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价值意蕴、逻辑遵循与实践路径

2022-02-16戚兴宇

关键词:高校学生共同体中华民族

许 丹 戚兴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战略目标所提出的创新性、科学性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高校学生作为主要推动力量,铸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是新时代高校工作的重大使命。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高校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砥砺奋斗,并能将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以及理性包容、互惠、认同等思想内化于高校学生的价值准则中,更好地释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功能。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要路径,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伟大战略目标的重要选择。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发挥道德教育作用使个体自觉体认“追梦人”角色,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主动担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具有凝聚“共同体认同”的价值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含的坚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三重价值内涵得到更有效的表达与实践。

(一)坚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统筹“两个大局”的根本价值标准和最终价值依据(3)王岩:《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辩证逻辑》,《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4期,第35-41页。,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贯穿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的价值基准线。实质上,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就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奋斗。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还未完成,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传家宝,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各个领域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4)陈文斌、袁承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习近平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年第12期,第6-12页。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高校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与崇高品格、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促使其自觉践行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初心使命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帮助受教育者接受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价值观念、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己的自主意识。(5)单春晓、延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路径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1页。

进入新时代,社会环境发生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继续发扬和彰显“坚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初心使命”的价值理念,通过价值引领来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高校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并引导高校学生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这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现实情况以及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汲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与价值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具有深厚思想渊源和鲜明价值导向的话语,是中国各民族在持续交往的过程中,全国各族人民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6)虎有泽、尹伟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第1页。它有助于国民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作为利益攸关的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内含的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思想可以激发国民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在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基础上,更加有力地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周俊利:《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文化纽带视角》,《民族学刊》2021年第2期,第9-16页。对高校学生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强化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更好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的价值意蕴。

(二)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53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统揽全局和创新求变中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与发展中不断取得胜利。(9)赵雪:《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历史考察与路径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6期,第265-269页。尽管,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仍面临着严峻挑战,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是当前党中央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聚集地,是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的主阵地。(10)贺瑞虎:《意识形态安全战略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应对探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第105-110页。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播主流意识、引导正确政治行为的政治性功能。(11)刘贤玲、刘剑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24-31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先进思想信念、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和规范高校学生正确政治行为的重要途径,要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和政治属性,更好地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首先,能够强化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随着全球化发展迈向纵深,西方国家多元、异质文化的进入已经对我国高校学生的价值评价、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加之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缺乏理性、系统的认知,这就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式出现了一定偏差,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遭遇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53页。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经验表明,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始终坚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取向,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发展与创新。(13)冯留建、孙海星:《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建构的逻辑理路》,《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第7-13页。对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而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其次,有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实现,这也决定了此民族观必然是以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为原则(14)郑宏颖:《马克思民族理论视域下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22-29页。,这显然已经涉及对民族认同问题的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对于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有着非凡意义,中国共产党据此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蕴含了关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等价值理念。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天然地包含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蕴含着巩固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的价值内涵,是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15)罗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新疆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第8-13页。由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使高校学生理性地、全面地认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安全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从而更有效地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三)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目标旨归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是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其具有自信、奋进的精神状态,以及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高校学生的精神状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提升高校学生精神力量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高校学生把自身利益与党和国家利益相统一,并引导高校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进。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办好思政课,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20年第17期,第6-11页。由此,高校学生必须不断汲取优秀文化观念,学习先进的理论思想,并以此来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17)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第1-14页。实践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的驱动下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不仅使得中华民族全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诉求有效地完成社会资源的整合,而且使得社会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紧密地团结在一起。(18)黄钰、陈建樾、郎维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内涵、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贵州民族研究》2021年第1期,第7-12页。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个人精神力量提升具有重大作用。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育人与政治育人的功能,既能提升高校学生的精神境界,又能坚定高校学生的政治立场,更能增强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促使其自觉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落实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的目标旨归。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三维透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在价值追求与目标上高度契合,也在教育理论与内容上高度相容,更在教育载体与路径上高度融通。

(一)历史逻辑:价值追求与目标的高度契合

一直以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中华民族孜孜追求的治国理想和奋斗目标,扎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形成的历史发展土壤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传家宝,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历史逻辑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追求与目标归旨上趋于同向,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使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国家繁荣富强才是个人存续与发展的基础,并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之中,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与目标使命。实质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自觉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奋斗目标,通过不懈的奋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成龙:《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百年经验》,《求索》2021年第3期,第21-28页。因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民族共同奋斗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蕴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与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全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力量,也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价值导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围绕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和人民幸福的主旨来培养国家建设所需人才,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与完善自身价值追求与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适应于国家建设、为人民服务的人才。(20)尹清龙、秦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程·成就·启示——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视角》,《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3期,第166-171页。这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服务于国家建设,必须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与目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着眼于国家富强、人民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围绕这一中心工作,1980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四化”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来进行,学生要为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21)《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1980年4月29日,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22317,2021年7月23日。党的十六大,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00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要求高校学生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树立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民族精神。(2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http://archive.wenming.cn/gzyd/2008-09/30/content_14540670.htm,2021年7月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国家也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目标旨归: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显然,在社会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在不断地丰富与完善,但始终致力于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价值追求与目标上高度契合。

(二)理论逻辑:教育理论与内容的高度相容

教育理论与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从理论逻辑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致力于传递先进的、主流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思想,两者在教育理论与内容上高度相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含着丰富的思想基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有利于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思想与行动自觉地统一到党的决策规划之中,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体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特质。(23)李维军、杨丽:《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文化底蕴、生成逻辑与理论特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5-12页。首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创新成果。这些思想中包含一系列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观点和命题,为提出和实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养料。其次,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阐释了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本质和前途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指导。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典籍、语言文字、政治思想、典章仪式、民俗习惯、神话传说等各个方面都包含着实现民族团结、塑造“大一统”国家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基础。随着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快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开放以后,高校初步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论课程。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内容逐渐增多,形成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法律基础”等在内的理论课程,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愈发丰富。党的十六大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逐步得以优化,形成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可见,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人的理论思想都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理论与内容之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理论与内容高度相容。

(三)实践逻辑:教育载体与途径的高度融通

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要依托一定的教育载体与途径来承载教育的内容,从而有效发挥教育的功能并彰显其价值意义。从实践逻辑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载体与途径上高度融通。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载体与途径主要包括理论学习、文化浸润和社会实践。理论学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的教育载体与途径,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等理论学习,这有助于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系统认知和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价值与意义。文化浸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另一重要教育载体与途径,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址,阐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经验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与社会环境,从而以文化滋养来强化个体理性认知。此外,社会实践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载体与途径,主要通过实践教育来培养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觉性与使命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为,全国各族人民自觉性的提升与使命感的形成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承担好各自领域的繁荣振兴使命,使其发挥各自的创造力、能动性和责任感。(24)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第1-14页。

高教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途径主要有两种:课堂理论讲授和社会实践。课堂理论讲授一直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与途径,主要通过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实践则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另一重要教育载体与途径,主要促使高校学生以所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参与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参观学习和知识竞赛等方式,将所学理论转化为行动实践,从而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检验理论并深化理论认识。可见,不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抑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运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两者在教育载体与途径上高度融通。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从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发挥制度创新的保障功能,夯实教学改革的载体作用,又需要发挥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为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从制度、教学、教师、学生四个方面出发,通过优化育人体系、夯实思想基础、强化工作理念和增强实践能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理论”推向“实践”。

(一)以“制度”为保障: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体系是多向度、全过程的育人体系,需要在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首先,完善理论教育制度以夯实理论教育体系。从理论逻辑看,在教育理论与内容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相容。优化理论教育体系,能从理论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中。因此,教育部门需要立足国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释,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本质、特征和表现,以及对于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等进行制度设计,实现国家级、省(区、市)级、院校级制度一体化,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教育的制度结构。其次,创新高校管理体制、科研教学制度以优化全过程育人体系。当前,高校通过建立管理体制、科研教学制度,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需要进一步推动高校在管理、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并使各项制度之间实现横向贯通、逻辑自恰,科学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管理育人、科研育人以及教学育人体系,进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全过程。最后,完善保障制度以优化育人保障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高校的组织机构、物力资源、人才资源以及资金投入的保障。因此,各地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安排,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保障体系,在构建多元参与、协同育人的组织结构的同时,为育人工作提供相应的人、财、物保障,并对育人全过程实施动态监督与实时反馈。

(二)以“教学”为主线: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教学是提升高校学生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教学为主线,从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课程目标、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出发,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基础。首先,深化与完善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高校课程本身所要实现的目标与意图,它规定了高校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思想品德、智力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程度,是制定课程内容、教育方式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继续深化思政课的课程目标设计,除了培养高校学生的家国情怀,还要将培育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与此同时,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要继续强调以提升高校学生专业素养为教学目标,而且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专业知识传授的全过程。其次,创新教学方式。网络新媒介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新型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也成为当前教学方式创新的基本议题。由此,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在实施课堂讲授等线下教学活动的同时,通过微平台、微课等线上教学方式来培育和铸牢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丰富教学内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和体系化。高校在重视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教育同时,也应将民族共同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特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等内容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从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

(三)以“教师”为主导:强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理念

高校教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专业知识的讲授者和理想信念的铸魂者。(25)曹胜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再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第156-161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教师队伍厚植政治底蕴,提升专业知识,自觉履行育人职责,在强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理念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高校教师要不断通过自我教育与反思来提升政治素养。相对而言,高校教师具备较丰富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认知能力,对自我提升、学习教育往往具有主动性,在行为实践上也具有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这为高校教师的自我教育与反思提供了条件。因此,在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价值意义的同时,高校教师还应时刻反思自身思想认知、实践行为是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原则和具体要求高度保持一致,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高校职能部门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教师培训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能够有效帮助高校教师适应环境的变化。(26)王莹、孙其昂:《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的政治底蕴:学理阐释与厚植路径》,《高等教育管理》2021年第2期,第88-97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相结合。高校职能部门要以此为基础,建立全面、科学的培训方案,引导高校教师认真学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系列讲话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把握核心要义以强化工作理念。

(四)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学习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历史与现实、思想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者,而增强高校学生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能力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体现。需要强调的是,增强实践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的考量。首先,构建思想教育的实践平台,为学生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宽渠道。高校需构建以网络为基础的思想教育实践支撑平台,通过创建微信工众号,定期发布网络文章、微视频等,搭建网络教育新阵地,并借助新媒体使学生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过程。其次,设立民族地区调查实践基地,为学生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观感、体验和学习的场所。一直以来,调查实践基地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高度的耦合性,它是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实践观的重要途径。(27)孙长轮:《新时代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18期,第69-71页。因而,教育部门要在民族地区设立调查实践基地,积极引导高校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最后,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在思政课程中引入实践教学有利于高校学生更好地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需要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演讲、影视作品赏析和案例讨论等教学活动,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实践活动来增强高校学生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