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多元价值分析

2022-02-16漆向东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漆向东

(信阳师范学院 旅游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乡村振兴作为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对乡村的一系列基本价值认知和认同的基础之上的。这些价值的存在既体现了乡村振兴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利条件。厘清和深入认识乡村存在的多元价值,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拟从乡村振兴视角就乡村存在的多元价值展开分析。

一、农业产业价值

农业产业价值是乡村价值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原始的价值。农业是三大产业的基本构成之一,是最基础的产业。从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看,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尽管农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产值比重是不断下降的,但这不意味着其地位和重要性程度的降低。在产业结构的演进中,农业所占的产值比重虽然是下降的,但其产值的绝对值却是上升的,这就是为什么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美国的产业结构中,即使农业产值比重降到2%以下,但由于其农业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其农业产量和产值仍不断攀升。每年生产的粮食和其他农作物不仅养活了全美3亿多人口,而且大量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自古以来,农业一直被置于国家建设和民众生活中最重要的位置。作为经济学说史上重农主义核心思想的“纯产品学说”认为,在各经济部门中,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差额构成了“纯产品”。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作为重农学派理论基础的“自然秩序”论则是把农业作为社会“自然秩序”的基础,认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人为秩序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农业满足了人们衣食之需等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需要,人类其他层次的需要都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因而至今仍有“无农不稳”之说。农业承担着维护“自然秩序”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是无法替代的。

因此,乡村振兴必须首先是农业产业的振兴。在中央推进乡村振兴总要求的20个字中,“产业兴旺”居首位。为此,必须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的意境,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继续完善和优化各种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二是由于农业收成受自然和气候影响大,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因而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对农业的保护和保险制度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遇到自然灾害不减收成,以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是加强农业种业开发与管理,减少对国外种业的依赖,确保粮种和其他涉农作物的种子开发经营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农业种业安全和稳产高产。四是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途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数量和质量,提高粮食自给率,减少对国外农产品的依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五是通过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农产品和涉农相关服务的供给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附加值、技术附加值和服务附加值,增加农业总产值和总收入,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目标。

二、调节和维护城乡关系价值

城乡关系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关系。其演进轨迹和演进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层次与水平,反映了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及趋势[1]。从根本上讲,城乡关系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城与乡是构成一国地理空间单元和经济社会整体的两个基本方面。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问城市与乡村哪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2]从历史看,先有乡后有城,城市起源于乡村,城市文明源于乡村文明。由于城乡互动和乡村对城市的支援,城市经济发展快于乡村经济。由于城市具有集聚效应,城市取得发展优势后又进一步从乡村汲取土地、资金、劳动力和原材料等重要资源,最终形成马太效应,导致城市发达、乡村落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演进的轨迹看,城乡差距扩大既是过去计划经济“重城轻乡”政策导向的结果,又是后来实行市场经济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加大的结果。纵观整个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好比乡村之母孕育和哺育了城市之子,支撑并加快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没有昔日乡村的支援与付出,就没有今天城市的繁荣,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但乡村的积累长期被“剥夺”,国家对“三农”投入“欠账”太多,又直接导致乡村的衰落,乡村的衰落又加剧城乡关系的失衡,进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失调。事实上,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今后,城市的发展仍离不开乡村,乡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

立足于乡村的调节和维护城乡关系价值,应认识到今后城乡关系仍然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关系之一。加强调节和维护城乡关系,既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又有利于乡村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调节和维护城乡关系是双向的,过去乡村为支持国家“先城后乡”发展政策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城市和工业体系发展壮大了,理应“反哺”乡村,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或者说,今后乡村的发展与振兴不是乡村的单打独斗,而应当是城乡关系发展的互动。因此,一是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破除阻碍城乡融合的一系列不合理制度和政策藩篱,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二是要制定和实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要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财政投资要向“三农”倾斜,同时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职业农民培养的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促进现代职业农民队伍成长壮大,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要落实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具体措施。现代工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支持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现代工业文明成果强力助推农业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3];城市能够发挥扩散效应,通过产业扩散、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接等方式对接乡村产业,形成梯度产业链条,以城市二、三产业带动乡村二、三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三、农民主体价值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以农民和农业为主体的国家。1949年我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9.4%,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4]。由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共同作用,到2021年,我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5.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7.3%[5]。乡村人口比重的大幅下降,既是工业化现代化加速推进的结果,又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标志,更是农民在国家建设中主体地位的价值体现。据统计,过去农民对于国家工业化的贡献主要是向城市工业提供巨额积累资金,仅1952-1997年的46年间,农民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12 641亿元, 平均每年 274.8 亿元[6]。另据估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民仅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降低成本、为非农产业提供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这三种方式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17.3万亿元[6]。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表现为农业人口持续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194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10.64%[7],而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8],比1949年高54.08个百分点。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农民就地就近转移的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跨地区转移的异地城镇化两条路径。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出现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现象,就是农民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的重要成果,农民自发发展起“离土不离乡”的乡村非农产业,从事亦工亦农的“兼业”生产,极大地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农民又开辟了一条“离土又离乡”的异地城镇化道路,大批农民向大中城市的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为城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又将打工挣得的钱寄回农村老家用于建设家乡,或把在城市打工所得的资金、技术、信息和经验等带回家乡,从而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繁荣了农村经济。除此之外,农民还是中国改革的推动者。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搞“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粮食产量的连年增长。在当时城市供应趋紧的情况下农民能够自带口粮进城务工,为此后的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今后一部分农民将进入城市,走农民市民化道路,另一部分农民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道路[/9]。农民将继续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主体。

立足于农民的主体价值,在乡村振兴中就要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为此,一是要继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要大力培养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受乡村人多地少和农业比较收益率低的“推力”因素和城市非农产业比较收益率高的“拉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为顺应这一规律,要在户籍管理、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和农民工融入城市等方面为异地转移农民提供便利。对于就地就近转移农民,应通过实施农村城镇化、发展非农产业来安排就业,同时鼓励农民从事兼业生产,以增加收入。而对于农业未转移人口,应推动他们跳出传统农业的潘篱,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他们由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农民的现代化,是观念、技术、信息、市场的现代化。这就需要继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实现农业的工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通过培养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活富裕目标。

四、文化传承与旅游休闲价值

广大乡村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注重以农为本的农耕文明,返本归元、安土重迁的乡土情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生理念,依循时令以本地物产为主的饮食习惯,坐北朝南聚族而居的居住习俗,相互守望、团结互助的邻里相处之道,讲究礼仪、为人忠厚的淳朴民风,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农民性格等。这些文化观念无论是对个人立身处世还是对于坚持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都具有重要意义。“许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10]260。在乡村还遗存和传承有大量的民间曲艺、技艺、医药、健身、养生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另外,中华民族在中国近现代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生产实践中,所表现出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大别山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等,这些红色文化大多既体现为一定的物质遗存,又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故事性,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由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农村包围城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分社会主义建设项目始于农村,因而这些红色文化的诞生地大多分布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这些凝聚着广大仁人志士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战天斗地、奋发有为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仍发挥着极强的凝聚作用和感召作用,是人们投身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源泉。

同时,乡村还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潜力巨大。乡村的宗祠寺庙、历史名镇、特色小镇、温泉、古村寨、古建筑、古街道、古文物等名胜古迹及特色农产品、特色小吃、民宿、农家乐、乡村手工艺及制品加之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农耕体验、攀岩蹦极、漂流冲浪、花鸟禽兽、林草牧业、渔业养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由“旅游+”或“+旅游”所衍生出的一系列产业新业态发展空间巨大,乡村中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用的、可体验的都成了旅游产品。从旅游文化角度看,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的本性和终极追求是回归自然,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更加贴近自然,因而“农业旅游可以比工业旅游获得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发展”[11]。因此,乡村成了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乡村旅游推动着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观光旅游向以追求深度体验为主的复合旅游和旅行旅居、休闲度假转变,乡村成为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乡村的文化传承与旅游休闲价值的角度分析,为促进乡村振兴,一是要加强对乡村名胜古迹与历史文物的保护。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乡村宝贵的文化遗产。党中央明确把“乡风文明”列入乡村振兴总要求中,而文明的乡风源于优良乡土文化和当地历史文化,是对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二是要在保护基础上注重对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入梳理和挖掘这些文化资源的历史源流、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并以不同形式不同载体加以记载、保存、改造、还原,然后在此基础上予以大力宣扬和展示,成为塑造文明乡风的生动教材,成为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成为教育后人、启迪未来的重要素材和文化阵地,成为文化旅游的人文景观。三是着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体验经济,振兴乡村旅游业。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的优势,全面深入推进“旅游+”和“+旅游”,在乡村大农业(农、林、牧、渔)中融入休闲与旅游元素,把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和农产品加工过程变成旅游体验与消费过程,把乡村变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不断打造产业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生态价值

乡村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体。乡村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其中,自然生态系统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等;经济生态系统包括资源的利用、能源的转化及产业形态、产业运作和产业效率与效益等;社会生态系统包括村落、集镇、居民及组织、地域文化等。就自然生态系统而言,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系统广泛地存在于乡村地域空间。在那里,分布着绵延相连的青山绿水,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延伸着大自然彼此依赖的生物链条,构成了相互交织的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运行于天地之间并发挥作用,进而又影响到气候环境的变化;而气候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到这个生命共同体的运行和生存质量。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蓝、地绿、土净、水清,成为人们普遍向往和追求的生态目标。就经济生态系统而言,其主要是农业及其产业链、农业新业态等,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休闲旅游业等。乡村经济生态系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伴生物,它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汲取资源和能量,借以发展自己,丰富供给,满足需求,使乡村经济得以顺利运行并获得增长与发展。乡村经济生态系统是整个国家经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繁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社会生态系统而言,“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子系统与其生态环境子系统在特定时空的有机结合,它是人类智慧圈的基本功能单元”[12]。它由特定的人、特定的组织、特定的行为特征和特定的文化圈组成,关注的是特定人群活动的社会效益问题。乡村社会生态系统重点涉及乡村社区之间、社区与个人之间的生态关系。正常维持和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必须建立健全各类道德准则和制度规范,最大限度地消除他们之间的种种歧视、误会与不平等,实现乡村各社群及个人自由、平等、充分的发展。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有着各自的结构与运行方式,它们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交织、相辅相成的,它们的存在是乡村建设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有机统一。

从乡村的生态价值出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一是要保护好、利用好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乡村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必须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链的完整性,保护好生物圈与气候圈之间的自然调节与运行规律,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应努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利用大自然的恩赐,建设美丽乡村,以实现“生态宜居”目标。二是经营好乡村经济生态系统。乡村经济生态系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做好产业规划与布局,发展优势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达到“生活富裕”的目的。乡村经济生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永续发展。三是建设好乡村社会生态系统。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涉及村落、社区、居民、组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乡村社区居民聚居的空间形态分布应提前做好规划,并与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相协调,从而有利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有利于提高经济生态系统的运营效率与效益。

六、市场价值

乡村的市场价值表现为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两个方面。在市场供给方面,主要是一系列资源性产品、生活消费品及相关服务的提供者,包括系列农产品、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各种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还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信息资源、生态资源等。这些产品或资源要素是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城乡经济发展繁荣的基础与前提,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乡村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形成了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物质、人力、资金和信息基础,对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起重要作用,对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供求平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工业消费品市场趋于饱和、消费势头下降、产品结构升级缓慢、工业拉动经济增长后劲乏力的形势下,人们在文化心理上出于对乡土情怀的回归,乡村一、二、三产业及其综合产业的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倍受追捧,如具有原始乡土风味的农产品、经加工升级后的农副土特产品和农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在市场需求方面,乡村是地域辽阔的重要国内消费市场,有助于刺激和扩大消费、防止经济下滑。消费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乡村消费包括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两个方面。生活性消费主要是居民对于基本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及服务的需求及消费,生产性消费是与乡村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及消费,如用于乡村生产的基础设施、生产设施、生产服务设施等的投资与建设方面的消费。生活消费方面,随着城乡开放步伐加快和农民的自由频繁流动,城乡居民间的消费理念逐渐趋于一致,受城市居民消费文化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无论是在质还是在量的方面都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生产消费方面,由于我国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历史“欠账”太多,在中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引导下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生产性消费在质与量上也必然会有一个大的跃升。可以预见,今后乡村生产性消费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在乡村既蕴藏着巨大的资源要素和生活消费品的市场供给潜力,又蕴藏着巨大的生产与生活消费市场需求潜力,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市场地位,具有极高的不可替代的市场价值。

从乡村的市场价值出发推进乡村振兴,应根据乡土生活消费品、资源性产品及相关服务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产品与服务品质,实行有效供给。一是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在突出特色、注重优势、立足市场需求基础上合理确定种植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比重。即使在种植业内部,也有一个产品产出的合理结构比例问题。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发挥“供给创造需求”规律的作用,以产品供给质的提升带动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总体来讲,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结构应由需求结构来确定。在供求平衡前提下实现购销两旺,实现农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市场需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以农村其他产品为原料的乡村工业,发展农业与工业生产服务业及生活服务业,并在供求协调基础上合理确定各产业比重,不断培育产业新业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与供给结构。三是加强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即是伴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历史。近年来我国“三农”发展的新局面无不得益于农民的流动和转移。农民转移既减轻了乡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又多渠道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利于农业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转移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非农就业能力,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振兴劳务经济。四是主动融入发达经济圈,提升乡村开放水平。发挥乡村资源性产品特色与优势,主动融入发达城市经济圈,找准对接的市场与产业,努力做到产品增值增效,同时有选择地接受高梯度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带动本地关联产业的发展。另外,发挥乡村消费市场广阔、消费潜力巨大的优势,优化消费渠道,着力发展乡村电商,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生活富裕”目标。乡村通过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支撑做大做强宏观“蛋糕”,以凸显其重要的“消费市场价值”,再根据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吸引政府转移支付与国家投资,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以进一步拉动生产性消费与生活性消费,振兴乡村各项基础产业,逐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正因为乡村存在着如此重要的多元价值,因而乡村振兴成为民族复兴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与前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乡村占了“半边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