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句容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2-02-16马骏李文银陈峰胡兵朱旺兵

江苏农机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句容市农机化全程

马骏 李文银 陈峰 胡兵 朱旺兵

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句容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决策,以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市创建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全力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句容市通过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创建验收,2020年通过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创建验收。

1 农机化发展现状及目标

1.1 发展现状

1)农机化水平快速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总体水平快速提升,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2020年12月底,句容市粮食生产中的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大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9%、88%、100%、99%、100%、87%,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82.75%,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0.19%,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53.16%。

2)农机装备品类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56.3万kW,拥有各类机械2.5万台(套)。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果茶机械、畜牧养殖机械、水产养殖机械,以及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终端、环境监测设备、水质监测设备、生物质燃烧炉、空气热风炉等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农机装备快速发展。全市农机装备门类齐全,机械配置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产业。

3)农机新技术加快应用。在加快发展农机装备的同时,强化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稳步推进农机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先后举办了无人插秧机、无人收割机等智能农机作业示范推广现场会和水稻机插暨侧深施肥施药作业、设施大棚机具作业现场会,大力推广应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特色农业产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装备技术。为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句容市还积极申报了2021年度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

4)“中心”建设稳步推进。2021年,句容市强民“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该中心注重品牌建设,积极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托管模式,实行统一的综合农事服务,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在全市农机服务组织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

1.2 农机化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句容市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和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推进农机服务模式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田园乡村建设相适应,加快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到2025年末,全市农机化发展将达到以下目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2%以上,其中小麦机种率达92%以上、水稻机种率达88%以上、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以上;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机械化烘干能力、秸秆处理机械化率分别达90%、80%、90%以上,主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8%以上,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1%。

2 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同一县区不同区块新技术、新机具接受程度仍有很大差异;不同生产领域机械化发展不平衡,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高,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2.2 土地分散经营

句容市属于丘陵地区,绝大部分田块小而散,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影响了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作业成本,不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

2.3 各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目前,句容市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烘干机清洁能源、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水平,特色农产品(葡萄、草莓、茶叶、食用菌和禽蛋等)的清洗、保鲜和烘干等通用型加工装备水平,设施农业智能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2.4 农机服务能力不强

农机服务组织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有的实力不强,抵御市场和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弱;有的运行机制不健全,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

3 对策建议

3.1 提高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

将油菜机械化生产列入全市农机化重点工作,组织农机、农艺部门协同攻关,提升油菜种植、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形成符合句容市实际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集成应用种子处理、集中育种与蔬菜机械化种植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取得经验逐步推广,提升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环境自动调控、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和作物生长信息监测技术,提升设施农业智能化水平;强化政策扶持,做好烘干机清洁能源改造,提升绿色农机装备水平。

3.2 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针对句容市丘陵山区地形特点,做好农田宜机化改造。通过整理畸形田块、优化地块沟渠布局、熟化改良土壤等措施,改善农田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做到田成块、沟相连、路相通,满足大型农业机械和智能农机的作业需要。对现有老旧农业设施进行宜机化改造。设施农业大棚以连栋大棚为主,尽量采用钢架结构,减少或取消棚内立柱。要根据种植品种,合理设置大棚面积和高度,在空间结构、出入口、内部通道等方面均应满足机械化作业需要。

3.3 提高农产品初加工水平

支持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特色农产品(葡萄、草莓、茶叶、食用菌和禽蛋等)清洗、保鲜和烘干等通用型加工装备水平,让更多的农民获得农产品初加工带来的增值效益。

3.4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一是促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指导合作社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章程,加强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实行社务公开,加强内部审计监督。鼓励农机合作社进行组织重构和资源整合,开展农机合作联社建设先行先试,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是加强农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坚持技能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依托江苏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做好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合作社更好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猜你喜欢

句容市农机化全程
学生作品
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学生作品
互联网技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实践和思考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