫生健康事业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数据

(二)推动财务会计工作规范化

卫生健康事业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机构,其中公立医院和其他大型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人员专业水平较高,财务会计工作规章制度比较规范,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小型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人员数量较少,规范其工作规章制度不具有实际意义,但是财务会计工作不规范必然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最终容易出现小型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报表说服力不强的情况。

(三)减少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财务风险

卫生健康事业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进行管理,减少账面数据的漏洞,各个财务会计人员按照岗位开展工作即可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管理效果,进而实现账物分管,减少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避免资金短缺情况出现。

二、基于财务管理视域下的卫生健康事业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漳州市龙海区卫生健康事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例,辖区有公立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院11个、村卫生室566个、公共卫生机构2个、其他卫生机构4个。财务会计人员共有142人,其中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人员54人、内部审计人员3人、收费人员75人、其他岗位人员10人。

目前,一些医疗机构部分财务会计人员并非专业人员(特别是村卫生室均未聘用财务会计人员,公办卫生所账务由卫生院处理),而是从卫生技术岗位转到财务会计岗位或兼职,以及聘用一部分编外财务专业人员,这些财务会计人员专业性不足,这样就存在财务会计人员数量不足及财务核算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到位的问题。卫生健康事业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工作制度存在执行不严情况,各单位表面上采用预算管理制度,但实质上预算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并未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得到有效执行。部分单位存在不同程度资产管理不当的问题,出现“重资金、轻资产”现象。财务会计部分工作受限于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完善现状,无法将实际财务工作同步到信息化系统中,财务核算比较粗放,缺乏收支精细化管理及核算,导致财务会计数据可靠性不足。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主要采用内部监督管理方式,但是部分监管人员思想意识跟不上,自身修养不足,容易滋生贪污腐败问题。

(一)财务工作人员不足,素质不够高

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与其他行业财务管理人员占比完全不同,其他行业中由专业技术人员转为财务管理人员的占少数,但是卫生健康事业单位中卫生技术人员转岗情况比较常见,很多财务会计之前都是卫生技术人员,这是由卫生健康事业的专业性强决定的。还有聘用一些编外财务专业人员的情况(大部分存在于收费员岗位),若财务人员对卫生健康事业不了解,则无法胜任工作,因此半路出家情况在卫生健康事业单位中较为常见。财务岗位属于重要岗位,使用编外人员也不合适,这些财务会计人员存在专业性不足、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问题。

(二)相关财务工作制度执行不严格

各卫生健康单位虽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制度,但部分单位执行不严,存在财务风险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明确规定了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应该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但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单位数量较多,城市地区主要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卫生服务站,乡村地区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若全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则工作难度较大且耗时较多,容易导致财务会计工作不能按时完成。

(三)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比较混乱,岗位职责分配不清晰,大型医院能够将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工作分为三部分,分别由资产统管科室、综合部财务室、资产领使用部门负责,在三位一体财务管理体系下能够通过固定资产明细账查看资产管理情况。但是小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构建三位一体财务管理体系,只能通过财务部门管理固定资产明细账,容易出现资产使用情况不明、资产盘点不及时情况。

(四)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够高

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内容并没有完全实现电子化、信息化,部分财务会计工作仍然采用传统计算方法,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及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优势,导致会计管理制度不够严谨,最终难以完全避免财务数据失真、财务报表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五)监督管理问题

卫生健康事业单位有些事项在内部控制制度下无法得到有效监督管理,因而外部监督是非常必要的,若完全采用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度执行不严格、岗位人员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问题,可以说,缺乏外部监管是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出现的根本原因。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是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出现的直接原因,很多关键节点监督缺失导致医疗卫生机构最后出现财务风险。

三、基于财务管理视域下的卫生健康事业财务会计工作优化策略

(一)配足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人员,加强卫生健康事业财务会计职业培训

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应该认识到该行业财务会计应该兼具财务知识和卫生领域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而提高财务会计数据可靠性。因此,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要配足财务会计人员,同时建立卫生健康事业行业的财务会计职业培训体系,与相关财务培训单位进行合作,制定符合卫生健康事业行业的财务会计培训流程,提高卫生健康事业财务会计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修养,规范其工作态度。

(二)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不流于形式

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应该认识到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要严格执行。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在单位的实施,预算执行监管是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若不重视预算执行工作,则预算管理制度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政府必须参与到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中,确保国家财政专项拨款能够用于预算项目,这样卫生健康事业单位才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让群众满意,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让相关部门加强对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工作,对横向资金进行督导检查,充分履行自己的资金监管责任,这样才能为卫生健康事业财务会计工作提供保障。

(三)全面提高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

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应该按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进行资产管理,具体应该从顶层设计入手,采用集中统一、分类分级原则,摆脱“重资金、轻资产”现状,以“谁使用、谁负责”为原则,对验收登记、领用移交、清查盘点等工作责任进行明确,这样岗位责任清晰,可以有效避免资产管理不当后相互推脱责任的情况出现。

(四)加强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升财务核算水平

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应该以地区为中心建立地方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分别对省、市、县各级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进行完善,通过分级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避免系统维护管理难度增加,这样在基层财务会计工作完成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即可得到全国范围内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数据。因此,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应该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越完善,则卫生健康事业财务会计工作质量越高。同时,依靠财务数据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加强医疗机构医疗收支的精细化管理、核算,在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医保基金管理的政策变化及当前医改大背景的情况下,提高医务性收入水平,提高医疗机构的盈利水平及抗风险能力,减少对政府财政的依赖性,让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五)建立健全内部和外部监督管理体系

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应该对内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让其感受到卫生健康事业对社会产生效益的重要性,认识到财务会计工作监管的意义,从而严格落实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工作。而外部监督可以通过建立第三方举报窗口及财政监察、审计机关审计、纪检监察机关监管巡查等方式实现对内部监督管理人员的约束,内外监督管理相互配合才能减少卫生健康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结 语

综上所述,基于财务管理视域下的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加强卫生健康事业财务会计职业培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卫生健康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内部和外部监督管理体系等方法,提高卫生健康事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让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岗位优势和专业优势,展现出卫生健康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财务会计卫生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卫生歌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