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方向、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

2022-02-18

教育观察 2022年19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体系

杨 拓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正从理论走向实践、从雏形走向体系、从试点走向覆盖。在此背景下,把握其着力方向、厘清其发展困境和探索其发展进路,成为将其推向深处、落到实处,在授业中为人传道、在教书中传道育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的根本要旨所在。

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方向思考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新时代教育课程理念的创新和升华,其着力方向不仅是对部分或特定课程、节点、阶段等进行考虑,更是从全过程、多主体、深层次等进行引领和完善,致力聚焦高等教育改革鼎新,努力构建人才协同的培养体系、专思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显隐结合的教学体系。

(一)构建育人目标与育才目标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要旨,深切地诠释了育人与育才的关系,即“育人”在培养人才中处于本位,“育人”以“立德”为导向,“育才”以“育人”为引领,以“育才”撑持“育人”,达成“育人”与“育才”相衔接的“树人”目标。为此,我们应努力将以“育人”为导向的思政教育融入以“育才”为支撑的专业课中,充分挖掘以“育德”为引领的专业课中的思政要素,并使二者深度结合,达到价值引领、知识讲解、能力培养的三重统一,构建以思政工作体系为导向,融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协同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知识汲取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对各类专业课具有导向作用,专业课则有力地强化了思政课的教学效度和育人质度,二者在协同发展中努力建构“大思政”育人体系,助力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作为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主体,高校教师在意识层面应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在实践层面应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科特质及校本特质深入挖掘分析并应用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关联点与契合处。其他各主体也应相互配合,推进各领域、各层面、各元素的协同整合,完成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使二者能够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三)完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在高校教学体系中,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常常是相互联系对应的两种基本的教学形式。显性教学因其本身具有组织性、直接性和外显性,具有惊涛拍岸的巨大声势;隐性教学则有隐秘性、间接性和陶冶性的特征,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因此,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学生特性和学科特征为导向,以合理的内容供给、方法实施与结果评估为过程,将显性的专业课程与隐性的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努力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支撑的教学体系,真正做到在润物无声中立德育人。[1]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分析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新课改的尝试,是“大思政”教育理念、德育教学理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强调在授业中育才、在教书中育人,以内容为载体来引领思维,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程思政建设理念自正式提出并成功实施以来,获得了党中央、教育部和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教师能力不足、课程内容不融、学校管理不善等些许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师能力不足: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协同化教学不易推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教”的主体,担负着育人的责任,在引领学生察器求道、转识成智的途中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教师的育人质量影响着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各课程的育人作用是无意识的,但是开发育人资源和完善育人过程却是有意识的。就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施行效果来看,教师专业素养与思政使命担当显然不够匹配。从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来看,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后,各类高校在理论上积极响应,大力推进课程思政,但实际上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却没有在高校形成思想共识和实践自觉,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入耳入心地接受这一理念,在价值理性与工具人格的融合中,高校教育者对课程与思政、教书与育人的耦合同构出现了一定的理解偏颇,这直接影响了课程思政的认可性、感染力与实施度。[2]从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来看,部分教师对思政目标的合理设定、思政资源的有效挖掘、思政术语的梳理使用等能力不足,未能遵循专业属性、学科依据、思政特质相协调的原则,其教学过程中出现构筑之难、和合之难、厉行之难,影响课程思政的灵活性、贯通性与有效性。从教师的协作水平来看,一些高校尚未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使得各科教师缺乏高效的信息联动互通渠道,造成单一主体的“各自为政”现象出现,这一现象不仅限制了教师之间的情感共鸣,还阻碍了学科交叉的深入探讨,不利于课程思政潜隐性、融合性与整体性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不融: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及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使其承担了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双重任务,在潜移默化地发挥育人功能的同时,更好地反馈到学科本身。而一些高校中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衔接依然不够。首先,受惯性思维“学科保护主义”的影响,课程思政并没有明确的德育指标且成为“孤岛教育”,很难从传统“专业理论—教学实践”的相应关系转变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的多维立体关系,很难从固有线性对接头脑革新为立体衔接思维,很难从分门别类的课程体系增辟为同向同行的育人体系。其次,思政教学离不开思政理论研究和专业德育学科体系的支撑,思政本质供给依旧滞碍于专业课程教授层面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浸润到学科系统与实践探求中,因其缺乏稳固的学科根基,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难以得到有机衔接。最后,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教学内容的恰当取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教学设备的多样选择、教学资源的深度挖掘、教学主体的专业素养及彼此之间的重组建构提出了更高远、更新颖的要求,而这一具有操纵优化性的元素组合便受到了传统规定性、逻辑性与单一性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现实挑战。

(三)学校管理不善:思政广度与树人效度机制不够完善

课程思政对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把握思政教育实效性、完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要的核心价值定位,如何在思政建设广度上提升立德树人效度,是高校课程思政的肯綮,这不仅需要从课程体系完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进行努力,而且需要从管理上进行制度驱动性的改革。在认知方面,由于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还不能推行普及性的原理支撑和实施范式,高校教育主体易对其产生差别认识,思政工作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高效融合很难推进。在运行机制方面,受高校内部条块分割的教育体制运作管理模式的影响,一些高校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意识形态政治工作,致使宏观制度安排缺位及顶层统筹规划不足,出现工作主体定位不明、组织不善、协同不够、支撑不足、操作不准确等现象,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深度与立德树人的效度。在评价方面,我国高校考核评价制度忽视育人指标,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一些高校目前虽极力主动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积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但依然没有形成一套合理的项目考核、绩效激励、合理监督、考核评估管理制度,使得在推进课程教学思政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诸如审核虚假、驱策缺位、监察功利、评价片面等问题,阻碍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全面性、完善性,导致德育质量的效度难以实现。

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进路探索

课程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显隐结合为方法、以协同育人为任务。站在历史的新时代,高校应形成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协同机制,从教师、课程、管理的多主体视角出发,促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走向“善治”之道。

(一)教师协同化:以培训与协助为着眼点促进教师队伍的素养提升

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始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是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

1.利用外在输入与内在激发相结合的形式,强化教师课程思政观念

积极开展政策宣传、专题讲座、网上学习等,引导各专业教师理解与课程思政相关的会议文件和基本精神,使其改变传统课程教学思维惯性,明确教师的知识传承与价值引领,为其实施课程思政提供实践意识和潜在动力。还要组织教师参与以课程思政为主旨的科研项目,创设科研基金,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研究意愿。

2.打造多形式、深维度、立体化的培养体系,提高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思政能力

要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开展沙龙活动。以院系为单位,选取学院的骨干教师,围绕课程思政这一主题,进行课程教学的分享,从而以点带面地实现思政建设的广度覆盖与效度提升。要结合新时代国家发展,将专业知识与当下德育前沿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与之契合的思政元素,将所学知识置于国家与社会的横向维度,置于历史与现实的纵向维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还要邀请全国优秀教师等模范人物和相关领域知名学者进校讲座,或组织教师观看课程思政建设试点成功的教学案例,依托网络平台和教学基地开展理论知识培训和教学实践演示,结合本校实际与特色,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

3.明晰各类课程教师的定位,加强教师协作能力

思政课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用隐性语言和行动在文化素养、政治修养、课程教学上引领课程思政建设方向。通识课教师在深化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同时,要关切学生成长所需,明晰学生言语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课程让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专业课教师应以切实加强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统一和思政课程教学育人与高校文化课程育人之间的融合为主要抓手,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频共振、同向同行。[3]

(二)课程整合化:以融合与引领为突破口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呈现

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是其着眼点和出发点。各级各类高校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构建全课程和全过程的内容体系和同向同行的育人体系,在全覆盖的内容体系和育人体系中协同塑人。

1.构建“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相互融合的联动体系

思政教育需从立德育人的要旨出发,将自身价值导向与核心本质渗入专业课学科内容中,发挥其对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引领导向功能。专业课程需从自身的固有特质和专业边界出发,在思政教育系统中择取与自身契合的理论资源和价值坐标,发挥教学要素的专业优势,深刻挖掘自身所蕴藏的思政元素和要点,明确进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关键点和支撑点。通识课作为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需充分汲取蕴藏在通识课背后的教化力量,弥合“习知”与“养德”似断还连、若即且离的关系,从要素互动、结构互动、功能互动与环境关联性互动四重维度实现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三方教师应具有系统思维和联动意识,推进三方教学系统的整合与优化重组,将各自生硬僵化的知识呈现转化为课程思政的育人优势,实现思政、专业与通识的浸润和合。

2.打造符合学生实际和地方需求的思政示范课程

结合本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打造“点状类”的试点课程、“线类”课程和“面类”课程。在“点状类”“线类”和“面类”的试点课程建设中,重塑评估尺度、完善教学目标、发掘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以点引线、以线带面的课程推进,以圆为中心辐射示范的课程带动,形成高效可连续、良性可循环的课程体系。

3.加强课程思政的基金建设

各类高校应建立课程思政专门的科研基金和专项课题,投入相应的思政教学研发经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焦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调动不同专业教师依据自身能力、课程特质、学校特色等进行教学改革研讨,引导其开展专题攻关,破解难点问题,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厚植学科专业理论基础教学意蕴,反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三)管理系统化:以统筹与保障为切入点健全学校管理的顶层设计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新颖的、繁杂的体系工程,要避免其流于形式,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尤为重要。为此,需从主体领导责任机制、激励监督驱动机制和绩效评估考核机制三重维度进行切入。

1.明确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

精准定位高校各级党委的工作主体领导责任,建立以各级党委为主要核心的高校课程教学思政专项工作组织,强化高校各级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对高校课程思政工作进行自上而下的教育体制改革与贯彻落实,构建校党委—基层党组织—党员相互协调贯通的三级联动工作管理体制,形成校党委重视、宣传部引领、教务处核查的逐级落实,在顶层设计中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统筹兼顾课程思政建设的各要素、各层次、各维度,集中有效资源推进其进程。

2.建立健全课程思政驱动机制

应将正向驱动的激励机制与思政教学参与度、社会贡献价值度直接挂钩,例如,可以增加思政教学在薪酬待遇、业绩考查、职级调动、职称晋升的具体密度,组织教师开展思政教学精品课、模范活动课、典型示范课,通过设定标准评选思政教学新秀骨干

教师、优秀教师、杰出教师,促使高校教师能够自觉主动而非集体动员式地参与思政教学建设,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而对规范约束的监督机制来说,要将思政基本要求和价值理念始终贯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对各学科任课教师思政教学方案的随机检查、教学内容与课程实施的互动旁听综合督导、教学效果的严格考核综合评估等措施,来引导高校教师在教授思政知识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从而更好地践行筑德育心、树德育人、铸魂立德的神圣使命。

3.构建科学合理、高效完善的评估体系

系统的评估体系是为了保证教育主体的思政能力得以螺旋式纵向上升、递进式逐项发展。在持续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将评估体系与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统筹起来,与各项工作效率的评价统筹起来,与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的评价统筹起来,推动思政工作实现“虚”功“实”做,构建以育人成效为旨趣的评估体系,实现课程思政的可视化。[4]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漫长而迟缓的体系工作,需要各部门主体紧密协作,从高校教师、课程、管理方面逐步进行综合改革,努力消除高校教师能力不足、课程内容不融、学校管理不善等现实阻碍,树立多部门主体,全校各课程、全过程、多层次、全员参与育人的新理念,真正做到高校思政人才培养“育人”与“育才”的相互统一。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