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地区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2022-02-18刘春玲郜华桥刘新凤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1期
关键词:溶解氧鱼苗规格

○杨 瑞 刘春玲 张 磊 郜华桥 高 勇 王 顺 刘新凤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嘎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由于其没有肌间刺、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据调查,仅北京、天津、河北等城市黄颡鱼的日销售量在20000kg以上,市场价格达到26-38元/kg,已经成为继鳜鱼、生鱼及鲈鱼之外的重要淡水养殖鱼类。

北方地区缺少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积累,在生产过程中盲目照搬“四大家鱼”的池塘养殖管理经验,养殖户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探索出适合北方地区的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措施,我们引进了“黄优一号”杂交黄颡鱼苗种,进行池塘精养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面积8亩,长方形,东西走向,水深1.8m,保障黄颡鱼喜欢弱光的水体环境,池底平坦,池塘保水、保肥性能好,进排水方便,配备一台3kW叶轮式增氧机。养殖水源为独流减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准备工作

清塘,在冬季将池水排干,清除淤泥,晒塘1个月至2个月。用生石灰干塘消毒法,灭杀病原微生物和清除野杂鱼,同时起到改良底质作用。每亩用生石灰150kg,15天后开始进水,进水口用80目筛绢过滤,水位达1.5m。

3.培养基础饵料

3月中旬池塘施用基肥,每亩施经发酵好的鸡粪150kg,培养水体中的天然生物饵料。4月底水温在18℃以上时使用“混杀宝”杀死池塘中部分枝角类,2天后全池泼洒EM菌+芽孢杆菌,每亩用量为30000×10cfu的活菌,稳定水质,7天后水质达到藻类以绿藻、硅藻等为主,原生动物量丰富。

4.鱼苗选择及放养

4.1 鱼苗选择

鱼苗来源于具有苗种经营生产许可证的厂家,规格20-30g/尾,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

4.2 鱼苗放养

5月20日投苗,天气晴朗、风力较小,上午10时在池塘上风头投苗,投苗2小时之前全池泼洒维生素C200g/亩+葡萄糖1kg/亩,提高鱼苗的抗应激能力,投放情况详见表1。

表1 黄颡鱼投放情况表

5.饲养管理

5.1 水质、底质调控

良好的水质和底质是杂交黄颡鱼养殖的前提和保障,养殖期间交替泼洒氧化性底改和分解性底改,前期10天1次,后期每3-5天1次,以保持良好的底质环境。定期泼洒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抑制有害菌繁殖,培养绿藻、硅藻、隐藻等有益藻,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35cm左右。

5.2 饲料选择及投喂

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要求较高,我们使用的是“海龙牌”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8%-40%,符合黄颡鱼生长所需营养需求。

养殖初期每天上午7-8时,下午4-5时各投喂1次,投饵率3%-5%,投喂一个月的时间发现黄颡鱼上台率较差,生长速度缓慢。由于黄颡鱼喜昼伏夜出,有晚间摄食的生活习性,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根据天气与水质对投饵时间和投饵量进行调整,每天上午4-5时投喂一次,占日投喂量的1/3,晚上7:30-8:30时投喂一次,占投喂量的2/3,每次喂60分钟,并按“慢、快、慢”的节奏投饲,避免养分溶失。

6月28日,在定期抽样时发现,黄颡鱼出现体色色素变浅,俗称“香蕉鱼”现象,且规格越大的鱼颜色越黄,规格较小的鱼颜色无明显变化。黄颡鱼体色的变化除了与水域环境条件、疾病等影响体色的因素有关,重要的就是饲料物质对养殖黄颡鱼体色的影响,通过排除水质环境影响因素后,我们检查了饲料并没有出现发霉、变质等现象,但是临近保质期,营养成分严重损失,我们与经销商电话沟通此问题后,及时更换了饲料,继续定期进行抽样,详细记录其生长情况,换料一个月后杂交黄颡鱼体色恢复正常。

5.3 病害防治

主要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方针。首先稳定水质,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色、透明度、pH值等要保持相对稳定,水中保持高溶氧;在进入6月份以后,在饵料中定期添加三黄粉、氟苯尼考,每月拌料一次,连续投喂7天。

7月5日,在投喂饲料时发现杂交黄颡鱼吃食情况较差,上台率明显下降,我们经检测水质发现这段时间水中溶解氧保持在7.9-8.2mg/L,亚硝酸盐和氨氮处于正常范围,藻类组成也相对稳定,水质情况良好,经过镜检发现杂交黄颡鱼鳃上感染少量车轮虫。车轮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大量寄生时影响鳃的呼吸,使鱼呼吸困难而死亡,车轮虫因为抗药性越来越难以杀灭,使用常规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难以起到有效的杀灭作用,黄颡鱼属于无鳞鱼,对现有的杀虫剂大多比较敏感,因此治疗黄颡鱼车轮虫病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采取投喂配合外泼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外泼“中水华峰·本草虫净”2遍,同时在饵料中添加“本草虫净”,连续使用4天后鱼表现正常,镜检发现鱼鳃车轮虫也比较干净,取得了不错的实际效果。

二、试验结果

1.水质检测情况

养殖过程中对池塘水质进行检测,主要检测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数据显示,杂交黄颡鱼生长适宜pH值为8.0-8.4,溶解氧在7.0-10.0mg/L吃食上台率最高。

2.出塘销售情况

10月20日出塘上市,杂交黄颡鱼平均规格达175g以上,成活率75%,其中175-200g规格占比达80%,平均产量980kg/亩,出塘价格28元/kg;350g-400g规格占比达20%,平均产量517.5kg/亩,出塘价格32元/kg,总产值35.2万元,亩效益1.2万元,详见表2。

表2 效益情况表

三、分析与讨论

1.杂交黄颡鱼的色素细胞非常敏感,其体色变化与饲料有重要关系,如果饲料营养不足会影响到杂交黄颡鱼黑色素细胞的迁移、分化和生长发育,导致皮肤中成熟的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密度异常,进而影响到鱼体的体色状态。因此在杂交黄颡鱼养殖过程中要选择优质专用膨化饲料,检查饲料配方和饲料原料的质量,采取排除有害饲料物质、保障足量的维生素等技术措施。

2.杂交黄颡鱼疾病的防控关键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善水环境,二是增强杂交黄颡鱼体质。杂交黄颡鱼属于无鳞鱼,如果感染疾病一般的治疗药物对其伤害较大,难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要从改善水环境和增强杂交黄颡鱼体质着手。养殖过程中使用蜡样芽孢杆菌等调节水质,维持充足的溶解氧和保持良好的微生态环境;使用干酪乳杆菌、丁酸梭菌等拌料投喂促进饲料的消化和抑制杂交黄颡鱼体内有害菌繁殖。

猜你喜欢

溶解氧鱼苗规格
C龙
悯农
大权在握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运用手持技术测定“蓝瓶子”实验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
鱼能否在水以外的液体中生存
控流优选鱼苗检疫器
环境条件对上海蕴藻浜水体沉积物Ni释放影响的研究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