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坛紫菜筏架吊笼养殖青蟹试验

2022-02-17龚小敏许万涛骆其君

科学养鱼 2022年1期
关键词:吊绳青蟹撑杆

龚小敏,许万涛,骆其君

(1.象山县鹤浦镇渔业办公室,浙江 象山 315733;2.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832)

拟穴青蟹俗称青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口以及南方海域。浙江宁波、台州沿海的青蟹以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青蟹多来源于自然海区及室外的池塘养殖或室内抽屉式养殖。软壳青蟹是指处于刚完成蜕壳还未硬化阶段的青蟹,具有洁净无污染、整体可食、高钙低脂、营养美味等特点。软壳青蟹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绿色环保的新型海产品。

坛紫菜是优质食品、新资源的代表,也是海洋环境和生态的正向调控者。浙闽是我国优质紫菜产地,占全国产量的2/3,在国家海洋农业和蓝色碳汇贡献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浙江居于全国沿海中部位置,渔业条件和资源发达,但经济海藻的规模化栽培和高值化的产出较为薄弱,与全新的养殖技术匮乏及其带动效应较弱有关。

传统的坛紫菜是在中高潮带设置半浮动筏进行养殖。目前,主要的养殖模式是下移至低潮带及浅海的插杆式养殖,此处是海洋生物最丰富的地方,也是青蟹自然生长的区域。设置复合生态养殖模式,使坛紫菜与青蟹养殖在同一空间,在采收紫菜的同时,也能获得优质的青蟹。这样的种养模式示范及推广,可明显提升海水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该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地点

以象山县鹤浦旺海紫菜专业合作社的紫菜养殖基地为养殖试验点,其位置是在象山县鹤浦镇南田村(29°08' 27”N,121°55' 42”E),该海域处于三门湾口。选择在大干潮-5.0~1.0 米处,设置坛紫菜筏架养殖,吊挂青蟹养殖笼并开展青蟹养殖试验。

二、紫菜养殖设施

紫菜养殖是在插杆式筏架上进行,见图1。插杆采用高度为15~18 米、胸径40~50 厘米的二三年生毛竹。基部削尖或不削,利用专业机械插杆船将基部插入养殖海域的底泥2.0~2.5 米,用以固定养殖筏架。在离插杆顶部2.0~2.5 米处固定四撑杆条吊绳,吊绳为320 丝聚乙烯,吊绳长为6.0~8.5 米,吊绳的另一端与撑杆相连,通过调节插杆与撑杆之间的吊绳长度来控制干露时间,长度减少表示撑杆离杆顶部近、干露时间长;反之,干露时间就缩短。撑杆为长4.8~5.0 米,采用直径10~12 厘米的毛竹,或者两端封口的直径7~8 厘米玻璃钢管,使张挂网帘平铺。撑杆与撑杆之间距离等于网帘的长度,方形的网帘两侧系在撑杆上,另外两边利用系绳,系在缆绳上。撑杆与撑杆之间依靠缆绳来连接,缆绳由720~900丝聚乙烯制成。

图1 养殖坛紫菜筏架吊挂笼养青蟹示意

一般由24 支插杆分两行连成一排,其中头尾的两支插杆可以短些,插得更深些,或用同样大小的毛竹桩代替,起固定筏架作用。分出两条缆绳直接与撑杆相连,该插杆与撑杆的距离较大,达8~10 米。每排需要40 支撑杆,张挂39 张条帘(或网帘)。苗帘一般为规格5 米×4.8 米的长方形帘,采用96~144股维尼纶与聚乙烯混纺材质,条帘由50~60 条绳平行组成,绳与绳间距8~10 厘米;网帘由同样规格的绳编织而成,孔径为24~30厘米。

每排有2 条缆绳,各为185~190 米,挂39 张5米×4.8米苗帘,有效养殖面积达936米2。

三、青蟹养殖设施

青蟹养殖采取笼养,养殖笼为边长42 厘米、高24 厘米的方形笼子,内置两条长、宽分别为42、24 厘米的塑料片,中间21 厘米处切开一半,使两条塑料片镶嵌成“十字”交叉,这样把正方形笼子平分4格,就可以放置4只青蟹。在养殖笼上方采用稍大的同质轻便的盖子,盖子近中间留4 个长、宽分别为12、9 厘米的开合结构,方便对每只青蟹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养殖笼的上下面留有直径为1.2 厘米圆孔18~22 个,有利于水体交换及废物排出。其中顶面一端有直径3 厘米圆孔,便于观察青蟹及饲料。

该青蟹养殖笼仅在紫菜养殖筏架靠边缘两排布设。紧接两端桩附近的撑杆也不能挂青蟹养殖笼。中间每排能够挂76 只青蟹养殖笼,能够布放304 只青蟹。今年共试养了220 只青蟹养殖笼,前后共投放960只青蟹。

四、养殖管理

8 月开始放养蟹苗,选择体壮、壳硬、色青、规格整齐、附肢齐全的本地蟹苗或来源于育苗场经暂养后的蟹苗。选用发育时期为8~9 期、规格大小相同、体重相近(15~50克/只)的青蟹,在平潮时进行放养,每个青蟹养殖笼放养4只小蟹,进行青蟹养殖与育肥。

饲料主要采用寻氏肌蛤、花蛤、缢蛏等中小型贝类,应确保新鲜或活体投喂。实际投饵量视情况而定,如青蟹活动状况、潮汐大小、水质条件及水温变化等。水温在18~25℃时,青蟹活动及摄食等状况较好,生长迅速,投饲量以青蟹总体重的10%~30%为宜,2~3天投饲1次。

每天检查养殖情况,注意养殖笼是否破漏、开合结构等设施是否完好。注意观察养殖笼中青蟹的活动、摄食等情况,要及时清理池中残料污物及病死蟹。每天记录投饲情况及海水pH、盐度、温度等环境条件,每隔15 天测量1 次青蟹的体重、壳宽等生长指标,并做好日常记录。

规格为150 克/只以上、附肢完整、无伤残的青蟹可以进行软壳蟹培育。将蜕壳的青蟹变为软壳蟹要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一是健康状态良好而不摄食的蟹一般3天之内很可能蜕壳;二是背部甲壳与腹部甲壳之间或者大螯出现裂纹,显示即将蜕壳。主要蜕壳时间是在凌晨至日出,蟹蜕壳同步率较高。每2~3 小时收集1 次软壳蟹,应尽量避免对正在蜕壳蟹的干扰,否则容易导致蟹蜕壳死亡。养殖笼内蜕壳后的蟹壳颜色淡,不能自主移动,旁边能见到更大的软壳蟹,在收集软壳蟹的同时要捞出蟹壳。当养殖笼内没有青蟹时,及时整理养殖笼并补充小蟹。将取出的软壳蟹放入干净的海水中暂养,较适宜的温度为12~15℃,并及时进行活体贮存、运输与销售。

紫菜养殖采用常规的操作方法。在进行紫菜养殖管理时,要把软壳蟹捞出,并把养殖笼放置在两侧,一般不会影响青蟹的正常活动。紫菜养殖管理结束后,及时放回养殖笼。

五、效益

经过精心养殖管理,青蟹在11-12 月上市,多为规格200~300 克/只、色泽良好、健壮的青蟹,成活率达91.7%。目前,蟹销售价格为150~220 元/千克,市场上深受欢迎。可见,养殖坛紫菜筏架吊挂笼养青蟹,既不影响紫菜的正常操作管理,又增加了青蟹收入。

六、小结

本试验利用了插杆式坛紫菜筏架吊笼养殖青蟹,建立了海洋经济动植物在同一空间的套养,是生态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的一个新探索,结果表明,青蟹养殖存活率和增重率均较高,还有色泽好、口感佳、品质高等特征。同时,紫菜在25~35 厘米时,即可开始采收第一水菜,藻体采收后留下的长度以5厘米为宜。根据水温或藻体的生长速度,每隔10~15 天可再次收菜。紫菜养殖区具有改善水质、消浪等功能,可促进青蟹健康快速生长。该试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显著。紫菜筏架吊笼养殖青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海水养殖技术。

猜你喜欢

吊绳青蟹撑杆
基于主吊绳与平衡梁摩擦力的吊索精细选型技术
基于ANSYS的设备吊装用撑杆设计与分析
C76系列敞车撑杆优化改进探讨
油船斜撑杆结构理论计算分析
分段式吊装撑杆设计
两只螃蟹
蔬菜吊绳选择有玄机
膨化配合饲料和天然饵料对拟穴青蟹育肥的影响
抽油机吊绳快速取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春季拱棚南瓜巧吊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