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护理实习生死亡态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2-16黎海兰李娟华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习生量表态度

黎海兰, 李娟华

死亡态度是人对死亡的一种情绪和心理反馈,而死亡教育的干预方式会让死亡态度趋向积极[1-2]。目前,国外的死亡教育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有一套趋向于成熟的教育体系,此外宗教多元性使得外国人对死亡的态度趋于平和心态[3]。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多,且在中国医学院校的通识课中较少涉及“死亡”课程,大多只是传授课本涉及的相关死亡理论知识[4]。而护理实习生在踏入临床工作中常常会接触到危重病患者、急救患者甚至濒死患者,他们在面对死亡患者时,常常会显得不知所措[5]。护士是患者的直接照顾者,其自身的死亡态度和职业认同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6-7]。护理实习生作为护理行业的中坚力量,是提升护理质量、建设标准化护理行业体系的关键,所以促进护理实习生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广东省三甲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为对象,对护理实习生的死亡态度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让医学教育行业能够了解并关注护理实习生对死亡的态度和影响因素,促进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更好地应对临床护理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1年2月至3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等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本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本科学历;②调查期间在三级甲等医院实习;③护理学专业。排除标准:①因个人原因中断实习、未完成实习;②因各种原因导致调查期间无法完成问卷者。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此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户口性质、是否接受死亡内容相关课程教育、是否遇到轮转科室护理的患者离世情况、遇到轮转科室患者离世时的情绪。

1.2.2 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DAP-R) 采用Wong等在1994年编制的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由朱海玲汉化而成[5,8],经王琼琼等人对中国大学生的信效度分析检验适用于作为护理实习生对于死亡态度的测量工具[9]。量表由5个维度32个条目组成,包含逃离接受(5个条目)、趋近接受(10个条目)、自然接受(5个条目)、死亡逃避(5个条目)、死亡恐惧(7个条目)。量表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24,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在0.605~0.852之间。按照Likert 5级评分法将每个条目分为“很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很同意”,依次记为1、2、3、4、5。所有维度均正向计分,分数越高,说明被调查者的死亡态度越倾向于此维度。

1.3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电子问卷调查的方法,由研究者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及填写注意事项,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后发放问卷。共发送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3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在133名本科护理实习生中,男生22名(16.5%),女生111名(83.5%);其中84名(63.2%)明确接受过“死亡教育”相关课程,90名(67.7%)同学在轮转科室时遇到患者离世。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护理本科实习生的一般情况(n=133)

2.2 护理实习生DAP-R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

133名护理实习生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总分为(98.41±16.44)分,其各维度得分情况详见表2。5个维度的条目得分情况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自然接受、死亡恐惧。

表2 护理实习生DAP-R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n=133,分,

2.3 所护理患者是否离世对DAP-R量表各维度得分的影响

将有无在轮转科室遇到患者离世的情况分为“有”、“无”两组,分析这两组护理实习生与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5个维度得分之间的联系。结果得出: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维度两组实习护生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然接受维度两组实习护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所护理患者是否离世对DAP-R量表各维度得分影响情况分析(分,

2.4 护理实习生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死亡态度总分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女=1,男=2)、户口性质(农业=1,非农业=2)、是否接受死亡相关教育(是=1,否=2,没留意=3)、在轮转科室护理的患者有无离世情况(有=1,无=0)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得出:是否接受过相关死亡教育课程是影响护理实习生死亡态度的因素(P<0.05),见表4。

表4 护理实习生死亡态度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理实习生死亡态度得分整体情况分析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护理实习生死亡恐惧维度(3.22±1.09)和自然接受维度(3.19±1.03)的得分高于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维度。护理实习生自然接受维度持较赞同看法,表明能够较理性地面对死亡;而死亡恐惧维度得分较高,这可能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一部分家庭对谈论死亡话题有一定的回避心理,会采取转移话题的方法或者逃离态度进行交流,导致年轻一代受到相关死亡教育引导较少,当面对死亡事件时会出现害怕、恐惧心理。相关研究表明:若有医学院校、医院带教工作者等相关教育者对护理实习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其面对死亡时坦然处之,可以让护理实习生树立科学的死亡观念,减少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促进心理建设,增强心理弹性,提升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有条不紊参与救治工作的能力[3,10-11]。

3.2 护理患者是否离世对DAP-R量表各维度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有无遇到患者离世情况的护理实习生死亡恐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Brudek等[12]对567名成年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另外Testoni等[13]的研究表明,对医护人员的姑息治疗专业培训干预后,可减轻医护人员对死亡的恐惧情况,起到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改变对死亡、临终关怀及其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死亡事件。这说明可以通过干预等方式让护理实习生在实习前或实习过程中,做好其心理准备,当遇到患者死亡事件时,能够有效增大他们的心理弹性,降低他们心理应激反应。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有无遇到患者离世情况的护理实习生的死亡逃避、逃离接受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实习生对死亡逃避、逃离接受持正向态度,与韩舒等[14]的研究结果相近。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趋近接受得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张慧兰等[15]的研究相符。随着国外与国内思想的不断碰撞,有些家庭对于“死亡”的话题也会逐渐开放式,不再回避或者制止谈论。一方面中国对于国外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大众对于“死”文化的接受度渐渐提高。Phan等[16]研究证实,通过传授正念,有关生命的教育和宗教信仰所传达的精神等会影响死亡态度。由于本研究问卷中没有涉及宗教信仰,所以是否与宗教信仰有关,还有待深入地针对宗教信仰是否会影响死亡态度这一方面进行研究。

而本研究结果可知,有无遇到患者离世情况的护理实习生的自然接受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共有90名实习生遇到患者离世,其中8名(8.8%)实习生在遇到科室患者离世之后感到紧张焦虑,59名(65.6%)实习生感到遗憾,23名(25.6%)实习生感到平静,另外有61名(67.8%)实习生在遇到死亡事件之后选择继续工作,说明大多数护理实习生对于患者离世事件是接受的。为了让护理实习生在实习阶段即能更理性地对待患者离世,建议护理教育者在护理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应包含死亡教育相关的内容,适时引导学生们保持理性态度,避免其对死亡存在误解、偏见以及其他消极态度,重视培养护理实习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减少或降低部分实习生在遇到患者离世时的心理负性应激反应。

3.3 护理实习生死亡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3.3.1 性别方面 不同性别对于死亡态度的总得分影响不大(P>0.05)。陈珮珮等[17]研究的自然接受维度得分女性高于男性的结果与本研究存在差异。由于本研究男性样本量为22人(16.5%),占比较少,这有可能造成研究结果有偏差。故性别与死亡态度的联系还需要后续增大样本量等方法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并予以证明。

3.3.2 户口性质方面 来自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护士的死亡态度总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同生源地对于护理实习生的影响不大,可能因为现代社会农村与城镇趋于一体化,因户口性质影响接受教育的差别较以前少,故不管是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家庭方面都会更加注重孩子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

3.3.3 接受相关死亡教育课程方面 本次研究中,接受过相关死亡教育课程是护理实习生死亡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84名护理实习生明确表示学过死亡教育相关课程,其中有57人(67.9%)在轮转科室中遇到患者离世,57人中有15人(26.3%)感到平静,37人(64.9%)为患者感到遗憾,5人(8.8%)感到紧张焦虑。表明死亡教育课程能有效地加强护生心理建设,帮助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危重病、抢救患者甚至濒死患者时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但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死亡教育课程体系,教育的内容并没有统一标准[18]。因此,应针对护理实习生的死亡态度情况及影响因素,制定统一的死亡教育课程[15],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围绕“死亡教育”主题开展形式多元化的培训。由于肿瘤科、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安宁病房等科室的特殊性,决定了临床护士经常面对患者死亡,产生心理应激[19-20]。可在护理实习生开始实习时进行死亡教育相关内容的入科导航,让护理实习生在实习初期阶段有心理准备。目前安宁疗护不断发展完善,对护士的心理弹性和临床应变能力需求也逐渐提高[21-22],死亡教育应当逐渐被重视。故今后应加大对护理实习生的死亡教育与安宁疗护教育,以保证护理工作的全方面开展。

4 总结

是否接受过相关死亡教育是影响护理实习生死亡态度的主要因素,建议医学教育行业能够重视死亡教育,可以制定统一的死亡教育课程,围绕“死亡教育”主题开展形式多元化的培训,培养护理实习生科学的死亡观,用理性的态度对待死亡,更好地为临床工作以及人类健康服务。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缺陷,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仅采用了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调查了护理实习生的死亡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后续的研究中可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分层分析,以期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国情的护理实习生死亡教育课程新体系。

猜你喜欢

实习生量表态度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