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

2022-02-18张利君

今天 2022年7期
关键词: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张利君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三中学 内蒙古 凉城 013700)

引言

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加快推进,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也正在发生改变。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内容而言,在难度上有了明显的提升,给初中数学教师的正常教学带来了一些挑战。有效提问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改变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此外,它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启发式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1.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1 “满堂灌”与“满堂问”并存

部分教师在组织和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或者应付考试,常常将数学课堂变成个人的独奏,将45分钟课堂时间都用来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和互动的时间。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致使学生注意力低下,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还有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滥用课堂提问,将数学课堂彻底变成了满堂问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提问数量虽多,但问题质量低下,基本都是借助“是不是、行不行、对不对”等方式进行问答。由于课堂提问没有针对性和准确性,难以达到课堂提问的目的,这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1.2 教师反馈不及时,学生主动回答积极性低

提问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有效形式,师生的相互交流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这一系列的活动实现的。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来看,很多教师会忽略反馈这一环节,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没有及时给予反馈,学生往往会感受不到教师给予的尊重,无法通过教师的肯定来获得成就感,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主动回答的积极性降低。一方面,教师的反馈形式单一,一般只会用“对”或是“不对”这样简单的字眼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形式不仅毫无针对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导致学生产生不良情绪,产生相反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的反馈内容往往过于强调答案的正确性,缺乏一些开放性的评价内容,教师的评价反馈过于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性评价,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回答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从而无法检验自己是否对知识点理解透彻,导致学生会产生怀疑自己能力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教师准备的提问环节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导致课堂提问环节变得过于形式化,学生也没有因为回答问题获得满足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3 提问缺乏全面性

部分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的时候,更加青睐于班级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回答,甚至还有些教师经常让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提问面对的是少数学生,其他学生则成为课堂教学的“局外人”。同时,课堂提问不够全面,导致回答问题的学生兴致盎然,而别的学生则无精打采,更不会主动思考。教学的这种差异性会导致学生逐渐产生严重的叛逆、厌恶情绪,其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2.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2.1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初中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因此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是使人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有不同的发展。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用提问引领学生学习。利用问题开展教学活动既能够了解、检查学生课上学习状况,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学生是有层次差异的,特别是一些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短板的学生在课堂上压力较大,因为初中生自尊心较强,他们担心回答不上问题而被教师或者其他同学瞧不起,所以这部分学生不敢也不愿意参与其中,导致课堂提问环节总是少数学生的“舞台”,甚至一到提问环节,有的学生就不敢抬头,也不敢举手。所以,在提问时,教师要重视问题的难度,特别要设置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关注数学课堂上的“学困生”,通过设置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进来。具体来说,要针对学生层次的差异来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无形中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给予学生适时适度的引导与鼓励,用问题引领学生有效学习。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创新,尤其是个别学生的“奇思妙想”;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为了保证学生都能够参与,可以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使学生共同进步。这样不仅能够切实通过提问引导、激励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2 提问应及时反馈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提问的效果,还应做好课堂提问的有效反馈。通常情况下,有效的提问反馈主要包括肯定和否定两种。过多使用肯定性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骄纵的坏习惯,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多的否定评价会损伤学生自尊心,影响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因时制宜,在关爱、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灵活变换评价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可期待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有效的提问评价中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回馈时,做到“量身裁衣”,鼓励其开阔思路、发散性地解决问题。在反馈提问的时候,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细心对待学生的情感,照顾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等,真正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3 精心设计提问,学生能动学习

教师作为初中数学课堂的主导,在课堂上设计教学提问对促使学生能动性学习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设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内容以及形式,包括提问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提问结合教学重难点、提问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问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内容时,可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多个层次的问题:“怎样的图形才是平行四边形呢?是否可以列举出实际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分析平行四边形对边以及对角之间的关系。能否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其他性质?”这样具有梯度性的问题,能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动学习,逐步前进。二是提问的时机。判断课堂提问是否有效,不仅需要看提问的内容,还需要看提问的具体时机。教师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观察能力,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提问时,教师要准确判断学生的认知准备是否充分,看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是否强烈,看提问是否可以对应学生的思维不足之处。教师要在适宜的时间进行提问,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

2.4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问题思考的兴趣

无需质疑的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必然条件中,浓烈的兴趣永远首要条件,因为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习的欲望才能被调动起来,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才可以得到强有力的保证。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对此,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提问模式的应用也要将其视为首要工作,创设理想的问题情境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例如,在《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活动中,笔者选择通过提出趣味性问题的方式开启此次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注意力能迅速集中至一点,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想必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火车轨道,哪位同学可以说出同一条轨道中的两条铁轨存在怎样的关系?”并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呈现于学生面前,以视觉直观的方式带领学生走向深度思考。由于该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较紧密,也能知晓其中的道理,但是就是不能准确地说出两条铁轨之间的关系,所以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了学生的好奇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趣味性所在。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并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之后,笔者并未急于表明谁对谁错,而是向学生明确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并将其进行归纳和整理。最后向学生明确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现象存在这样地关系,本课就针对这些现象进行探究,将其加以科学的解释,进而将本次课堂学习的主题导入进来。

2.5 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当学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反馈以及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思考问题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找准前进的方向,从而更有效地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熟悉以及了解相关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呢?”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结合自己从教材中了解到的知识回答教师的问题。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纠正,避免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影响后续的学习;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弥补学生答案中的不足,告诉学生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通过问题反馈及时帮助学生纠正认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数学课堂顺利展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项充满智慧和艺术性的工作,课堂提问也是如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密切师生之间的互动,用提问引领学生的有效学习和积极探究,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提问环节,优化提问形式和内容,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