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2022-02-17甘肃安文虎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德育内容语文

◎甘肃/安文虎

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尊重学生特点,挖掘德育内容

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构建语文教学模式。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一方面要依托于语文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新课标对德育教育的要求,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如爱国敬业、守正创新、尊师重教等,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为德育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渗透奠定良好基础。

二、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德育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融入德育内容,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主要是因为语文学科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蕴含着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活力,在实际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主要写了瘫痪后的“我”内心极其痛苦、焦虑,随意发脾气,而重病的母亲用无私的母爱体谅“我”、包容“我”、守护“我”,重新点燃了“我”活下去的希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让学生进行分享。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并从以下方面表达自己的感悟:其一,如果你是作者,你有什么话想对母亲说?其二,如果你是作者的母亲,你想对作者说什么?其三,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如何面对自己的母亲?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抒发真情实感。通过上述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也更好地理解母爱,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亲情、热爱生活,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三、构建教学情境,融合德育因素

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效果提升都具有重要帮助。为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科学、合理地融合德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地打造趣味性语文课堂。

例如,《观沧海》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描述诗人登山望海看到大海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以此抒发内心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教师可以在初步讲解时,利用多媒体呈现诗中所描绘的大海场景,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然后配上相应的语言描述:“站在碣石山上,诗人望着辽阔的大海,浩荡的海水,波涛汹涌地拍打海岸,秋风中繁茂的草木摇曳多姿,多么壮丽的景象!你能感受到当时作者的心情吗?”学生观看多媒体所展示的场景,再结合教师的描述,会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画面,仿佛进入了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到作者观山望海时的感受,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人的博大胸襟,开阔自己的视野与胸怀。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有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拓展课外阅读,融入德育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融入德育因素,融合更多的德育内容,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学生掌握更多语文知识以及德育教育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展开拓展。

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很多学生由于听过这个故事,具备一定的基础,加之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做一个敢说真话、无私无畏、诚实可信的人。基于此,教师可以适当拓展相关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外学习任务:自主选择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体会其蕴含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促使学生学习更多的优秀品质。

又如,《女娲造人》一文讲述了女娲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人类,旨在引导学生从女娲造人的故事中感受母亲的勤劳和智慧,并学习其美好的品质。学习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拓展,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古代神话故事,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了解更多的道理。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盘古开天地》《夸父逐日》《山海经》等,以此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利用写作教学,体验德育内容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写出丰富多彩、感情真挚的文章,要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去发现事物、感受事物,以此积累更多的学习素材。与此同时,在活动中适当的开展德育教育,强化学生的真情实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开展“细节描写”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朱自清的《背影》作为典型文本进行分析,在写作之前,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一位亲人的行为举止。通过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而分析其性格特点。在细致描写的同时,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写作时不仅可以将活动过程精彩的写出来,还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深刻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活动中所悟道理的认识,以此增强学生的良好品格,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语文教师高度重视二者的融合。为了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德育教育得到有效落实,提升语文学科的育人效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德育内容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主要内容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