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00后”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培养路径探析

2022-02-18

今天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生责任感

姜 维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都匀 558000)

引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每个人都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都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作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再次对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承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责任,还要努力培育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00 后”高职生特点及社会责任感现状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的责任感培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注重实践养成,才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1]。有数据表明,“00 后”的数量约为总人数的12%,他们是跨入新时代的一代、是特殊的一代,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00 后”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追求自我,勇于尝试和接受各种新鲜事物;二是追求平等,渴望以一个平等的角度去与长辈交流;三是自信大方,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使得他们更多地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

“00 后”中的多数是独生子女,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有着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家庭成员对其极尽宠爱,导致他们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责任“份额”较小,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也难以感知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在从家庭转向社会的成长过程中,“00 后”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是自我认知不全面、缺乏社会实践,加之“00 后”高职生个性张扬,做事时往往注重个人的体验而缺乏集体精神,这些都使得“00后”高职生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难以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发展中承担的责任。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重视技术技能培养,往往忽视通过课堂主渠道、课外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再者,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较为单一,“00 后”高职生对思政教育活动“不感冒”、参与感低,一定程度上来说减少了对“00 后”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渠道。“00 后”高职生信息接收渠道较多,不能辨别享乐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等降低社会责任感的信息。

2.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生成机理分析

社会责任是每一个人应该积极承担的责任,个体不同的成长环境,思维、个性、价值观念等都不相同,所感知到的社会责任感也不尽相同。社会责任感是一种职责和义务,拥有良好品格的人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探析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首先,前提是明确的责任认知,“00 后”高职生的成长环境等原因使得他们在这一方面是有所缺失的。责任认知是一种认知观念,是人们处于自己的思想对某件事情产生的善恶是非的判断。具体来说,责任认识中囊括了责任的内涵、责任的意义、责任的原则、如何履行责任等等内容。拥有责任认知能力的标准则是个体基于自身的责任意识来划定自己的责任范围和能力。其次,则是责任情感,责任情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责任情感在基础的责任认知上升华为一种共情的能力,当人们在社会中遇见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时对其产生的怜悯、同情,或是自身心理产生的愧疚、自责等等情感都属于责任情感之一。所以说社会责任感的生成不仅需要人们清晰地认知什么是责任,自己能够承担的责任范围是什么,如何去承担责任,还需要人们可以出于责任感产生心理的波动和情感的共鸣。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得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出于内心的责任情感失去意识到责任的产生并执行对应的责任活动。除此之外,还有责任意志和责任信念,责任意志是社会责任感生成的保障,责任信念则是社会责任感生成的动力。而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学生往往没有产生很强的责任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容易产生责任情感,所以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也很弱。所以,“00 后”高职生需要进一步从实践活动中积累自己的责任感,锻炼自己的责任意志。对于他们来说,最直观的社会责任就是好好学习,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养成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运用自己所学专业技能为社会进步发展、现代化强国建设出一份力。

3.“三全育人”视域下“00 后”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探析

3.1 落实“全员育人”,强化教育协同

“00 后”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育工作和责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学生本人、学生的家庭、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决定了构建“00 后”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的对象不应该是某一方,而是要多方联动,形成各个层面共同协作的工作格局。构建“00 后”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首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00 后”高职生的主要特点是他们更希望得到尊重,更希望与教师、家长等展开平等的对话。所以“00后”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自由的个体,解决心理或思想相关的问题最终还是回归到学生自己身上。教师方面,一是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因材施教”,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生活状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更好地掌握“00后”高职生的“动态”。二是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想学生所想”,围绕当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学生共同思考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而不是一味地“灌输”。三是教师充分利用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能力,在“00 后”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教育主导、思想引导、实践指导,教师不仅需要站上讲台以长者、以教师的身份阐释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更需要走下讲台设身处地与学生共情、共鸣,体会学生的想法。最后还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学校方面,一是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做到家校合力育人,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在学校的联动下,家庭则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并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二是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校沟通合作的平台的方式,全面掌握学生面临的困境,及时通过讲座、一对一辅导、班级活动、团组织生活会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最后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学校、家庭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添砖加瓦”,最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多层面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总的来说,一个良好的家庭榜样,一个积极的学校教育,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一定能共同培养“00 后”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

3.2 落实“全过程育人”,丰富教育内涵

首先,学校要帮助学生在适应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00后”高职生进入高职后需要熟悉新的环境,需要重新接受自己的新角色,还需要与新的同学接触,这个时候学生心中的迷茫感会比较强烈。而高职院校就要在这一阶段,通过各种活动对高职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例如,以“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产生,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带领新入校的学生熟悉学校在生活、学习、参加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让新生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体会到了高年级学生身上所展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学生在适应阶段过后的探索阶段,已经熟悉基本的学习生活情况,他们会渴求对专业技术技能知识的学习,寻找新的兴趣爱好,结识新的同学。这时候学生的新鲜感和趣味性会有所降低,高职院校团组织就通过第二课堂、到养老院、特殊学校开展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为学生创建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活动或工作的平台,鼓励学生去感受帮助他人带来的成就感。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找到发展目标,经过探索阶段的各种实践活动,学生逐渐体会社会责任感带来的心理变化,与此同时,学生也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需要针对学生的人生规划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规划一个能积极融入社会的发展方向。最后,学校需要整合资源,帮助学生平稳地从“学校人”过渡到“社会人”的角色。学生完成学业便通过工作岗位或是继续升学的方式进入社会,无论是哪种途径都需要学校帮助学生整合相关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身份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就要加强与家庭、与社会、与企业的沟通合作,拓宽学生发展的道路,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学校在各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的平台及帮助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学生也能在得到帮助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感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析“00 后”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并基于此探索“00 后”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社会责任感缺失带来的不良行为时常被“曝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也让人们忽视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而“00 后”高职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见证者,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将个人成长融入到时代发展、国家命运之中。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高职生责任感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