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渗透 关注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究

2022-02-19李智慧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中学255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德育评价

李智慧(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中学 255300)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进行一定要伴随着道德的培养,否则就丧失了它的目的;道德教育应当以教学为手段,否则它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应当被放到与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二者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推动数学教育的进步和学生的成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更要开展好德育教育,使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初中生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形成积极、健全的人格,为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数学学科德育教育是一个稳步推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利用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但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德育教育缺失、走过场的现象比较严重,德育教育严重缺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任务重,德育教育资源少

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受教育人数多、教育资源少的问题。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各异,初中数学教师单凭一己之力开展常规理论教育、实践练习已经步履维艰,很难再抽出时间开展德育渗透工作。另外,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德育教育往往在语文等科目中进行,很多初中数学教师缺少德育教育经验,也导致德育渗透难以开展,或在德育教育中存在德育渗透尺度不合理、难以有效运用德育教育素材等问题。

2.唯成绩论影响重,德育教育被忽视

当前,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核心指标,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如何快速提高学生成绩而展开,大部分教学时间集中在教育理论知识和应试技巧上。德育教育的成效却很难在卷面上得到体现,导致初中数学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德育渗透。另外,教师考核的主要评估标准仍以成绩为主。教师教学成绩好,就能得到更多的奖励,教育评价机制并不重视教师是否在教学中进行了德育渗透。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总体来说,德育渗透不足是当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单从教学角度而言,笔者从以下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

1.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平等交流意识

引导初中生平等交流、互相帮助是初中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师尊生卑”的观念,主动与学生进行知识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大胆提出观点,勇于改正错误。教师应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观念:数学学习总是在不断试错中进行的,总结每一次错误就是为以后的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要采取鼓励式教育而非批评式教育,鼓励学生深刻分析错误,主动寻求教师帮助,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提升。

通过这样的观念改造,在班级内、课堂上营造民主、轻松的氛围,可以让所有学生都敢开口说话,师生、生生间进行和谐交流,为后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挖掘教材资源,全面开展德育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但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德育教育价值并不清楚,以至于无法开展德育教育,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深入解读和剖析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

(1)开展数学史教育

开展数学史教育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引出数学知识。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国际上每四年就会举办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在2002年的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大会的标志就是以我国数学家赵爽的弦图为基础制作的。”教师借着讲解赵爽弦图背后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引出勾股定理,这样既让学生获得了数学知识,又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数学家的伟大成就,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学科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2)进行科学探索精神教育

数学学习离不开逻辑推理和科学探索,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精神教育,能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思想成长。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操作:先让学生取一张长方形的白纸,对折后产生两个三角形,沿着折痕剪开,得到两个全等三角形,把这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接起来,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基于此过程,教师提出以下问题:“①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吗?③如何证明以上问题?”学生们通过思考探究,提出证明以上问题的方法,再进行动手操作,很快就得出了以上问题的结论。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辩证法的范畴,学生在实践和思考中发现、探索,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都得到了强化,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3)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端正善良的人,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分辨善恶美丑,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圆是所有平面图形当中最完美的,这不但体现在圆的完全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还体现在它有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圆把无数的“点”和谐且有秩序地排列成封闭图形,这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所有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守着集体的“纪律”。一个学生与班集体的关系,就像一个点与圆的关系,班集体荣誉的取得与每个人的努力都密不可分,但如果一个人脱离了集体,就得不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提升班集体的向心力。

3.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做好德育教育实践

德育教育实践不足是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原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德育教育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个人素养。笔者在教学中每周都会组织开展数学知识交流活动,提前告知学生活动主题,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并主持活动,为学生提供践行德育教育知识的平台。在一次以“一次函数知识”为主题的德育教育中,学生畅所欲言地交流了自己的学习感悟。

学生1第一次接触函数让我觉得函数非常抽象,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但是通过深入学习,我知道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型,它体现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学习一次函数让我觉得数学很有趣,我学会了用理性、动态的视角看待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看待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思维能力变得更强了。

学生2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我觉得把函数解析式和函数图像结合起来太难了,后来我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从最基础的描点画图认识函数的变化规律,慢慢地就掌握了这部分知识。这样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基础着手,只有打好基础、不畏困难,才能成功,数学真有趣!

学生3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用一次函数来描述,像水电费的计算、工程量的计算都可以用一次函数实现,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中,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学以致用并不是一句空话。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同学们通过学习一次函数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我们应该看到,学习数学不仅让我们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我们思维的发展,能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通过这样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数学课堂文化,促进了学生的个性表达,实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4.教师为人师表,发挥模范榜样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把学生引向正途,就必须通过自身的行为对学生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在很多方面都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如得体的仪表、准确的语言表达、优美的板书设计等都会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并自觉模仿。同时,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基本功也会让学生心生敬佩,如在讲解《二次函数》和《圆》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熟练地用计算机作图并进行动态演示,不但能方便学生理解知识,也能让学生感叹教师的操作能力。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正向引领,让学生养成学习上的好习惯。例如,全程用普通话授课;讲解概念时言简意赅、简明扼要;作图时用尺规作图,图像和表述精确到位;讲解时要利用一些独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最后,教师要具备奉献精神,对每个学生平等相待,多为学生的未来打算,多和学生沟通未来的发展规划,这会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品质。教师要多关注那些条件特殊、成绩落后的学生,如帮助生活中比较困难的学生解决生活难题,使其远离自卑心理。

5.改革评价制度,支撑数学德育教育

评价制度不合理是数学德育教育的一个很大阻碍,因此完善考核评价制度非常必要。学生评价制度的建立应当结合德育教育目标选择可行的评价方法,如建立学生品德发展档案表,记录学生的德育教育历程。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整体发展,加强对学生品德和素养的关注,发挥学科德育教育的真正价值。同时,学校要把学生道德素养评价和教师评价相挂钩,让教师重视德育教育,敢于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德育教育上,并客观评价教师的德育教育成果,彻底解决唯成绩论环境中师生双方都不重视德育教育的问题。

三、结语

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基础。一个人做人的基础不牢固,即使很多的学问,也无甚用处。”数学的德育教育价值、育人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巧妙地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爱国主义情怀、科学探索精神,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为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德育渗透的开展也离不开教育机制的支持,只有在教育评价中融入德育教育效果评价,方可为德育渗透提供不竭动力,因此也呼吁教育部门改革学生、教师评价制度,为德育渗透的开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德育评价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