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疗法联合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苏醒时间、神经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2022-02-19臧珍珍王永勤党志霞

全科护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触觉苏醒

臧珍珍,王永勤,党志霞

高血压性脑出血作为临床常见危重症,其发病机制为颅内血管压力增加及动脉粥样性硬化导致脑实质减少及颅内血管破裂,进而导致颅内出血,该疾病具有病情发展急促、进展快,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等特点[1]。有学者指出,多数该类病人在术后出现昏迷现象[2],且随着昏迷时间的延长,病人术后康复效果逐渐降低。李湘[3]研究发现,在该类病人术后对其采取一定刺激,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及再生能力,有助于促进脑部轴突的生长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重组,进而提高脑血流量,降低其脑损伤程度。目前,对该类病人术后唤醒主要通过听觉及触觉等方式,即护理人员通过拍打其肢体、呼喊其名字等方式刺激病人,但未取得良好效果。党肖等[4]指出,可通过实施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模式帮助病人更快苏醒,该模式通过对病人听觉、视觉、触觉及嗅觉进行联合刺激,提高其所受的刺激强度。董立焕等[5]指出,对该类病人实施音乐疗法能够进一步缩短病人昏迷时间。为探究音乐疗法联合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苏醒时间、神经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本次研究特选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在本院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且术后昏迷的170例病人开展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在本院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且术后昏迷的170例病人,其中男98例,女72例,年龄41~71(53.49±5.26)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7(6.36±1.09)分;出血部位:基底节98例,丘脑51例,小脑21例;出血量25~61(44.53±11.08)mL。根据两组病人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病人85例,两组病人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基础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人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相应标准[6];②病人GCS评分<8分;③病人术后生命体征平稳;④病人沟通能力及肢体感觉功能正常;⑤病人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后入组。排除标准:①病人伴有其他类型危重症;②病人伴有脑肿瘤、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等疾病;③病人双侧瞳孔已出现散大等情况;④病人伴有免疫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疾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病人行常规唤醒护理。①日常护理:保证病人床单干净整洁,并定期对病人肢体进行擦洗,同时保证病人口腔卫生,选择适当的清洗液对其口腔进行清洗;②体位干预:定期对病人进行翻身护理,并记录各体位持续时间,翻身后对病人受压部位进行擦拭;③眼部护理:定期对病人眼部进行清洗,并在清洗后涂抹眼膏以保护病人眼角膜;④唤醒干预:指导病人家属呼唤病人名字或其在意的事物名称,促进病人苏醒。

1.3.2 研究组 病人行音乐疗法联合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3.2.1 音乐疗法 ①环境干预:保证音乐干预期间室内宽敞明亮、安静整洁,使用耳机播放音乐,且在干预期间禁止人员探视;②音乐选择: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了解病人民族风俗、性格特点、爱好及喜欢的歌曲,根据病人爱好、年龄等具体情况,选择舒缓的歌曲;③音量控制:使用耳机播放音乐,并在进行音乐干预前,由护理人员进行试听,将音量调至略高于正常音量状态;④时间控制:时间为每次30 min,每天3次,并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实时调整干预方案。

1.3.2.2 四感联合促醒刺激 ①听觉促醒刺激。语言刺激: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将其视为意识清晰的病人,即在护理过程中与病人进行沟通,并讲解护理措施;家属呼唤:指导病人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呼唤病人名字,并向其介绍近期生活中的趣事及有意义的事件;日常声音刺激:指导病人家属在病人床旁观看电视节目,并谈论节目中的事件。②视觉促醒刺激。灯光刺激:每日06:30及22:00时,在病人病房内进行开关灯刺激,开关灯持续时间为1 min,每次刺激开关灯各5次;瞳孔照射刺激:使用手电筒对病人瞳孔进行照射,时间为每次30 s,双侧瞳孔各照射5次为1组,每天2组,于每日09:00及15:00时进行。③触觉促醒刺激。清洁触觉刺激:护理人员使用蘸有加温生理盐水的纱布对病人面部及四肢进行擦拭,其面部擦拭顺序为眼部、额、面颊、鼻、耳后、颈部,四肢擦拭顺序由近心端至远心端,并使用软刷对其手掌及足底进行刷拭,时间为每次10 min,每天2次,分早晚进行;运动触觉刺激:在常规体位干预的基础上,帮助病人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即以轻柔的手法对其肢体进行按摩,并对病人关节进行重点刺激,时间为每次20 min,每天2次。④嗅觉促醒刺激。根据香草精油说明,将适量精油加入100 mL蒸馏水中,并将10滴溶液滴于2块纱布上,之后将纱布放置在病人头部左右10 cm处,持续时间为每次10 s,每天1次。

1.4 观察指标 连续干预4周后,对病人相应指标进行比较。

1.4.1 苏醒情况 记录病人苏醒时间及干预4周后苏醒率。

1.4.2 神经功能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及GCS评分表[8]对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价,NIHSS量表意识水平、视野等11个条目,总分45分,评分越高表明病人神经功能恢复越差。GCS量表包括睁眼、语言及运动3个维度,满分为15分,评分越低,表明病人神经功能恢复越差。

1.4.3 并发症发生率 记录病人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及类型。

2 结果

表2 两组病人苏醒情况比较

表3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病人并发症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昏迷作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且随着病人昏迷时间的延长,对其相应功能的康复存在严重影响。因此,在术后对病人采取及时有效的唤醒护理,对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康复及提高预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9]。

本次研究中,对病人实施音乐疗法及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即通过对病人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进行联合刺激,并加以音乐干预,达到缩短病人昏迷时间的效果,其结果显示,研究组病人苏醒时间更早且干预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更高,该结果表明联合护理有助于缩短病人昏迷时间,与张金利等[10]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作用机制:①常规护理主要通过对病人听觉及触觉进行刺激,而通过四感联合促醒刺激,能够对病人多种感觉器官进行刺激,尤其通过对病人视觉进行刺激,有助于缩短病人昏迷时间;②成杰等[11]指出,音乐刺激有助于提高病人颅内多区域血流量,进而能够为神经系统的康复提供生理基础,同时有助于未受累的脑细胞进行代偿,进而加快病人神经功能的康复,同时促进病人更快的促醒;③葛高琪等[12]指出,触觉刺激有助于强化机体脑干部位网状结构,并修复其受损的髓鞘,进而促进大脑皮层结构的重建,改善其神经功能;④视觉及嗅觉作为人体重要的感觉,对其进行刺激能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进而提高病人中枢神经的张力,并降低苏醒阈值,有助于病人快速苏醒;⑤张金利等[10]指出,通过对昏迷病人实施多感觉联合刺激,进而形成一体化刺激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病人脑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促进病人更快的康复。

同时,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病人并发症类型包括肢体痉挛、感染、压疮、便秘及静脉血栓,且研究组病人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其作用机制:①饶小英[13]指出,实施音乐疗法,一方面有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改善,降低病人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该方式有助于改善病人术后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而提高病人代谢效率,有助于提高其预后。②由于研究组病人苏醒时间更快,且康复效果较好,因此能够主动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避免因卧床时间过长而导致的便秘、压疮及血栓等症状的发生。③戴静静等[14]指出,降低病人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最好的方式即帮助病人进行被动运动,研究组病人未出现该类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实施音乐疗法联合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有助于缩短病人昏迷时间,同时对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尽管本次研究经过一定时间的跟踪观察得出了详实的数据,但是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主要是病例数不足和观察时间不足,本文也希望为同业研究抛砖引玉,并在以后的进一步研究中继续补足。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触觉苏醒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五行音乐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亚里士多德的触觉科学辨析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绿野仙踪
音乐疗法或有助于治疗痴呆
会搬家的苏醒树
船内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