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应用探析

2022-02-16金芳徐莉吕臣才戴尔健

江苏农机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种肥收获机底肥

金芳 徐莉 吕臣才戴尔健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机械化耕整地技术、机械化播种技术、机械化施肥技术、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等。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科学运用机械化生产技术,不仅能够改善和优化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有效预防病虫害、促进农作物增产,而且能够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实现节本增效。现结合邳州市玉米生产实际,分析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应用要领。

1 机械化耕整地

旋耕深翻特别是秋季作物播种之前深翻整地是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合理的翻耕地作业一般每三年一个轮回,翻耕深度为18~25cm。秋季深翻耕整地多采用翻耙相结合的方法,使用深耕犁、旋耕耙、镇压器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进行复合作业。深翻耕整可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及肥料养分,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

2 机械化播种

2.1 常用的玉米精播技术

1)全株距精密播种:使用精量播种机将确定数量的玉米种子按照农艺技术要求的株距、行距以及深度播入土壤,并随即进行适当镇压。这项技术适用于土壤条件比较好,种子纯度高、发芽率高,防病防虫害措施有保障的地块。特点是可做到单粒点播,出苗率高,出苗整齐,无需疏苗。

2)半株距或缩距精密播种:按照农艺技术要求株距的一半(或大于一半)播种[1],适当减少玉米播种间距,增大实际播种密度,以防止因种子质量或者虫咬等问题出现出苗不齐全的现象。出苗后如果发现缺苗,可以使用前期的种苗补齐。此种播种技术的优点是保苗率高,缺点是耗用种子多。

3)半精密播种:确定株距后除2,进行等距单粒播种,实际是用2粒种子保一棵苗,采用隔一间一留苗的种植方式。这种播种方式既有全株距精密播种的优势,又能保全苗。

2.2 精量播种农艺技术要求

1)土壤温度适当。一般要求在8~12℃之间。

2)土壤水分适当。一般要求0~10cm的上表层土含水量为10%~22%。

3)土壤容重适当。土壤要有较好的通气性和供氧性能。

4)选种、浸种。选种的时候要去掉破的、坏的及不能发芽的种子,去掉一切杂质,保证种子形状大致一样。播种前,要进行多次发芽试验,确保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选好后的种子要用钾铵磷药剂浸种,以防治根腐病、蓟马和地下害虫。

2.3 播种技术要求

1)表土处理。保证田面平整,土壤粒径不超过1mm,不拖堆,不出沟,要形成上虚下实的土层构造。

2)播种深度。只有播种深度适宜、深浅一致,才能保证苗齐、苗全、苗匀。一般播种深度为5~6cm。如果土壤黏重、墒情较好,可适当浅些;反之,可适当深些,但最好不要超过10cm。

3)播种量。每亩播种量在4400粒左右。春播种植密度为每亩3500~4000株,夏播种植密度为每亩4000~4500株。

4)株距、行距。根据农艺要求确定株距、行距。春播株距为33~40cm,夏播株距为25~33cm。行距为50~60cm。

3 机械化施肥

3.1 底肥深施

底肥深施应与土壤耕翻作业相结合,施肥深度一般在6~10cm左右。如果肥料充足,可撒施后耕翻入土;如果肥料不足,则全部沟施或穴施。集中施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春玉米底肥最好在上一年结合秋耕施用,在春季播种前松土时可再施一部分底肥。施用底肥时,应使其与土壤均匀混合。夏玉米基肥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耕翻施入[2]。用有机肥料做基肥能够提高地力,确保玉米持续高产。

3.2 种肥深施

种肥须在播种的同时深施。施用种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在土地瘠薄、底肥不足或未施底肥的情况下,种肥的增产效果更明显。种肥以速效氮素化肥为主,酌情配施适量的磷肥、钾肥。腐熟的优质农家肥也可做种肥,在夏播玉米来不及施基肥的情况下可补充和代替部分基肥。种肥施在种子的侧下方,距种子4~5cm处,穴施或条施均可。种肥应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以防烧苗。

3.3 追肥深施

如果底肥和种肥比较充分,泥土又很肥沃,可以集中进行一次追肥。追肥宜采用前重后轻的方式深施,可以穴施,也可以条施,深度为10~15cm,施肥后要及时覆土。第一次追肥在玉米拔节前施入,施肥量为每亩20kg(尿素);第二次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入,施肥量为每亩10kg(尿素),用于满足玉米雌穗分化需要。

4 机械化田间管理

根据玉米田间管理的农艺要求,玉米田间管理机械化作业主要有中耕和植保。

4.1 中耕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植株生根发育,避免倒伏,并且方便排灌与掩埋杂草。苗期通常进行3次中耕:第1次可在幼苗4~5片时进行,耕深为3~5cm;第2次可在幼苗长至30cm左右时进行,耕深为7~8cm;第3次可在拔节前进行,耕深为5~6cm。

4.2 植保

玉米生产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植保机械要选用得当,用药用量要准确,操作的方法要合理。机械化植保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保障作业效果,减少用药量,节省人力[1],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5 机械化收获

5.1 收获机种类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悬挂式联合收获机。这种收获机的收获机组是悬挂在拖拉机上的,由拖拉机带动其作业。机具的机动性能比较好,价格便宜,收获季节结束后,动力机头还可以用于其他作业[1]。缺点是总体配置要受到动力机的限制,驾驶员作业时的视野较差,中间输送的装置也较长,结构不紧凑,整体性能较差,使用前和使用后的装卸较费工费时。第二种是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这种收割机的收割台和其他机械配置成T型,机械结构紧凑,能自行开道和选择性收割,移动也非常方便,生产效率高。

5.2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路线

1)脱粒式联合收获机作业技术路线:玉米割秆→摘穗→输送→剥皮→玉米穗脱粒(要求玉米粒的湿度为25%~30%)→籽粒收集→茎秆切碎还田或回收。

2)不脱粒式联合收获机作业技术路线:玉米割秆→摘穗→输送→剥皮→收集玉米穗→茎秆切碎还田或回收。

5.3 收获作业技术要领

玉米联合收获机一般由分禾装置、输送装置、摘穗装置、果穗输送器、除茎器、剥皮装置、籽粒回收和秸秆切碎装置组成,机具工作的过程就是各个装置运转的过程。作业时,机具要顺行前进,让分禾装置中的分禾器从底部将玉米秆扶正并且导向拨禾链,在拨禾链的拨送和夹持作用下,将玉米秆引向摘穗装置中的摘穗板和拉茎辊之间,由回转的拉茎辊将玉米茎秆向下方强制性拉引,让玉米穗到达拉茎辊上方的摘穗板上,这时茎秆被拉茎辊继续向下拉引,玉米穗受摘穗板的阻挡,使穗柄被拉断,完成摘穗。玉米穗经输送装置的输送器进入第一升运器,向剥皮装置输送,进入剥皮装置以后,在重力、剥皮辊,抓取力和压送器的三重作用下,玉米穗上的苞叶被剥皮辊上的凸钉划破散开,由剥辊抓取并撕下,完成剥皮。被剥了皮的玉米穗落入第二升运器,由升运器输送到集穗箱或输入脱粒装置进行脱粒。摘穗以后的玉米茎秆由排运装置送入秸秆切碎装置,进行粉碎切割,切碎的茎秆经提升器提升后装入并进的草车,或者经排运装置形成一拢撒出,然后由人工回收或者进行秸秆还田[3]。

猜你喜欢

种肥收获机底肥
“东方红”收获机备战2022年市场
联合收获机的卫星定位控制与远程管理技术应用
番茄“2+x”试验总结
玉米收获机的规范使用与维护保养技术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展望
浅谈玉米高产土壤施肥技术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大田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花生种植慎施肥