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广播戏曲节目的创新之路

2022-02-17王菁芳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0期
关键词:听众安徽广播

◎王菁芳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 合肥 230001)

在文化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戏曲节目似乎离我们已经渐行渐远。但是实际上,戏曲节目依然有着比较旺盛的生命力。比如,安徽广播电台戏曲广播(FM99.5),作为安徽省第一家专业的戏曲广播电台,从2008年开播至今,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收听率,安徽戏曲广播的定位就是“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声”,主要就是以黄梅戏剧种宣传为主,再加上皖南花鼓、皖中庐剧和皖北梆子这三种最彰显安徽地域特色的辅助剧种,形成了以安徽戏曲特色文化为宣传主基调的一种传播模式,他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收听群体,这些听众大多年龄偏大,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消费能力,且对节目的忠诚度非常高。

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崛起,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越来越丰富,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其中也包括戏曲爱好者,他们可以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更加便捷地收听和观看戏曲表演,而不需要再守在收音机前。同时,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传承和发展不能仅仅靠一批年龄更大的艺术家和受众,要让古老的戏曲文化走进和融入现代生活,仅靠嘴上的宣传和少数人的推进是不够的,必须让青年和中年一代人对戏曲文化和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它的唱腔、内容和表演程式。一方面,广播戏曲节目的传统受众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正在不断流失,其受关注程度在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广播戏曲节目要更好地发挥传承戏曲文化,弘扬戏曲精髓的媒体职责,必须要适应新形势的转变,在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新时期广播戏曲节目创新的原则

(一)从听众需求出发,实现交互式传播

广播戏曲节目是办给听众听的,最终是为听众服务的,因此,要更好地留住观众,有效发挥传播影响力,必须要先了解听众需要什么样的节目,从听众的需求出发,建立一种交互式的传播方式。

广播戏曲节目在传统媒体时代与听众的交流渠道是很少的,或通过电话,或通过语音留言,或通过写信,既麻烦,而且信息反馈也很不及时,节目一般就是从广播到听众的单向传播。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受众可以凭借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工具随时随地对信息加以评价,也可以发布信息,而且受众还掌握了充分的选择自主权,只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信息传播渠道。这样一来,传统广播戏曲节目单向传播模式的弊端被不断放大,比如,忽视受众个性化需求,偏离受众兴趣爱好。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只有通过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平台,搭建起与听众充分互动交流的渠道,例如,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让听众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快速便捷与节目交流,发表看法,这样既服务了听众,又拉近了和听众的距离。

(二)借助戏曲专家提升听众的戏曲欣赏水平,扩大受众群体

如果要问现在为什么戏曲节目的听众群体老龄化现象严重?为什么中青年和少年不爱听戏?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很多人听不进去,觉得戏曲太拖拉。确实,听戏可能不仅仅是听唱腔,戏曲是与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紧密相连的,必须让听戏者清楚这出戏讲的是什么故事,承载了什么样的情怀,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可能才会激发人们的听戏兴趣。笔者在刚办戏曲节目时,其实对很多戏曲唱段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在节目中就会多放唱段,很少有讲解和主持的环节,自己对节目都不是很满意。后来笔者就发现,安徽其实有很多的既会说又会唱的戏曲专家,他们对于戏曲背后的故事和典故如数家珍,可以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所以就把这些专家请进了直播间,让他们在直播间说戏,欣赏名家名段,在听戏中说唱词、讲历史、说故事、讲唱腔特点,让听众和我一起学习戏曲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了解戏曲人文。这样做得收获巨大,不仅老一辈的人爱听,而且还吸引了很多年轻的戏曲爱好者,他们在听故事中,慢慢地爱上了戏曲和戏曲文化。

(三)借力新媒体,发展融媒传播

广播戏曲节目在新媒体要实现突破和创新,还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力量,学会借力新媒体,发展融媒传播。现如今单纯守在收音机前收听戏曲节目的听众已经越来越少,哪怕是“银发一族”,他们中有很多人会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在网上和音频端点播收听戏曲节目。因此,广播戏曲节目就必须不断拓展传播渠道,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传播,方便听众随时随地碎片化接收。

二、新时期广播戏曲节目的创新方式

(一)办节目的观念必须创新

所谓节目观念的创新,是相对墨守成规的节目观念而言的。在新媒体时代,依然沿用传统的广播节目理念是不可行的,必须要树立新的广播节目市场观念,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保证节目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的前提下,遵循新的信息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从听众角度出发,不断更新办节目的理念,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第一,要勇于求变。要让节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往其中注入时代的新元素,即使是一档已经拥有一定听众基础的常态化戏曲节目,也要经常性地变动,让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不断创新,以新面孔出现在受众面前,不断给他们带来新鲜感。第二,要注重节目包装和品牌营销。以往很多传统广播人的办节目理念,就是埋着头做内容,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现如今这种传统的节目经营理念已经过时了。在媒体传播渠道和节目类型异常丰富的今天,受众可以做出的选择实在太多了,优质的戏曲节目也如过江之鲫,不胜枚举,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一档广播文戏曲节目再优秀,也可能被淹没在喧嚣的舆论环境之中。因此,广播从业人员必须要注重戏曲节目的品牌包装和知名度提升,在内容制作和形式包装上中,导入企业识别(CIS)系统,打造一档辨识度强、有特色的戏曲节目,能够在信息海洋中迅速引发受众关注,形成有影响力的节目品牌。第三,要有吃螃蟹的勇气。商界的人常说:不求最好,但求第一。搞市场经济如此,办广播戏曲节目也是如此。敢于吃螃蟹,在新领域进行尝试的广播戏曲节目可以迅速出圈,获得受众的关注。

以安徽音乐频率运营中心戏曲频率在2021年融媒体节目《铿锵红戏荟》为例,这是频率在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所做的一档创新型的文艺节目,荣获国家广电总局2021年第三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作为安徽广播电视台的文艺频率,正努力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媒体先锋传播平台,在 2021 建党百年的历史时间坐标,唱响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红色戏曲精品力作,向建党百年献礼。于是我们把节目内容的创新放在了“红戏”这一点上,可能很多听众对于红歌是非常熟悉的,对于“红戏”就不太了解了。其实年岁在更迭,时代在变迁,但从未改变的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红戏”继承并强化了传统戏曲的社会功能,它将火红岁月的每一个唱段都当做生动教材,让英雄的群体雕塑定格于人们面前,成为每一代人学习的榜样。我们先后播放了如下采访剧目:黄梅戏《共产党宣言》《不朽的骄杨》《青春作伴》《江城飞絮》、徽剧《晓天歌行》、泗州戏《万家灯光》……基本都是安徽省内为建党百年而作的新创剧目。与此同时,我们把节目形式的创新放在了融媒体传播上,通过多渠道分发的方式,形成传播合力。我们使用了广播节目+“安徽卫视 ATV(首发)、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微信”多平台矩阵式传播,让受众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收听红戏,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节目内容必须创新

内容创新是节目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是一档节目发展的根本动力。笔者认为,广播戏曲节目要实现内容创新,首先要从舍雅求俗这方面入手。

“雅俗共赏”是古人所提出来的一种文艺欣赏的最佳境界,也是目前诸多广播戏曲节目最想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能够让一档广播戏曲节目能够受到所有人的一致欢迎和好评,确实是办节目的人共同期待的。人们提起戏曲,总会有一种“曲高和寡”的感觉,认为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但是如何让戏曲节目能够“雅俗共赏”,让更多人的听众成为戏迷,从听戏变成爱听戏,这是每一位戏曲节目编辑必须认真思考的。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抓住戏曲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地域化特色,坚持戏曲的本土化生产和本土化传播,尽可能地开发本土的听众资源,培养听众的收听习惯和收听兴趣。同时,还要善于挖掘戏曲背后的故事和典故,让人们在听戏的同时,还能有其他的收听收获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雅”和“俗”结合起来。

以安徽广播电视台音乐频率运营中心戏曲广播的戏曲节目《江淮大戏苑》为例,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档节目就是关注安徽一档地方戏的文艺类节目,以黄梅戏为主,以庐剧、徽剧、泗州戏、花鼓戏、淮北梆子等其他安徽地方戏曲剧种的欣赏为补充,同时介绍和安徽地方戏曲有关的动态、知识。节目共五个子栏目:《印记江淮》介绍新近发生的戏曲信息或与戏曲界相关的动态,如有相关戏曲唱段,附后欣赏;《名家名段》播放安徽地方戏的戏曲名家演唱的戏曲唱段,或播放一些脍炙人口的戏曲唱段,并加以简单介绍;《徽声皖韵》播放安徽地方戏的戏曲唱段,并辅以介绍;《戏曲杂谈》简单介绍曾经与安徽地方戏曲剧种或安徽戏曲演员有关的故事;《空中戏台》安徽地方剧种的折子戏及大戏的欣赏。怎样让老戏唱出新味道,频率采取的办法就是对戏曲节目进行通俗化和娱乐化的包装,在其中加入了故事化的元素,对一些老戏曲家的舞台故事娓娓道来,极大地增加了节目的感染力和可听性,听众的反响非常强烈。

(三)节目的形式必须创新

广播自身就是技术的产物,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媒体与报纸竞争处于优势,就是得益于先进的无线电技术。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每一种传播渠道来说,如果运用得当,都是一种有效的增益,高科技的引入会让广播节目的采编播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长期以来,广播戏曲节目的制作方式都是以直播或者录播或者直播录播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音频节目为例,在这种常态化节目中,广播节目主持人播节目缺乏热情,听众听节目也缺乏新鲜感,节目自然也就不温不火。但是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探索出更加新颖的节目制作方式,借助于媒体融合,也可以实现声画合一的传播,实现广播节目视频化,改变了原来广播节目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声画合一的传播。还是以安徽广播电视台音乐频率运营中心戏曲广播的实际操作为例,我们2021年推出了融媒体节目《文艺圈》,主要是介绍安徽最新的文艺动态、选择欣赏文艺作品的片段。如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明日之星”演唱会“绽放的民族之花”交响乐演奏会;安徽乐团“八月桂花”,朱晓谷作品音乐会,第九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昆曲《南柯记》,徽剧《刘铭传》等。我们在融媒传播过程中,就是直接对演唱会或演奏会现场的精彩画面进行剪辑和制作,在视频号和抖音号上进行视频推送,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再如,融媒体节目《我们的节日》,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情感最浓烈的表达。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用融媒体节目的形式,用相关安徽地方戏曲的内容来呈现中华传统节日,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诗情画意和唯美浪漫,同时也彰显了安徽的文化自信,更好地诠释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薪火相传。通过融媒体传播,以视频、图片、文字和音频多种信息符号为载体,给了受众更好的视听体验,让他们感悟到了一种别样的文艺节目传播形式。

除此之外,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广播戏曲节目对于声音的要求更高,要求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更要具备创新性。所谓的语言创新,就是指节目的语言要尽量多用生活语言、幽默语言和广播语言,用富有亲和力的方式娓娓道来,少用套话和官话,忌长篇大论,而是要尽量短小精悍,这样才能让节目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广播戏曲节目的主持人个性化也是广播文艺节目创新的重要一环,如何通过自身有特色的声音,塑造自身个性化的形象,打造有特色的节目,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节目主持人本身就对戏曲知识非常了解,是戏曲界的半个专家,那么其主持的节目含金量也会大大提高。

三、结语

广播戏曲节目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了广大听众的娱乐需求,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听众。做好广播戏曲节目的创新,对于提升广播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意义重大,能够快速提高广播节目的收听率,让广播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作为广播戏曲节目的编辑和主持人,一定要善于创新,勤于思考,不断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传统问题节目上进行改良,使之更加符合当下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满足他们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借力新媒体,实现广播戏曲节目的多渠道传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听众安徽广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