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2022-02-18陈飞霞

今天 2022年13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幼儿

陈飞霞

(莆田市仙游县鲤南石鼓山幼儿园 福建 仙游 351200)

引言

幼儿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发芽期,他们就好像白纸一样,能够被无数种可能性所填满,能够展现出极强的可塑性和机动性,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才更应当抓住幼儿的性格特征,刺激幼儿的感官和大脑皮层,引导他们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进而产生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这里,学习品质作为影响幼儿人格和性格的重要基础,也必须获得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教师需要把幼儿成长和学习品质培养充分的连接到一起,进而灌溉给他们正确的三观,让幼儿的潜意识萌芽是足够积极向上的。

1.学习品质的逻辑内涵和制约因素

学习品质展现的是人生早期发展中唯一牵涉到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行为模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这里,不同学者对学习品质的内涵作出了多元化的解读,一些学者认为,学习品质牵涉到个体的创造力和灵活性,同时还包括个体在应对挑战前所展现出来的表现力。另外,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学习品质本身是具有极强的观测性的,能够与幼儿的实践活动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幼儿往往在参与特定的活动和实践之后,才可以展现出特定的品质和特征。而且,国内部分学者也认为,学习品质牵涉到儿童的态度和学习方式,能够进一步稳定幼儿的成长心态和情绪,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探究,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和阅历。

学习品质牵涉到三个层面,首先就是情感,其次是动机维度和行动,最后就是行为维度。情感指的是幼儿面对学习时所展现出来的情绪倾向,包含兴趣、学习动机这些基本的要素。而行动对应的就是学习中的投入程度,例如专注力和坚持力等等。

1.1 影响因素

其一就是主体因素。幼儿是思维意识独立发展的个体,他们在实践中所展现出来的品质是存在差别的,如果幼儿本身就是易养型,那么他们的学习品质也可以在综合维度上展现出较高的水准;如果幼儿本身是难养型,那么他们的学习品质也自然会相对较低;若是中间型的幼儿,那么他们学习品质的发展也是较为适中的。早在之前,学者孙燕就已经针对5~6 岁的幼儿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如果幼儿是男性,那么他们展现出来的抗挫折能力、好奇心和逻辑分析能力是更加突出的;如果幼儿是女性,那么就会展现出更强的坚持力和专注力。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情境的影响下,如果幼儿展现出的问题行为越多,那么他们的学习品质也是相对更差的。

1.2 环境因素

其二就是环境因素,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主要牵涉到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层面。就家庭因素来讲,家庭是幼儿最近接触的社会场合,如果父母展现出来的地位本身就相对优越,那么幼儿也更有可能获得充分的资源,他们也会展现出更强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对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来讲,幼儿的发展也会受到更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幼儿家庭发展也会和幼儿学习品质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就学校这一层面来讲,如果学校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更加具有创新价值的,那么幼儿也自然会受到更加全面的刺激,他们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主动地沉浸在实践活动中,并由此来积累知识和经验[1]。

2.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基本现状

2.1 认识相对欠缺

有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品质培养的意义,他们只是把这一概念简单地界定为行为的养成,并没有真正去引导幼儿思维和意识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展开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设计的科学探究内容也是相对单调的,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探索性,并不能有效地激发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部分教师自身的科学知识储备也是相对欠缺的,他们无法在课堂上提供有效的帮助,久而久之,幼儿的天性也受到了明显的打击和限制。

2.2 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早在之前,教育部就已经针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意见,意见中明确强调,教师必须要提供多元化的探究材料,为幼儿打造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原理,让幼儿可以真正接触大千世界,感受到生活的魅力和美好。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在选择科学材料的时候,都会使用一些已经成型的产品,很少会真正带领幼儿进行自主制作,这就无法刺激幼儿的科学思维。而且,部分幼儿园并没有明确划分出科学活动的区域,没有对科学材料做出准确的分类,这就无法为幼儿保留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余地,幼儿只能就现有的成品展开成就,他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潜力。而且,教师在课堂实践的时候,大多都会依赖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历史经验,通过反复的演示来加深幼儿的印象,这种一言堂的模式也无法提起幼儿的兴趣,反而会让他们产生极大的审美疲劳。

3.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3.1 突出形式和内容的延伸

教师不能只是把自己当做课堂的掌控者和支配者,而是要尊重幼儿的个体身份,要真正成为幼儿的倾听者和支持者,让他们在活动中大放异彩,迸发出更多的奇思妙想。具体来讲,教师要从幼儿的眼光出发,选择合适的科学材料和科学手段,提高整个班级的参与度,同时,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范围和学习能力,这样才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成就感,不断积累自信心,产生更多的内在驱动力。在这里,教师要降低对单项讲授教学法的依赖要组织幼儿形成不同的团体,把他们分成规模相当的小组,引导每名幼儿承担不同的探索任务和责任,这样一来,幼儿就会更加主动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疑惑和不解,他们会更愿意和外界进行交流,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2]。当一个小组的探究告一段落之后,小组成员积累的成果也可以发挥出引导作用,也就是说,同伴和同伴之间的互助可以发挥出更加强大的震慑力量,甚至会优于教师带来的影响。

3.2 突出环境和氛围的塑造

教师必须要让幼儿有更为宽广的探索空间和天地,这样才可以让他们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体来讲,教师要先从物质环境出发,认真分析现有的室内资源和室外环境,尽可能地让幼儿获得资源上的补充、盘活材料共几遍,引导幼儿主动提出疑问,并进一步探究问题的答案,幼儿需要不断地了解材料的特征,这样才可以让科学探究变得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行性。同时,教师也要塑造更为轻松的心理环境。如果幼儿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是他们的能力暂且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就要据此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并不能一味地批评或者是指责,必须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肯定和支持,引导他们用放松的心态去看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在这里,教师要不断打磨自己的语言艺术,尽可能委婉地指出幼儿的缺点和不足,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虽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尚且不足,可当他们回顾自己来时的路时,依旧是可以从中汲取养分的。也就是说,教师要保持兼容并包的容错心态,即便是发现幼儿实施一些破坏性的行为,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将这些破坏性行为作为创造力展现的标志,鼓励幼儿大胆放开手脚。

3.3 保证材料的定期投放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强调,幼儿本身就处于人生成长的初步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都是极为强烈的,一旦接触新事物,就立刻会分泌奇妙的多巴胺,这也就说明,幼儿会受到多元化探究活动的影响[3]。此时,教师就必须做好材料的筛选和补充,可以直接邀请幼儿和自己一起准备材料,收集生活中的有用素材,让幼儿真正体会科学探究的深刻价值,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教师在筛选材料的时候,也要积极吸收幼儿的意见,要让幼儿充分发表内心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一来,他们也会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有,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体会到原生态的大自然,例如,教师可以让他们感受天气的变化,观察动植物的生长,或者是提炼一些社会中的科学现象,让幼儿感受到更为真实的科学变化,由此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印象和理解。

3.4 渗透家庭的力量

从上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家庭是影响幼儿行为发展的重要主体,父母也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幼儿展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幼儿会大胆的去实践,即便是失败也不会气馁,反而会越挫越勇。对此,教师必须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渗透家庭的力量,要积极与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互相针对学习品质进行探究和分析,引导家长转换思维认识上存在的误区,通过持续性的对话来观测幼儿学习品质的变化动态。同时,教师也要给幼儿的家长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分享一些实用性的引导战略和方法,让家长在家中也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这里,家长要尊重幼儿的探索权和话语权,无论幼儿有什么样新奇的想法,都要尽可能的保持尊重和鼓励,这样一来,幼儿就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他们可以更加肯定自我的价值。例如,教师可以直接为幼儿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幼儿在课下回家后灵活搭建积木,此时,家长就要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让幼儿把积木堆叠成不同的形状,并尽量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你为什么会想要把积木搭成房子?如果你自己去设计房子,你希望房子的外观是什么样的?由此,幼儿也会更进一步地展开深入思考。另外,在科学探究活动正式落地之前,教师也要邀请家长到园内进行参观,双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4]。

结束语

总得来说,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是任重且道远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也是永无止境的,教师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文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延伸、环境与氛围的塑造、材料的多层次投放及家庭元素的渗透这几个角度,论述了科学探究活动优化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学习品质的价值和特点。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幼儿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