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答青年问

2022-02-19刘恩樵

师道(人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任班级班主任

班主任一天的旅途开始了:看早读、去上课、批作业、管纪律、抓卫生、带跑操……工作忙忙碌碌、零零碎碎。如何让这些零碎的管理变得更加系统?如何让学生变得更加主动,而不是成天我跟在后面“看、管、抓、带”?结合老班主任给的建议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评比“班级之星”的班级管理条例,以量化积分涵盖学生的作业、纪律、卫生、课堂表现等在校情况,班主任和各个科任老师都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加分、减分,例如作业得A+则加2分,上课打闹扣1分,迟到扣2分,累计分数,一个月评比一次。为了让学生更有动力,我还在月末评比的时候顺势组织一场“积分拍卖”活动,让学生“赚到”的积分有处可用。可以用自己的积分兑换小礼品,孩子们好不开心!接下来的一个月班级秩序井然,我也为自己构建的“滴水不漏”的班级量化积分体系颇感得意。然而第二个月,学生似乎对“班级之星”的评比失去了兴趣。调皮的学生更是一副扣分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已经扣到“-100”!为何看似成系统的量化积分管理到后来却“失效”了?量化积分究竟能否助力班级管理?我颇感费解,还请老师多多指点。

(提问者: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 青年教师赖建藤)

赖老师:

您好!

看到您的提问,我非常高兴。首先想到的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您在动脑筋、想方法,努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而且,还能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以求完善与优化管理,让班集体越来越优秀。这种力为与反思的工作态度是班主任管理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条件。恳望赖老师始终如一,再接再厉,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路上越走越实、越走越远。

您在提问中,对自己班级常规量化积分管理的做法表示怀疑,提出“量化积分究竟能否助力班级管理”的问题。对此,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下面,说说我对量化积分的理解以及对您目前做法的简要分析,提供一些较为完善的思路,供赖老师参考。

班级常规量化积分管理是当下许多中小学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总体而言,它还是受到一线教育管理者普遍青睐的。它方法简单易行,内容全面丰富,面向全员全程,还体现了民主与平等的管理思想,有利于建立学校或班级的正常秩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等等。但是,客观而言,量化积分管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既定的积分细则与实际的现实场景不能完全对应、积分细则执行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量化积分管理对被管理对象情感因素的淡漠等等。应该说,任何一项管理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积利除弊,积累与丰富经验,完善与创新综合管理机制。班级常规量化积分管理也是如此。

就赖老师所描述的情况而言,我感觉到,您对班级量化积分管理的运作还是略嫌简单与传统的,没有对之做出富有个性与创意的改进,也没有设置与之相配套的一些保障措施。这也许就是您在量化积分管理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 “班级之星”这样的奖项名称是否有点笼统且缺乏新奇感呢?是否可以再增加一些奖项类别,且名称上是否可以让学生更喜爱呢?再比如,量化的积分是否可以都用 “加分”的形式,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呢?起码给学生的感觉不是在 “罚 (减)”, 而 是 在 “奖(加)”。又比如,组织评价、可以给每个学生赋分的只能是“班主任和各个科任老师”吗?能否是学生、家长或某些社会人员呢?还有,积分的范围就只是“作业、纪律、卫生、课堂表现”这些内容吗?是否有必要扩大一下范围,涉及学生素养的其他方面呢?又比如,积分可以让学生“兑换小礼品”,是否可以考虑将物质奖励转化为多种形式的精神激励呢?毕竟精神激励来得更深刻也更持久。另外,赖老师也发现学生对量化积分管理渐渐“失去了兴趣”,那么,在这方面是否有更多的思考与尝试呢?赖老师在心里也有了追问:“为何看似成系统的量化积分管理到后来却 ‘失效’了?”在这个追问中,您对“失效”二字加了引号,由此我也看到,其实您在心里没有完全否定量化积分管理,而是隐隐带着这样的意思:量化积分管理如何运作才能不 “失效”?在此,我还想追问一下:您是如何理解量化积分管理中的 “系统”与“管理”的呢?在我看来,您对“系统”与 “管理”的理解与实践都还不甚到位,这也许就是您产生困惑的主要原因。您对量化积分管理目前还停留在 “浅尝”的层面,因而遇到了瓶颈,遇到了关隘;好在您没想到 “辄止”,而是选择了迎难而进,寻求突破。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问题便止步与言弃。对于您这种 “攻关”与 “不言弃”的精神,我表示十分赞赏、支持。

那么,如何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与把握量化积分管理的特点,且富有创意地、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地发挥其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呢?我提出以下建议,供赖老师参考。

一是判与赞。班级量化积分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它不是要通过积分的多少将学生分出三六九等,不是要充当筛子,而是要发挥气泵的功能, “泵”出学生的热情与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量化积分管理不能只是“判”,不能日日、周周、月月地通过积分给学生下“好”与“不好”的结论,尤其是对成绩不佳、表现不佳的学生。而是要从积极的视角用积分来“点赞”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或普通的良行。基于这样的认识,是不是可以变 “减分”为 “加分”,让学生从 “加分”中看见自己的长处与优点,把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其他同学的认识引向正向,同时,对“加分”给予各种奖励,既有物质的奖励,也有精神的奖励。这样,对于表现与成绩不佳的学生来说,他们也许就不大会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班级量化积分管理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那些表现与成绩不佳的学生。少判多赞,应该是化解“调皮的学生更是一副扣分无所谓的态度”这个难题的重要策略。

二是庸与创。说实在的,量化积分管理方法早已有之,并不新鲜,甚至说有点 “古老”。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种 “古老”的班级管理方法与时俱进,注入更多的时代元素与创意元素,让其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学生喜 “作”乐 “为”。我们不能平庸而传统地运用量化积分管理,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富有创意地发展量化积分管理方法,从而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比如,在评价主体上,可以由学生、班主任、科任教师、学校其他教师以及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评价;在积分奖项的评定设置上,可以以军队官衔来命名(此处只为举例,意在拓展思路);在积分兑现的方法上,可以奖励学生由教师书写的书法作品,可以与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合影甚至共餐,可以以积分来换取老师为自己或班级唱歌,可以兑换由教师为其私人定制的某种物品,可以推荐给学校担任节目主持人或在国旗下讲话,可以免除某学科某时段的作业,可以获得参加学校某种活动的机会,等等等等。总的来说,不能总是以传统庸常的量化积分管理的“旧船票”来登上现代学生的“客船”,而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兴奋点,紧贴时代发展脉搏,不断创新,在坚守量化积分管理积极价值的基础上,将全新的形式注入其过程,避免学生对此“失去了兴趣”。

三是孤与融。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与经验告诉我们,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很多,量化积分管理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助力”一词,便可让我们把握量化积分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作为班级管理者,不能指望以量化积分管理这一孤法来包治百病,以求毕其功于一役。这是很不现实也不科学的。对于比较认同且愿意以量化积分来管理班级的班主任来说,可以以其为主要方法,将其与其他班级管理方法融汇起来,既发挥量化积分管理的积极作用,又用其他管理方法来辅佐,在一定层面上来弥补量化积分管理的不足。

四是管与理。说到底,班级管理,重在 “理”,辅以 “管”。要想更好地彰显量化积分管理的功能,班主任在指导思想上就不能以 “管”为主要策略,而要“理”字为先,理解教育,理解学生,理清原理,理清思路,只有这样,量化积分管理方能持久而奏效。

诚望赖老师对量化积分管理有更多的思考与实践。

猜你喜欢

科任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五年制高职校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合作育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