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文化意识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研究

2022-02-19汕头市聿怀中学陈晓虹

师道(教研)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篇尝试戏剧

文/ 汕头市聿怀中学 陈晓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在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基于《课标》精神,文化意识的培养,落实到英语教学中,就是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同时,掌握充分的中外多元文化知识,认同优秀文化,以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文化意识培养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尝试

(一)语篇解读

读后续写语篇常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展开。人与自我通常涉及自我感悟、成长、提升,人与社会通常涉及对他人的尊重与帮助,人与自然通常涉及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以及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危险。随着接触的读后续写语篇越来越多,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分析、讨论语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并及时做好归类。

(二)共情引发

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对于材料中的角色,学生往往难以深入解读,未能准确把握其性格特征,故而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尤为重要。对此,在续写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共情意识:尽量引导学生站在续写材料主要人物角色的立场看问题,想该角色之所想,思该角色之所思,急该角色之所急,才能解该角色之愁,最终觅得对策,有效解决问题冲突,恰当揭示主题。

其次,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语境:利用课前或课余时间,播放一些跟西方国家社会文化相关的英语电台节目、纪录片、影视片段或英语原声歌曲,领略西方文化的风采,加强对学生的西方文化熏陶;此外也可以将一些优秀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在带领学生观看的同时,对影片的主题、内容结构、情节发展、人物的性格特点等进行分析,并分享观影的收获,接受心灵的洗礼。

总之,教学不局限于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感受生活的智慧,感悟人间的真善美,学生才能准确把握角色品质,与角色产生共鸣,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学生的共情性一旦得到启发和提升,其文化意识的提升也就水到渠成。

(三)情境操练

针对语篇中出现的西方国家主要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等,教师需向学生提供背景资料或推荐相关的专题阅读材料,设计相关情境进行巩固性、交际性操练。以下是笔者的一次尝试。

有一篇讲圣诞节的精神内核的文章,故事的内容大致梳理如下。

背景:圣诞节即将来临;

起因:8 岁读二年级的作者听到他姐姐说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存在,很抓狂,就跑去问奶奶;

经过:奶奶跟作者解释这是谣言,不可信,然后给了作者10 美金,让他独自去购买礼物送给有需要的人士,作者最终决定帮他同学Bobby Decker 买一件冬天穿的大衣;

续写给的两个首句分别是:

①That evening,Grandma helped me wrap the coat in Christmas paper.

②Grandma and I waited breathlesslyforBobbyDecker’sfrontdoorto openandfinallyitopened.

为了了解戏剧表演的方式是否能让学生更到位地理解文章并设计合理的结局,作为对比,笔者给两个班交代了不同的任务:A 班的学生就是常规地在课堂完成写作,然后上交老师批阅,批阅后发现较多学生的结局设计为作者帮助Bobby Decker 之后很开心,Bobby Decker很感动,以后决定帮助更多人,未能借助圣诞节的精神内核点题升华;B 班则提前下发材料,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故事结局,并将故事以戏剧的方式完整地表演出来,时长15 分钟左右,一节课请两个小组表演,然后大家对比各自结局的设计,发现较多小组都能联系到圣诞精神的内核进行升华,能理解圣诞是一个大家分享彼此对于家人、朋友甚至对他人的爱与关怀的日子。

通过此次尝试,笔者惊喜地发现,戏剧表演能够更好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从而更好地感悟文章包含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而这与戏剧表演的基本要求密切相关。戏剧表演要打动人,就需要表演者入戏、走心,表演者要入戏就需要对角色进行解读,而准确的解读又需要表演者提前搜索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如圣诞节的由来、传说、习俗、意义等。一次小小的表演是需要提前做足很多功课的,而正因如此,同学们才收获了更到位的语篇解读体验以及更棒的表演课堂体验。

其实,情境的操练方式除了戏剧表演以外,还可以有很多种,如开展主题演讲、文化专题作文比赛、英语诗歌朗诵比赛、知识竞赛、英语歌唱等活动。笔者相信,有了更为丰富多元活动的融入,读后续写的课堂一定会变得更加生动立体。

(四)得体践行

《课标》在文化知识内容要求中提到,要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与融通,在跨文化交际中初步体现交际的得体性和有效性。而在读后续写中,交际的得体性就包括了言语和行为的得体性,其实就是要求学生的对话描写和动作描写要得体。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首先,学生要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特点往往决定了该人物的交际特点。其次,学生在接触了一定量的语篇后,可以尝试找出语篇中体现得体性的对话和动作描写,归纳其共性,然后积累起来。

其实,备考过程中,考生们接触到的语篇多为原汁原味的、与西方国家社会文化生活相关的地道语篇,中国考生要更到位地演绎语篇中的西方人物,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有时就不能太含蓄内敛,而应适当地奔放一些,像家人之间可以大大方方地说“I love you”,像母亲对儿子可以“gave a soft kiss on his forehead”。在想帮助陌生人但又要保护对方自尊的时候,有时就不能太大大咧咧,而应委婉细腻,比如成功人士帮助了贫民窟的小男孩,想问对方的姓名时,“May I have your name?”就比“What’s your name?”更礼貌得体。

猜你喜欢

语篇尝试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再试试看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戏剧类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