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个种源楤木种子性状的比较研究

2022-02-18姜欣华热沙夏苗王奕入帅伟苟天雄刘燕云余海清马文宝范川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净度源地种源

姜欣华, 热沙, 夏苗, 王奕入, 帅伟, 苟天雄, 刘燕云, 余海清, 马文宝, 范川

1. 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 康定 626000;

2.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1130;

3.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楤木(Aralia chinensis)是五加科楤木属植物,别名龙苞[1]、鹊不踏、虎阳刺、海桐皮和刺老芽等,是中国特有树种,传统的食药两用山野菜[2],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极高,楤木为常用的中草药,食用的嫩芽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还具有除湿活血、安神祛风、滋阴补气、强壮筋骨、健胃利尿等功效[3]。楤木被誉为“山野菜之王”,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出口创汇的主要野菜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高涨,人们栽植楤木的积极性提高,但楤木野生资源有限,仅靠分蘖栽植生产的效率不高,无法很好满足市场需求。虽然楤木种子发芽较困难,但因其结实量大,采收成本低,如果能从种子繁殖取得突破,对于楤木的推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于是对其种子繁殖的研究[4]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不同种源的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发芽率差异较大[5]。而种子形态与发芽率,有非常大的关系。邓贵仲等研究表明种子活力与种子千粒重与生活力、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6]。苏建明等认为种子千粒重与生活力、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7]。张静等发现种子长度与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分别与其生活力、发芽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8]。因此,对不同种源种子的外观形态进行测定[9],分析种子的生活力、千粒重和空粒率等指标,能进一步了解楤木种子的特性,研究楤木种子外观形态的差异性,从而筛选优良种子,为楤木推广种植提供备选种源[10]。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2021年10月对野生楤木成熟种质资源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标本及种子,实验种子均为当地新鲜成熟种子,分别是四川省康定市C1种源,采自姑咱镇捧塔乡(E102°10′,N30°7′);四川省泸定县C2种源采自兴隆镇毛家寨(E102°14′,N29°45′)、冷碛镇团结村(E102°13′,N29°47′);江西赣州红楤木C3种源;江西赣州黑楤木C4和哈尔滨C5等5个种源种子。C1、C2在采收后,用塑封袋封装,并做好标记,排除袋内空气,在干燥处保存待用。江西赣州红楤木、江西赣州黑楤木及哈尔滨种源是通过网上购买。

1.2 研究方法

1.2.1 种子外观形态的测定

从5个不同种源随机各选取100正常种子,置于实验纸上,观察其外观形态并用数显游标卡尺(精确度0.01 mm)测量种子的长度、宽度和厚度(长度指种子着生种脐的一端至相对端间的轴长、宽度指垂直于长度轴的种子最大直线距离、厚度指垂直于宽度的第三平面的直线距离),重复10次。计算每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公式如下:

变异系数CV(%)=(标准差÷平均值)× 100%。

1.2.2 种子净度的测定

从5个不同种源取3份全样品,用四分法分样,直至减少至实验所需量,并称重,每个种源重复3次,区分各成分并称量,纯净种子重、废植物种子和夹杂物的重量,计算种子净度[11]。

净度(%)=纯净种子重÷(纯净种子重+废植物种子重+夹杂物重)×100%

1.2.3 种子千粒重的测定

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12]采用“千粒重”测定方法。将全部纯净种子充分混合后,从中随机数取1 000粒种子,用精确度0.0001 g的分析天平称量[13],测定其千粒重,3次重复。

1.2.4 种子空粒率的测定

解剖种子,剥掉表皮,用解剖针挑开一条裂缝,拨开种皮,观察记录[14],每种源50粒种子,重复3次。

1.2.5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采用TTC法测定生活力[15],将种子用温水(约30℃)浸泡2~6 h,使种子充分吸胀,种子长轴切开,使其胚露出,将处理好的种子浸于TTC试剂中,置于恒温箱(30~35℃)中保温30 min,染色结束立即鉴定记录,每种源50粒种子,重复3次。

楤木种子生活力判定标准参照《国际种子检验规程》[16],胚的主要组织染呈粉红色或者红色即为有活力的种子,按以下公式计算种子生活力:

种子生活力(%)=(着色种子数目÷种子总数目)×100%

1.3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均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7软件进行实验结果处理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法,对实验中种子品质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外观形态

楤木果实为蒴果,球形黑褐色,种子椭圆形,由表1可得出,长度平均值2.33 mm,变化范围1.92~3.45 mm,种子的长度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C4种子最大,为3.45 mm,C5种子长度最小,为1.92 mm,其由大到小依次是C4>C2、C3>C1>C5,C4比C5大44%,C2和C3差异不显著;C1种子长度变异系数最大是13.21%,C4种子最小为5.72%。

表 1 种子外观形态Tab. 1 Appearance and morphology of the seeds

种子宽度平均值1.64 mm,变化范围1.37~2.29 mm,种子的宽度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C4种子宽度最大,为2.29 mm,C3种子宽度最小,为1.37 mm,其由大到小依次是C4>C2、C1>C5、C3,C1和C2、C3和C5种子间无显著性差异;C1种子宽度变异系数最大是11.45%,C4种子最小为6.15%。

种子厚度平均值0.80 mm,变化范围0.63~1.05 mm,种子的厚度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C2种子厚度最大为1.05 mm,C4种子厚度最小为0.56 mm,其由大到小依次是C2>C1>C3、C5>C4,C3和C5种子间无显著性差异;C5种子厚度变异系数最大为12.71%,C2种子最小为8.65%。

不同地理位置同一物种的种子大小具有较大差异性,C4较其他采集的种质种子资源的外观形态要大,尤其长度达3 mm以上,宽度达2 mm以上,与其他种源种子差异显著(P<0.05)。其种子厚度较其他种源最小为0.56 mm,说明该地种子较瘪,而C2种子的厚度最大,为1.05 mm,其宽度也较大,为1.58 mm,说明该种子较圆。在种源间C1种子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其长度、宽度和厚度变异系数分别为13.21%、11.45%和13.20%,说明该种源地种子性状多样,变异性丰富,而C4整体变异系数最小,最为整齐。

2.2 种子千粒重

5个种源地种子千粒重平均值为1.51 g,变化范围在1.01~2.87 g(见表2),各种源地种子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C4千粒重最大,为2.87 g,C5千粒重最小,为1.01 g,其由大到小依次是C4>C2>C1>C3、C5,C4比C5大约3倍。C4的种子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其值可达最小种源C5的3倍,说明了C4的种子饱满度和充实率高于其他种源,且贮藏的营养物质较多,播种以后出苗整齐健壮,此结果与种子外观形态测定结果相符。

2.3 种子净度

5个种源地种子净度平均值为93.20%,变化范围在82.33~100%(见表2),各种源地种子净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市售种子C3、C4和C5的净度最大为100%,C1种子净度最小,为82.33%,C2种子净度为83.68%,C1、C2两者差异不显著。由上面分析可看出,除去市售种子的净度达100%,而人工实地采集种子净度较低,也说明市售种子经过前期处理,去除了杂质;而人工采集的四川的两个种源,前期处理还不够。

表 2 种子性状指标Tab. 2 Seed traits index

2.4 种子空粒率

5个种源地种子空粒率平均值为13.27%,变化范围在5.33~34.33%(见表2),各种源种子空粒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C2种子空粒率最高,为34.33%,其与C1、C3、C4、C5间差异显著,而C1、C3、C4、C5间差异不显著。

2.5 种子生活力

5个不同种源地种子生活力平均值为80.67%,变化范围在53.33~94.00%(见表2),各种源种子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C3种子生活力最高,为94%,C2种子生活力最低,为53.33%,C3比C2大43%,由大到小依次是C3、C4、C1>C5>C2,其中C1、C3、C4间差异不显著。5个种源中,C1、C3和C4表现出高生活力,说明这3种源的种子具有较大的生长优势和生产潜力。

2.6 种子种源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对楤木种子外观形态(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净度、空粒率和生活力7个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17],相关系数达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水平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种子长度和宽度、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净度呈、生活力呈正相关,与种子厚度和空粒率呈负相关;种子宽度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净度、生活力呈正相关,与厚度、空粒率呈负相关;种子厚度和空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净度、生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种子千粒重和净度、生活力呈正相关,与空粒率呈负相关;种子净度和生活力呈正相关,与空粒率呈负相关;种子空粒率和生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

3 讨论

种子作为植物个体发育的一个特定阶段,既是植物遗传信息的保存者与传递者,又是植物在环境胁迫下保证物种繁衍的适应性策略[18]。种子的大小,是直接表现一颗种子饱满度以及种子质量的优良,而种子的大小则能较稳定的表现种子的外观形态。物种子发芽是生命的起始,对良种壮苗的培育具有重要影响[19]。而种子生活力的高低,与种子发芽率密切相关。史瑞平关于《种子质量检验措施》的研究中指出,加强种子质量检验工作不仅能够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也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种子质量检验包括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20]。

本实验从种子外观形态入手,对楤木种子的千粒重、净度、空粒率和生活力进行实验,分析比较5个不同种源地种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同一物种由于地理差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种子大小的变异是对种子所处环境的适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未来风险[21]。一般认为,较大种子会增加后代在群落中的生存适合度和丰富度,而较小种子会提高其后代在群落更新中的贡献[22]。种子的变异不仅存在植被间、物种间,还普遍存在种群内和植株内[23]。Michaels等研究发现,物种内种子大小变异系数平均在10%~50%之间[24],Hare则认为,同一物种内有68~77%的变异发生在个体内,只有9%~13%发生在个体间[25]。分析不同种源地的楤木种子差异性,为后期栽植提供科学依据。

表 3 几个种源种子指标间的关系Tab.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various indicators of seeds from different provenances

种子生活力作为表征种子发芽潜力和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测定种子生活力更能有力验证不同种源地种子之间有差异性[26],而影响种子生活力的主要因素由水分、氧气、温度以及光线。本实验中,种子生活力最高是C3,与C1和C4差异不显著(P>0.05),而C2生活力最低,为53.33%,C1的千粒重、净度和空粒率分别是1.27 g、82.33%和8.67%,C1种源较圆润;C4的外观形态与其余四个种源地有较大差异,且其千粒重、净度和空粒率分别是2.87 g、100%和5.33%,说明该地种子内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生活力高,空粒率低,有较大的发芽潜能。

从表2可知,C1种源的千粒重为1.27 g,空粒率为8.67%,生活力达88%以上,说明该地种源种子,亦有较高的生活力,其发芽潜力较高,种子胚乳内含的营养物质也较高。而C5种源的种子千粒重仅有1.01 g,空粒率为11.33%,且生活力只有76.67%,各项指标较低下,说明了该地种子的活力以及后期播种发芽率都较低。结合前面种子外观形态、千粒重和空粒率等指标,C4种子表现出性状的优良性。

4 结论

C4较其他采集的种子资源的外观形态要大,与其他种源种子差异显著(P<0.05),且C4整体变异系数最小。说明该地种子比较充实,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且种子较整齐。C4种子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其值可达最小种源C5的3倍,说明了C4种子饱满度和充实率高于其他种源,且贮藏的营养物质较多。经综合评判,江西黑楤木在种子性状整体指标测定上表现较好。但不同种源种子的推广应用,不仅要考虑种子外观性状,还应考虑适应性,种子发芽率,壮苗率,苗木后期生长等多种因素。因此,建议继续从以上角度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净度源地种源
鹿芯壹号梅花鹿种源检测芯片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小粒中药材种子净度快速检测
天山南坡暖季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及输送特征
刍议香合欢形状特性及生长差异
不同蒙古栎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不同地理种源闽楠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移民与文化认同:土家族民歌《吴幺姑》探析
青海游
发源地
大豆精选工艺与设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