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民与文化认同:土家族民歌《吴幺姑》探析

2019-08-18刘敬书

北方文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源地亲缘移民

刘敬书

摘要:《吴幺姑》是四川东北部盛行的一首民歌,然而《吴幺姑》的源地却不在四川,它大致起源于渝鄂湘的土家族聚居地,故事内容发生在“改土归流”的转型时期。本文将通过与移民历史背景接通对《吴幺姑》的传播途径进行推测,同时对《吴幺姑》的各地曲谱进行对比,发现川渝湘鄂的《吴幺姑》民歌呈现出明显的亲缘关系,初步确定《吴幺姑》主要是经清代两湖移民的迁徙而传入川东北,是特殊时期以及特殊社會背景下的产物。

关键词:《吴幺姑》;源地;移民;亲缘

一、《吴幺姑》的源地与传播

(一)《吴幺姑》故事的发源地

目前对于《吴幺姑》的研究涉猎较少,关于《吴幺姑》的具体发源地可能难以探究,但我们仍能从地方文献的记载中找寻到关于它发源的大致区域的线索。

从表1文献可知,《吴幺姑》应发源于渝鄂湘的土家族聚居区。各地《吴幺姑》都是关于土家族的吴幺姑与杨二哥的爱情故事,但湘版与渝鄂版的结局有所不同,更普遍的传本是“吴幺姑和杨二哥真情相爱,但吴被父母强行嫁与王秀华。吴将王给她的戒指送了一枚给杨,被王发现,造成双双被王杀害的悲剧。”据《神秘黔江》载:“《吴幺姑》的故事发生在‘改土归流的转型时期。”(1)笔者认为这是可信的。“改土归流”之前“土家族的婚姻习俗一直保持着‘歌为媒的传统”(2),情歌充满着欢快的基调。而在“改土归流”之后,随着汉文化的浸润,封建礼教性质的包办、买卖婚姻开始在土家族盛行,女性的婚姻悲剧频频发生,这一时期的情歌由此一改以往的乐观基调转向悲剧格调发展。《吴幺姑》的故事结局所传递的由包办婚姻致使的悲剧色彩正是它应产生于“改土归流”之后的佐证。同时在“改土归流”时期,一场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运动。

(二)“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运动——《吴幺姑》传播的重要途径

连年的战乱和自然灾害使得四川人口数大锐减,清朝政府出台的招民垦荒等一系列鼓励移民入川的优惠政策,促使了四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发生。该移民运动从康熙年间开始持续数10年,迁徙路线包括水路与陆路。普遍认为两湖移民入川的时候主要走的是水路,“水路,从宜昌溯江至夔门(今重庆奉节)。”(3)清人也说“楚人入蜀者,必由二水(指长江、汉江)溯流而上。”(4)换言之,“‘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入川的第一个站就是重庆,这也是移民入川的最主要的路径。”(5)

据此可推测,《吴幺姑》的发源地可能在湘鄂土家族聚居地,经移民传入重庆再至四川;再是两湖移民入川也有再迁回原籍的情况,因此《吴幺姑》也有发源于重庆向四川与湘鄂两边传播的可能。笔者认为前一种可能性会更大,毕竟从川渝返回原籍的移民是极少数。冯光钰先生曾说“从现有材料来看,民歌的源头至多可以估计产生在什么大致方位,而难找到其准确的源头。”(6)我们无需深究《吴幺姑》的具体发源地,至少可以推测这首特殊时期的产物《吴幺姑》,应是经两湖移民的迁徙作为主要途径而被传播至四川。

(三)民族文化认同:《吴幺姑》民歌在川东北的传唱

从表2统计可见,《吴幺姑》民歌主要在四川东北部地区盛行。无独有偶,湖北土家族广泛流传的薅草锣鼓现今也主要分布在重庆及川东北等地区,有学者提出“川东、川北的薅草锣鼓歌跟湖北三峡地区和大巴山地区的薅草锣鼓歌一脉相承。”(7)更进一步证实了,“现代川东和川北地区的许多民俗实际上主要来源于荆楚文化。”(8)而这与两湖移民入川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来看,两湖的土家族移民迁入四川时可能主要聚居于川东、川北地区,也正是土家族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才使得《吴幺姑》民歌在四川主要盛行于川东北地区并传唱至今。

二、各地《吴幺姑》民歌的对比

冯光钰先生曾提出可划分为同宗民歌的六种依据:“词曲大同小异;词同曲异;曲同词异;框架结构相同而词曲各异;衬词相同而词曲各异;框架结构及尾腔相同而词曲各异。”(13)以此审视各地的《吴幺姑》:从歌词来看,各地版本大致相同;从旋律来看,核心音调都为la do re mi,旋律框架与走向基本相似;从节奏来看,除了四川南充的《吴幺姑》节奏有部分变异外,其他版本趋向一致;从衬词的使用来看,都在第5小节使用了衬词。可见湘鄂川渝的《吴幺姑》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属于同宗民歌。(见图1)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与历史移民背景接通从历时层面考察《吴幺姑》,可推测《吴幺姑》主要是由两湖移民传播至四川,而《吴幺姑》民歌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地区,则与土家族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有关。再从共时层面对《吴幺姑》各地版本的音乐本体进行对比,发现川渝湘鄂版的《吴幺姑》呈现出明显的亲缘关系。当然以两湖移民作为载体所传播的民歌中,《吴幺姑》只是沧海一粟,还有待发掘更多由移民传播的民歌或其他民间音乐,这对进一步探讨两湖移民在四川地域音乐特征的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注释:

《神秘黔江》编辑委员会编.神秘黔江[M].重庆出版社,2009:292.

曹毅.土家族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3-80.

陈世松著.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297.

道光《城口厅志》卷二十·艺文志.转引自张国雄:《长江人口发展史论》,第145页.

谭红编著.巴蜀移民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6:522.

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散论[J].人民音乐,1997(7):19-22.

秦振川.川渝地区薅草锣鼓的分布与现状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1):24-29.

蓝勇著.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82.

龙泽瑞,向熙勤主编.中国土家族牛角腔民歌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11.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下)[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88:1500.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编.酉阳物质文化遗传丛书酉阳民歌集[M].2012:99.

万光治主编.四川民歌采风录(第三卷)[M].成都:巴蜀出版社,2017:518.

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散论[J].人民音乐,1997:19-22.

参考文献:

[1]曹毅.土家族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3-80.

[2]秦振川.川渝地区薅草锣鼓的分布与现状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1):24-29.

猜你喜欢

源地亲缘移民
谷子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及其利用研究
天山南坡暖季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及输送特征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菊科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小白菜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 和SSR分析
发源地
气候变化对渭河源地水文环境影响分析与探讨
签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