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有效教学标准及教学策略探析

2022-02-18

今天 2022年7期
关键词:师生有效性目标

高 静

(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1.有效教学的内涵

1.1 何为“有效”

“有效”一词出自《汉书·元帝纪》:“娄敕公卿,日望有效。”我们将有效或者有效性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1],即通过对某一活动的一系列操作,能够得到正面积极的好的结果,从而实现在这一活动在开始前的预期。“有效”通常表现为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三个方面,如果满足这几个方面,那么我们说这一行为是有效的,反之则无效。

1.2 何为“有效教学”

关于教学的内涵,国内外学者给出了各自的见解,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以后, 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中。[2]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这一理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日本学者佐藤正夫认为, “教学这一词包含了教师的活动—教和学生的活动—学。所谓'学', 就是掌握教材,发展知识、能力、熟巧。所谓'教', 就是传授教材,发展知识、能力、熟巧,就是组织、指导学生旨在掌握教材和发展知识、能力和熟巧的学习活动。”[3]王策三教授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4]由此可见,学者们在教学的理解中都注重师生双主体的地位。笔者认为,有效教学可以看作一种教学理念,它是一种符合教学规律,在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和学生掌握教材拓宽能力的统一活动中取得预期结果的教学行为;也可以看作一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判定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就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或者教学活动结束后是否体现了教与学的效果、效益和效率。

2.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意在如何评判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和学生在减少精力的投入下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使学生有效率的学习、有效果的进步、有效益的发展,即我们要知悉什么要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纵观国内对于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发现,国内对于有效教学的评价虽大多也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标准,但更多的还是与教师绩效考评挂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而没有做到自下而上去深入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观察,只是从理论或成绩方面去测定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评价是片面的,不具代表性的。本文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两方面出发,试图探讨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供读者们参考。

2.1 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2.1.1 是否完成预设的教学三维目标

顾名思义,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学,教学必定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5],落实三维目标教学观,先通过教学构建起知识,掌握必备的技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并逐步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而这也要求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综合考量,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限于课标要求的内容,要把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遵循教学规律,注重学生整体的发展。

2.1.2 是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行师生间良好互动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统一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以前的课堂,是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述知识,学生只需要记住老师所讲的内容,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课堂逐渐变成师生之间互相交流的空间站,在这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去质疑,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见解灵活的掌握课堂的教学流程,营造氛围和谐的教学课堂。《学记》中也曾记载“教学相长”的相关论断,更能印证教学自古就是双向的活动。评价教学是否有效,也理应深入课堂,判定师生双方是不是共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共同来完成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活动。

2.2 评价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2.1 是否全体参与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那么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也需要评判这堂课是不是学生们都有所参与,都跟随整堂课的进度,尤其是小学课堂,一堂无效的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动作,能使学生集中于课堂看似是最基础的要求,实则也最有难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于学生在教师教学活动后能否对构建的知识有长期性的认识与把握,而不仅限于课堂短时记忆的内容或本学科知识的掌握,通过教学建构起来的知识,最终还是要为实践来服务的,来解决生活中不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学到的知识仅限于书本框架中的内容,而没有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那么我们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是没有价值的。

2.2.2 是否主动参与

上述说到评价有效教学的标准在于是否让全体学生参与,参与又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正如于漪在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 一文中所指出的:“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如何热闹,如何掌声雷动,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求知的主动性如何,思想情操方面有无泛起涟漪。”[6]早先也有学者分析了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评价标准,分别是:学生能够全体参与、学生能够主动建构、学生与教师能够多向互动、学生能够积极体验、学生能够自我反思。[7]由此可见,教学是否有效,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是至关重要的,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由内而外的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2.3 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践有效教学, 就是要把有效的“理想”转化成有效的“思维”, 再转化为

一种有效的“状态”。[8]如今的教学要求已经从单一的传授知识、唯分数论转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再是机械性的传输知识,当学生进入迷宫的起点,他们应该能通过自己的思维去主动选择所要走的路径,并能调动自己的思维去寻找最合适的路径。教学过程也应如此,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于教师指导的教学内容给出带有自我能动性的积极反应,这才是真正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也才是有效的教学。

3.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既然我们说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学习活动,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自然也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即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是实现有效教学最根本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提高对教学内容的加工程度及课堂环境的良性构造程度,即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

3.1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目标生成策略

教什么必须放到课堂教学的第一位来考虑。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导,用怎

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和开展,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9]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理应明确也是最应明确的就是要教什么,或者说让学生在课堂中领悟到什么。要落实三维目标的整合,全面制定教学目标。这里的目标生成不仅仅是课程目标中需要完成的部分,更是在教学情景过程中自然而然生成的目标,是课堂师生共同创建的目标,它可能在教师预设的范围内,也可能是偶发的目标,但想要达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更加需要教师对整体目标的感知和课堂灵活性的把控,需要在自身不断反思提高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

3.2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策略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参与在这堂课程中,而不是一个局外人和旁听者。但是这种互动并不是教师与某一个学生来进行的,而是尽可能兼顾所有的学生,如教师只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探讨,那其他的学生会认为当下的活动与自己无关,他们可以去做自己更加感兴趣的事情。如今我们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同时兼顾班级内几十个学生,这对课堂互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建议穿插小组教学的方式,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之间无障碍的交流,各抒己见,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他们的想象,在这里不得不提出的就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时的有效性,课堂中有教师教的部分也要有互动讨论的部分,互动的问题一定也是能吸引学生们的目光和好奇心的,只有当提问和交流都是正向积极的,课堂教学的互动才能有效完成。

3.3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策略

教学反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往往是容易别忽视的环节,怎样的反馈和评价是准确有效的呢?答案应该是适合,这个适合包含多种的含义,反馈的时机要适合,在学生回答完毕后,要及时的给出反馈意见;反馈的语言要适合,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为了鼓励而鼓励,明明学生回答的方向是错误的,还会反馈“你回答的真不错,你真棒”,这样下去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就不会经过认真的思考,回答的答案自然也是随口的呼之欲出;反馈的方式要适合,当学生回答出的某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他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怎么得出的这个答案,然后再去作出相应的评价,而不是死板的对照正确答案对是对错是错,适时的容错是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的气氛,产生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师生有效性目标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